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50套).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00297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50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50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50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50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50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50套).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时间:120分满分:100分)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朦胧(mng) 冗长(rng) 乐以教和(h)B.撰文(zhun) 瑟缩(s) 苦心孤诣(y)C.点缀(zhu) 勉强(qing) 言简意赅(h)D.堕落(zhu) 宽恕(s) 乳臭未干(xi)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消谴 人情事故 心血来潮B.寂寥 萍水相逢 微不足到C.滑稽 指高气扬 煞费苦心D.诽谤 俗不可耐 怨天尤人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A、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学习。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

2、讲诚信。C、漫步花丛,我闻到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D、新兴香荔远近驰名,是岭南佳果之一。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长篇小说封神榜是明代许仲琳著的。B.读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后,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C.长篇小说茶花女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小仲马。D.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代蒲松龄。5.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3分)A.老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就不明白?”B.午休时你想看会电视,妈妈不肯,你说:“妈妈,我学了一上午了,让我放松放松,好吗?”C.妈妈精心做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你说:“妈妈!快放远点,我不

3、想吃。”D.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6古诗词默写(5分)_,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_,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万籁此都寂,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7请搜集两条关于书籍的格言,并认真书写。(4分)A._B._二、综合性学习(6分)8.下边是王霞在同学们面前作的自我介绍,至少有两处欠妥,请将其中一处找出来,改在题后横线上。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王霞。我性格开朗,做事诚恳,为人踏实。认识我是你们的荣幸。之所以我取名王霞,是因为霞意味着漂亮有误的地方是:_应该这样修改:_三、阅读

4、(30分)(一)阅读秋天的怀念,回答问题。(12分)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

5、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

6、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9.“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2分)10.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7、。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2分)11.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2分)12.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13.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3分)(二)阅读理解:呵护童心(18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父亲在教他7岁的孩子使用割草机割草时,妻子走过来问他点事情。就在他转身和妻子谈话的几分钟里,他们的孩子一个一刻也闲不住的小男孩,把割草机推到了草坪中央父亲最引以为自豪的花圃上,大约两尺宽的、令邻居们羡慕不已的花圃在顷刻间夷为平地!愣了几秒钟后,父亲

8、突然呼地一声冲了过去这片花圃花了他两个月以来所有的业余时间,只有他最能了解这其中的艰辛。就在他的大手高高举起将要落下时,孩子母亲柔柔的声音很清晰地传来:“记住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在养花!”好一位明智的母亲!她很清晰地明了在对待孩子的错误时孰轻孰重。是的,孩子以及他们的自尊比他所破坏的任何物质方面的东西更为重要。被足球砸碎的窗玻璃,被摔坏的自行车,打翻在地的牛奶瓶,因忘关水龙头而造成的厨房“水灾”损坏的东西已经损坏,过失已然成为了过失,那么,在回天无力的时候,我们要记住的是,合理的批评固然必要,但千万不要去轻易伤害一个孩子的心灵,践踏一个孩子的自尊,使他们充满灵性充满活力的感觉变得麻木,从而增

9、添更大的损失。为人父母者如此,为人师者又何尝不该这样呢?曾随堂听过一位年轻老师的语文课。在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后,她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理解读给大家听。好几位孩子都读了,读得很好。可就在这时,坐位在前排,一只小手怯怯地举起来,马上又放了下去。看得出,这是个腼腆的孩子。年轻的老师立刻注意到了,只见她温和地朝这个男孩微笑着:“我真高兴,同学今天也举手了,让我们再来听听他的朗读!”这个男孩子读得并不好。短短的一段话,就读错了三处,更别提读出感情了。教室的角落里传出了几个孩子极力压抑的嬉笑声。男孩子的脸霎时变得通红,头越垂越低,越垂越低可老师的脸上始终充满阳光般灿烂的微笑。她走到孩子身边,摸摸他的头,真诚地

10、握住孩子的小手:“你进步真大,老师为你高兴!再试试好吗?你一定会读得更好!”在那一刻,我不禁对这位年轻的老师肃然起敬。她何止是在教孩子读书,分明是在呵护着孩子脆弱而又稚嫩的心灵。呵护童心,就是呵护孩子的尊严、灵性和生命,就是聆听孩子心灵深处的每一个声音。教育,可以是唤醒,是等待,是激励,但教育,首先应该是呵护。且让我们记住:“孩子的心灵比任何物质都更重要”。当我们这么记住并付诸实践,自尊和爱的花朵就会开得比任何时候都美丽。14.“大约两尺宽的,令邻居们羡慕不已的花圃在顷刻间夷为平地”中的“夷为平地”是什么意思? “父亲最引以为自豪的”,“令邻居们羡慕不已”这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1、_15.“愣了几秒钟的后,父亲突然呼地一声冲了过去”,句中的加点词“冲”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_16.“孩子母亲柔柔的声音很清晰地传来”中的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_17.选文第段中,作者评价阻止父亲责打孩子的母亲,用了 “明智”一词,仔细阅读此段,说说母亲的明智之处。(3分)_18.第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2分)_19.说说文章中的“母亲”和“老师”有什么共同点?(3分)_20.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呵护童心”的观点?(2分)_四、写作(40分)21.进入中学,标志着我们已经告别童年,但一提起童年,我们就有说不完的话题,那就让我们翻开自己美好的记忆,记录下童年的美好故事。要求:题

12、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书写正确、规范、美观。五、附加题(5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3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子度其足:而置之其坐:2.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_参考答案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9.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10.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11.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12.答: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顾自己。 后文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照顾自己。 在文章结构上起“前后呼应”的效果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