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97553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 英文名称:Accounting Principles课程编码:08009040 08035040会计原理教研室编2005年12月 主要内容课程性质( 2 )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7 )教学组织( 7 )教学材料( 9 )一、课程性质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会计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会计学原理课程主要围绕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等内容,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该课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含注册会计师方向)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也是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

2、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本科学生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和有关管理类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安排必须严格依照本教学大纲进行。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会计的基本技能。(一)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认识会计的本质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功能与特征。2.掌握会计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3.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与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4.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设置的基本理论及其关系。5.掌握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6.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以及会计记录的基本程序与方法。7.掌握财务报告

3、体系及其内容、基本财务报表的结构原理以及相互关系。8.了解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结构以及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二)会计的基本技能1.掌握企业基本经济交易与事项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2.掌握主要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的基本方法。3.掌握主要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对账、结账和错账更正的基本方法。4.掌握资产价值计量与收益计量的基本方法。5.掌握主要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方法。三、教学内容(一)会计概述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过程。现代会计发展的基本框架。会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现代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基本关系。会计的本质与定义。2.会计与企业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公司治理结构与管理体系。公司管理

4、过程中会计的基本目标与功能。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3.企业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的含义与特征。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4.会计的内容与方法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及其基本关系。会计方法体系。(二)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1.企业经济活动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基本内容。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阶段及特点。产品生产企业的经营活动阶段及特点。2.企业资金运动资金的内涵。不同类型企业资金运动表现形式。不同类型企业经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不同类型企业的现金流转。企业资金运动的基本特点。(三)会计要素 1.会计要素及其形成 会计要素的内涵。会计要素的形成。

5、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形成机理分析。 2.会计要素的基本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内涵、特征及构成内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内涵、特征及构成内容。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主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关于会计要素确立的观点。 3.经济交易与事项对会计要素及其关系的影响经济交易与事项的概念。经济交易与事项的基本类型。经济交易与事项发生对会计要素及其关系的影响。(四)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1.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概念与设置原则。我国现行的基本会计科目。2.会计账户账户的概念、主要功能、基本结构。账户的体系结构与账户的层次结构。账户提供的基本指标。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与期

6、末余额的内涵及相互关系。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会计科目与账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五)记账方法1.记账方法概述记账方法的概念及基本要素。单式记账法及其特点。复式记账法及其特点、种类。2.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与分类、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3.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的概念、基本类型与编制要求。账户对应关系。对应账户。(六)会计确认1.会计确认的内涵与分类会计确认的概念。会计确认在整个财务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地位。会计确认的分类。初始确认与再确认。2.会计确认基础会计假设。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3.会计确认的标准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

7、性。会计确认的具体标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七)会计计量1.会计计量的内涵与内容会计计量的概念。会计计量的内容。资产计价(资产价值计量)和收益决定(利润计量)。2.会计计量的构成要素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属性的概念。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现值五种主要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单位。名义货币(面值货币)和不变货币(一般购买力)两种计量单位。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计量模式。3.资产价值计量资产价值计量的原则与计量内容。债权价值计量原理。坏账损失的计量方法。存货价值计量原理。存货盘存制度。存货价值计量的范围。取得存货的价值计量(初始计量)方法,

8、期内耗用存货与期末持有存货的价值计量方法。固定资产价值计量原理。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内涵,折旧价值的计量方法。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与计量。4.利润计量利润计量的理论基础。利润的内涵及其构成。利润计量与资本保全。利润计量的交易法与净资产法。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利润计量方法。经营收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与净利润的计量。5.资产价值计量与利润计量的基本关系(八)账户、复式记账、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的应用企业主要经济交易与事项的会计分录1.筹资交易吸收投资与借款交易的确认、计量与记录。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等账户的结构和用途。2.投资交易对外投资交易的确认、计量与记录。3.购货交

9、易与事项商品或材料采购交易的确认、计量与记录。材料采购(或商品采购)、库存商品、原材料等主要账户的结构和用途。4.生产交易与事项生产耗用材料、工资费用、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入库等交易与事项的确认、计量与记录。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产成品等主要账户的结构与用途。5.销售交易与事项商品(或原材料)销售的确认、计量与记录。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主要账户的结构与用途。6.利润形成及分配交易与事项有关收入与费用期末结转、企业利润分配的会计记录。利润分配程序。本年利润、利润分配账户的结构与用途。7.其他交易与事项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利得、损失等交易与事项的确认、计量与会计分录。累计折旧等账户的结构与用途。(九)会

10、计凭证1.会计凭证概述会计凭证的概念、功能、分类。2.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原始凭证的审核要点。3.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概念、功能、种类。记账凭证填制的基本依据与要求。记账凭证的审核要点。(十)会计账簿1.会计账簿概述会计账簿概念和功能。会计账簿体系与结构。总账,明细账,日记账。2.会计账簿的格式与登记总账、各种明细账、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总账登记的依据与方法。明细账登记的依据与方法。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依据与方法。3.账簿记录的调整与更正跨期项目的期末调整。错账更正方法。5.核对账目总账核对与试算平衡表。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4.期末结账计算各个账户的本期

11、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十一)会计报告1.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财务报告的内涵与内容。财务报表的内涵。财务报表体系及其结构。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2.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内涵、理论依据、结构与格式、数据来源、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内容。3.利润表利润表的内涵、理论依据、结构与格式、数据来源、编制方法。利润表提供的信息内容。4.现金流量表现金与现金等价物的内涵。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内容。(十二)会计循环1.会计循环的内涵2.会计循环的基本过程分录记录和账户记录与会计报告的关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之间的基本关系。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之间的基本关系。

12、3.会计核算形式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形式。(十三)会计规范1.会计规范概述会计规范的内涵与功能。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结构。2.基本会计法规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会计的本质,企业会计的目标与功能,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容与特征,企业的现金流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内涵、特征及构成内容,会计要素的基本关系,经济交易与事项的基本类型;账户的主要功能与基本结构,账户体系,复式记账的特点,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会计确认的标准,会计假设,权责发生制,资

13、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的确认方法;会计计量属性,债权、存货、固定资产的计量,利润的计量;主要经济交易与事项的会计分录,主要账户的用途与结构;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与方法,账簿体系,账簿登记方法,账簿记录的调整与更正,账簿记录结算;财务报表体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本结构与编制方法;会计循环的基本过程,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本关系;会计规范体系,基本会计规范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现代会计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会计信息的内容与质量要求,企业现金流转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关系,会计要素的确立与界定,会计要素的基本关系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资

14、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的内涵与确认方法,会计信息、会计要素与账户体系的关系,会计确认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会计计量属性,资产计量与收益计量的关系,会计计量方法选择对会计报表信息的影响,会计记录的基本程序,跨期项目的调整方法,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本关系。五、教学组织会计学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会计学原理课程,应当按以下要求组织教学:(一)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政治经济学。(二)学时分配会计学专业(含注册会计方向)会计学原理课程计划授课总学时为51学时(3学分),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原理课程计划授课总学时为34学时(2学分)。该课程课堂教学大致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各单元教学的参考学时数分配如下:教学单元基本内容计划授课时数备 注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第一单元一、 会计概述二、 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63案例(1):借贷记账法原理简单运用的综合案例三、 会计要素四、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五、 记账方法129第二单元六、 会计确认七、 会计计量96案例(2):企业主要经济交易与事项会计处理的综合案例八、 账户、复式记账、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的应用企业主要经济交易与事项的会计分录128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