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人教版 (16)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19895941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人教版 (1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人教版 (1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人教版 (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人教版 (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程的意义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2学情分析这节课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的概念,感受方程思想。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概念的建立过程。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提出研究问题1、直

2、接揭题师: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借助一个新的朋友?想知道是谁吗? -天平。 在哪见过?数学课也来用天平,我们看看从天平中能读出哪些数学。2、导入新课,出示天平:让学生说一说对天平有哪些了解?预设:让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天平有两个托盘,中间有指针;天平一边放物品一边放砝码,物品的重量与砝码的重量相等。活动2【讲授】二、实践操作,建立方程模型1用天平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有助学生抽象出式子(1)只含有数的式子看课件演示(平衡图),写出502=100和50+50=100。看演示课件(不平衡图),写出180 100。(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杯子里重量不知引出未知数用字母表示。猜测:天平左盘是180克,右盘是1

3、00克,如果将杯子放入左盘会出现什么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写出式子。100+X=180 100+X180 100+X 180课件呈现:写出式子:50+X=100+100 30+30+2X=158 3X=2.4。设计意图:这些实物图,将数学知识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写出等式 不等式,含有未知数的和不含未知数的。2、方程的认识从表面趋向本质(1)在分类比较中认识方程的主要特征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自己的分类让别人看出不一样来。预设:学生可以分成两组有未知数和无未知数 分成三组含有未知数、等式、不等式 分成两等式、不等式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类对比,形成表象,教师引出概念,使学生亲历知识的

4、生成过程。( 2)要体会方程是一种数学模型。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新的教材中增加了不等式,增加了不含未知数的算式,通过通过类比、分析、归纳,形成数学模型,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用严谨的语言来表述活动3【练习】三、实际运用,升华提高在“看”“说”和“写”中体会式子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35+65=100 x-1472 y+245x+32=47 2816+14 6(y+2)=42(让学生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进行判断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吗?学生操作3、儿时的方程20+( )=100

5、与20+X=100上面的方程可以表示生活中哪些事情?结合方程讲出它的故事。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加深对方程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数学知识描述自然现象,充分让学生经历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的过程,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方程打下基础。4、方程产生的文化背景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料。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儿第一个提出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设计意图: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的形成都凝聚着人类智慧与汗 水。因此学生在学习前人给

6、我们带来的经验同时,也要了解数学文化。通过这部分 知识的讲解,学生对方程的产生有了初步的印象。5、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80大于100,怎样使天平平衡。6、(1)看图列方程。(2)文字叙述题:为准备五年级组足球联赛,陈老师买了4个足球,每个足球y元,付出300元,找回20元。(3)开放题。昆一小学约有360台电脑,外语学校约有800台电脑。怎样使两所学校的电脑台数一样多?你能用方程表示吗?活动4【作业】四、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2作业:利用课余小组时间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再想,天平两边可以如何添加,能使天平 继续保持平衡呢?设计意图: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虽然在前面的

7、教学中,学生没有使用天平 ,但对天平都 充满了好奇,我把用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这个环节延伸到课下,学生不仅满足了自 己的愿望,而且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为下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4.1.2教学反思方程的意义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往往按照书本照搬,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为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我在教学中针对概念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与概念形成的自然性这些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用直观手法向抽象过渡,用递进形式层层推进,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尽可能让他们用语言表达描述出自己对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最后形成新的知识脉络。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

8、、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就结合这节课,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看法。一、实践操作,建立方程模型1. 用天平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有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 天平是计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但它也可以通过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天平图创设情境,利用鲜明的直观形象写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这些实物图,将数学知识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写出等式、不等式,含有未知数的和不含未知数的。2、在分类比较中认识方程的主要特征 学生进行小组合

9、作通过自己的分类让别人看出不一样来。学生可以分成两组有未知数和无未知数、或等式与不等式。这样学生通过分类对比,形成表象,教师引出概念,使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新的教材中增加了不等式,增加了不含未知数的算式,通过通过类比、分析、归纳,形成数学模型,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用严谨的语言来表述二、在实践中体会方程1、当方程的意义建立后,我让学生判断一组式子它们是不是方程,通过判断说明这些式子为什么是“方程”,为什么“不是方程”,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2、在练习题中设计一道讨论题:“方程都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句话对吗?学

10、生进行了讲解并用自己的方式设计了图示,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等式”和“方程”二者的从属关系。3、低年级时的方程20+( )=100 与20+X=100 上面的方程可以表示生活中哪些事情? 结合方程讲出它的故事。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方程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数学知识描述自然现象,充分让学生经历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的过程,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方程打下基础。4、方程产生的文化背景。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的形成都凝聚着人类智慧与汗水。因此学生在学习前人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同时,也要了解数学文化。通过这部分知识的讲解,学生对方程的产生有了初步的印象。5、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部分共设计3个问题,由较复杂的线段图,到文字叙述题,最终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们在列方程的时候可以得到不同的方程,并一一说出等量关系为后继学习做好准备,最后一题争议较大,孩子独特的思维、不同的视角更深刻说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虽然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没有使用天平 ,但对天平都充满了好奇,我把用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这个环节延伸到课下,学生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愿望,而且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为下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