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95899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经济报告发表文章系列:“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京缘资本执行总裁龙黎明一、 “绿色基金”的形成与发展绿色产业基金,专指由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专门投资于能够促进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事业发展的公司股票的共同基金。绿色基金的投资理念是:环境保护与金融投资的目标融合,绿色基金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它将投资者对社会以及环境的关注和他们的金融投资目标结合在一起。它不是追求纯粹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整体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绿色基金不仅仅从经济角度出发,而且考虑投资对象对自然和环境的影响。英国于1988年率先推出了第一只绿色基金Merlin生态基金(即现在的Jupiter生态基金),人们可以将钱投

2、入到他们较为关心的环保型企业中去。受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保主义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绿色基金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生态基金、可持续发展基金、环境共同基金纷纷涌现。国外的很多实证研究表明,绿色产业基金的投资效率并不一定比一般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率低。由于其投资对象的特定性使得他们对这些公司的了解更为深入,投资目标的选择更加合理,总体的投资收益从长期来看反而可能高于一般的投资基金。例如,作为国际绿色投资基金中的一员,施罗德气候变化基金(Schroders Climate Change Equity)12个月回报率为20%,高于其参照标准MSCI全球指数。作为国际绿色投资基金中的一员,CCC英国气候

3、变化资本集团是全球专门从事清洁能源和低碳投资的投资银行集团。CCC管理着全球最大的碳基金,管理三只共计8.5亿欧元的碳基金,投入能产生碳减排信用的公司和项目。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项目涉及可再生资源、合同能源、甲烷气体、城市垃圾填埋、煤气层利用等众多领域。如吉林长岭风电、深圳下坪垃圾填埋气利用、平顶山煤业集团煤矿瓦斯利用。至今,CCC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在中国低碳领域投放的资金达到了10亿美元。不过,尽管国外的绿色基金发展较为迅速,但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二、 中国迫切需要设立“绿色基金”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单位GDP 的碳排放强度很高,加之能源安全存在

4、隐患,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自然环境逐渐恶化,使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瓶颈与环境代价的双重困境,而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增长则成为破解这种困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从2009年9月下旬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召开到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会议召开前夕,中国政府从首次正式使用碳排放强度指标的概念,到宣布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再到明确量化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大国责任方面的积极姿态。其后于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

5、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示中国正转向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由此,中国亟待制定和完善包括碳金融、碳排放交易、碳税收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激励措施。当前,发达国家促进低碳产业经济发展的金融工具正趋于成熟。在此形势下,我国需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基金”、“绿色金融”等方面的运营经验,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经济发展的金融工具。我国要利用金融工具,最大限度地放大国家减排资金投入的效果。“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以每年18%的增速加大环保投入,预计将达到14000 亿元。在减排资金的投入过程中,若能在低碳产业扶持政策的支持下,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利用先进的金融工具发挥国家投入资金的带动作用,将会进一步激活

6、巨大的节能减排市场,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与银行、保险、证券并重的四大金融支柱之一。中国各级政府也认识到股权投资基金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各级地方政府为抓住国家加快“绿色经济”产业转型的投资机遇,强化“绿色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都在积极利用科技引导基金成立绿色产业基金,以引导结构调整为目标,确保绿色产业基金在体现政府意图的同时,坚持按市场机制运作,落实扶持措施,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化进程,带动企业向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优化升级并予以大力扶持。中国应大力推动通过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组建绿色产业基金来促进低碳产业的发

7、展。在资本市场上,可尝试为低碳企业建立公开发行和上市的“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具备一定资产规模和技术力量、运作规范的低碳产业上市,以尽快提高低碳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比重。并以此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使其能抗御外资金融机构的冲击,保有对我国碳金融市场的控制力。目前,我国的低碳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发展极为迅速。我国的低碳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目前的产业规模还比较弱小。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成立绿色产业基金,既可以合理地引导投资者的投资取向,促使低碳产业发展壮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吸附社会资本,通过政府引导资金的适当出资,能够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社会投资跟进

8、。在贯彻执行政府低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本配置中的作用,引导资本向低碳产业投资,在投资中强化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所以,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将使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业的金融发展和低碳产业的环保发展达到双赢。三、“绿色基金”的政策与试点随着近年来VC风险投资与PE私募股权投资的不断发展,在市场化的运作中,产生了一批既熟悉行业与市场、又懂得市场化创投运作的管理团队,其专业化的运作带动了社会资金对创新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鉴于此,国家拟实施改革试点,推行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将国家产业技术研发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直接投入转由专业化的创业

9、投资管理团队管理,引导其他社会资金跟进,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为此,自2009年10月开始,国家在7个省市推行首批试点,将国家产业技术研发资金委托给专业机构和团队管理,同时要求地方政府配套相应资金,并实行适度的利益让渡,管理机构自行募集不低于规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于专门的新兴产业领域,引导所在地域的新兴产业发展。绿色产业基金是2009年经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确定的全国首批股权投资试点基金之一,在北京、上海、重庆进行试点,北京市成立新能源与环保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2.5亿,国家出资5000万,中小企业引导基金出资5000万,社会投资者1.5亿。上海市成立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总规

10、模31亿,国家出资5000万,上海市政府资金出资5000万,社会投资者30亿。重庆市成立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5亿,国家出资5000万,重庆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出资1亿,社会投资者3.5亿。两部委高度关注和扶持,为确保绿色产业基金运作成功,国家将对绿色产业基金所投资企业予以扶持,使得绿色产业基金在获得投资项目和洽谈投资项目入股条件时比其他竞争对手获得更多优势。2009年12月28日,广东省设立总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由政府5000万元引导资金和49.5亿元社会资金共同组成。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是运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进行节能减排项目,或以该模

11、式为经营手段的节能服务公司(ESCO)的项目股权,以及节能装备或新能源开发相关的高科技企业股权。基金前期的投资方向将与广东省节能减排重大专项和绿色照明示范城市的实施紧密结合,以推进城市绿色照明示范城市项目为主,通过引导社会金融资本加大对城市绿色照明的投入力度,推动绿色照明产业发展。四、“绿色基金”的投资领域低碳经济作为一个产业将会保持高速增长,未来20年内,它将是资本追逐的热点,一切能够减轻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或是帮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结果的企业或技术都属于“绿色基金”的投资目标。绿色基金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

12、核能、低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一)碳基金-碳交易市场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将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形成一种碳交易货币,并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因素和未来金融创新的载体。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碳排放交易是指一方凭购买合同向另一方支付以使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或获得既定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行为。由于京都议定书引入清洁发展、排放贸易和联合履约三个灵活机制孕育出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使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

13、排放权成为一种新的商品在国际资本市场流通。据世界银行预测,2008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以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年交易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目前,国际碳市场按减排强制程度可以分为京都市场和非京都市场。京都市场即为强制性的减排交易市场,各国为了达到京都议定书中达成的减排承诺而开展碳交易。而非京都市场属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其中排放权的买方往往是一些出自愿减排承诺的企业。典型的非京都市场是成立于2003年的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现有来自于企业界和公共部门的会员200余个。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大型碳交易中心发展迅速,使发达国

14、家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碳排放交易价格的话语权,并有利于其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继续掌控国际政治经济的主导权。由于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欧盟碳交易市场成功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资者,摩根士丹利、美林、高盛等都在扩充旗下的碳交易业务。美国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与富通银行等著名的金融机构都已纷纷增设碳交易基金。(二)新能源的投资领域新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低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新能源发电主要的新能源发电包括风电、核电和太阳能。2008年,中国的风电、核电分别增长105%和50%,远远超越传统行业的增长速度。中国的风电原计划2012年达到1

15、000万千瓦,但在2008年就提前实现了,中国风电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达到8000万千瓦,有8倍的成长空间。据悉,有关部门最近正在修订目标,可能确定为1亿1.5亿千瓦。太阳能的装机容量目前国内只有40MW(兆瓦),根据最新的振兴新能源发展规划,估计太阳能在2020年至少达到10GW(吉瓦,1GW=1000MW),增长速度也非常快。核电目标则是从900万千瓦到7000万千瓦,现在预计也将达到1亿千瓦。新能源就国内而言至少有10倍的增长空间。新能源发电值得我们长期跟踪和关注,风电设备行业我们看好上游零部件控制能力强的公司;光伏行业我们看好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以及具有规模优势的公司;核电设备我们看好

16、具有技术优势的三大动力企业。2、新能源汽车目前在不同的国家,汽车新能源技术路线差别很大。巴西大力发展再生汽车新能源技术,主要是发展以乙醇燃料为代表的生物能源技术。而美、欧、日等传统汽车消费大国主要发展纯电动汽车技术、混合电动汽车技术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三种电动汽车技术。由于生物能源技术存在资源禀赋的限制,目前主流的汽车新能源技术主要以电动汽车技术为主。2007年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开始规范新型动力汽车项目。中国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动力电池材料,其中我们最看好动力电池材料的投资机会。3、石油替代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量、国内生产量和净进口量逐年提升。石油是百业之母,目前约有5000 多种化工产品的原料来自于石油及天然气,石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我国是“富煤、少油”国家,对石油依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