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9995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财务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财务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财务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财务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立新中学 管阿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一级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能力目标:通过思考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

2、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学案导学法、情景导入教学法课时:一课时教学思路1、首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分析教材结构:教材从3个方面叙述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研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原因以及表现,最后的出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导入框,插图以及“活动与探究”部分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对教学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学过程导入:幻灯片显示:史记货殖列传里面关于江南经济的

3、情况,再展示白居易的忆江南同学们,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带着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一起来学习“经济重心南移”一课。新课:首先,请同学们通览一遍课文,课文是从几方面叙述了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教材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线索)学生看书。学生: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叙述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同时板书:一、农业二、手工业三、商业一、农业z 教师:首先我们来探究南方农业的发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张武的祖籍是北方人,由于家乡遭战争破坏,民不聊生。张武的祖辈不得不背井离乡

4、来到相对安定的南方进行新的生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张武这一辈,可谓是生活富足。张武一家种植了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收获颇丰。他传授给邻居先进的生产技术,邻居教会他如何种植棉花和栽培茶树,左邻右舍互帮互助,生活其乐融融!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第一框题,完成学案的相应任务:1、原因2、概况(学生阅读归纳原因,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学生:1、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2、中原地区的森林长期被砍伐,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这一时期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3、统治者的扶植、重视。宋真宗推广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

5、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幻灯片展示)1、为躲避战祸,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2、自然条件优越。3、政府重视、扶持。教师:下面来看一下,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下面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农业发展的概况。学生:A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明间流传“太湖熟,天下足”的言语。主要产地在南方。B棉花种植,有两广、福建扩展稻了长江流域。C茶树栽培也很广,江南的丘陵地区,新开辟了许多茶园。幻灯片显示:农业发展的状况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二、手工业z 过渡: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请看大屏幕,张武的表哥是个商人,近年来买卖范围扩大,收入很可观。表哥到张武家做

6、客,聊起了自己的生意。他告诉张武,最近他有几宗大买卖。首先选取上好的丝织品与棉织品送给京城的一名官员。然后要挑选几样具有代表性的瓷器、药材等通过海路到日本做买卖。表哥想让张武做他的帮手。假如你是张武,你将会帮表哥到哪些地方挑选丝织品、棉织品、瓷器以及乘坐什么样的海船?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相应任务学生:1、纺织业方面: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B、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C、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稻了东南沿海。2、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

7、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学生回答问题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蜀锦、江浙丝绸、景德镇瓷器等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一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达。)幻灯片显示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图。动脑筋:这是一艘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学生:这种船的水密舱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御风浪的能力,适应在深海中航行。学生完成学案三、商业z 教师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商业的繁荣。宋代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前代。请看大屏幕,张武陪同表哥来到泉州的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领取出海的官券,远行至日本,买卖很顺利。从日本回来,表哥带领张武来了京城-临安。

8、给张武印象最深的是临安城的买卖昼夜不绝,人们进行交易的货币不仅仅是铜钱,还有携带更为方便的纸币,这着实让张武眼界大开!由衷的觉得跟随表哥这一路走来真是不虚此行!教师: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概括出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学生:A、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临安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买卖昼夜不绝”。B、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和泉州使世界闻名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强管理。南宋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C、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繁荣。教

9、师归纳:总结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为三点:1、商业都市繁荣:开封和杭州。2、对外贸易:港口多,范围广。3、货币:出现最早纸币交子。幻灯片展示:交子以及史料动脑筋: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哪些新的发展?学生讨论学生:1、金属货币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2、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3、今天的货币有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范围更广,印刷更精美,防伪技术更高。同时纸币的发行和管理更加的科学。(学生讨论回答可能不完整,老师补充)探究: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

10、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什么?学生:隋唐科举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政治上歧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合作探究: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z 学生: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为南方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北方地区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之下,宋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因此朝廷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

11、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z 展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引导学生思考: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是在何时?)z 学生:南宋时期合作探究: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z 学生: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2、南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什么?z 1、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是件好事,使我国经济布局更为合理,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z 2、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江南 人口增加,造成环境污染;砍伐山林,破坏江南的植被,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z 【以史为鉴】我们国家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应该注

12、意哪些问题?z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z 总 结:请同学们完成表格类 别发 展 成 就农业原因状况手工业丝织业棉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商业商业都市对外贸易货币【巩固达标】学生做题,完成之后交流答案,教师精讲点拨。【教学反思】本课讲述了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讲述了至南宋时期我国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本课知识比较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我虚构了一个张武的幸福生活这么一个故事,通过三个片段,展现了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通过让学生读故事自主学习回答故事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每处理完一个框题的知识点,就紧跟着完成学案及时巩固,做到了讲练结合,最后附带课堂达标,让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当堂掌握本课百分之八十的知识点。本节课不足之处,在虚构故事时,若是将故事中的主人翁换成岳飞的部下就更好了,当年岳飞被害,岳家军解散,岳飞的部下们纷纷归家,有的务农有的经商,若是从这个思路重新设计故事,将使本课更有真实性并且还能做到与上课前后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