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产业体系规划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9895491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市产业体系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智慧城市产业体系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智慧城市产业体系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智慧城市产业体系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智慧城市产业体系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产业体系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产业体系规划(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城市产业体系规划 7.1 产业带动的预期目标与考核指标 7.1.1 产业带动的预期目标 城市市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应遵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做专做精、现代服务业做细做深”的总体目标,不断扩张产业规模,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城市市智慧城市产业规模化、纵深化和高端化发展,构筑实现中部率先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产业支撑。 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培育优势领域和主导产品为核心,重点发展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软件与信息技术等产业,培育三网融合、网络增值服务等新型产业

2、,打造全国重要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全国物联网及云计算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基地和全国信息服务及服务外包基地。完善配套体系,延伸产业链,培植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和集团,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实现城市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加快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渗透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全面渗透、综合集成和深度融合,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智能发展,逐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两化融合”示范基地,“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引导工程。重点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子、食

3、品饮料等优势产业,推进设计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加快“两化融合”。以大型企业信息化为龙头,带动城市规模巨大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升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协作能力,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有利的制造业应用体系。搭建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力度。 加快信息化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改造提升优势服务业。全面提高生产服务业领域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在金融、外贸、税收、海关、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邮政、钢铁、石化、汽车、建材、农业等领域的普及和深化,建立大型企业电子

4、商务购销平台和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企业和行业应用示范。健全电子商务政策法规体系,加快信用、认证、支付、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保障网上交易安全。建立城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满足城市长三角大型物流枢纽发展的信息化要求。加快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推动生产服务业的现代化。鼓励发展生活服务业信息化应用。加快旅游、会展、酒店、餐饮等服务信息化,构建高效便捷的网上旅游综合服务平台。 7.1.2 产业带动的考核指标 到2015年,城市智慧城市产业实现“415”的目标,显着提高智慧城市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超过3500亿元,力争达到4000亿元;

5、主要制造业总收入规模超过9000亿元,力争达到10000亿元; 现代服务业总收入规模超过4500亿元,力争达到5000亿元。 从产值规模上,城市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主要任务为“145”产业发展计划: 集全市之力促成1个产值过6000亿的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在十二五末的产值达到6000亿元。 重点打造4个产值过1300亿元的产业,其中,旅游休闲产业达到1700亿元;信息软件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达到140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达到1300亿元。 发展壮大5个产值超过千亿元的产业,具体包括:金融保险业达到1000亿元;电子商务达到在十二五末达到1000亿元,物联网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6、;生物医药产业达到1000亿元;新能源产业达到1000亿元 7.2 产业体系架构 城市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以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高技术产业基地。我们所提出的城市智慧城市产业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城市智慧城市产业体系分为智慧城市建设支柱产业及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产业两大部分,智慧城市建设支柱产业带动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产业的发展,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产业的发展支撑着智慧城市建设支柱产业的发展。 7.3 产业体系规划 7.3.1 智慧建设支柱产业发展规划 (1) 物联网产业规划

7、 建设目标 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年产值超1000亿元。 产业布局 以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江)和余杭仓前创新基地为核心区,其他主城区及萧山、余杭(除仓前创新基地之外)、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江东工业园区、临江工业园区协同发展构成支撑区,以及临安、富阳、桐庐、建德和淳安等五县(市)构成拓展区,全力构建覆盖全市、产业链体系健全、配套能力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网络,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一网三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格局。 重点发展内容 加快推进“智慧中国?智能城市”4433工程 城市物联网示范工程车联网 加快城市市云计算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以软件产业优势作为着力点培育新兴产业; 加快物联网技

8、术应用,积极改造传统产业; 加快建立标准化体系,尽快掌握市场主动性; 发挥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效整合产学研资源;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协调保障产业化推进。 (2) 云计算产业规划 建设目标 到2015年,总产值规模达到200亿元。 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在西湖区转塘科技经济园区、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浙大网新产业研发基地。 重点建设内容 一是以示范应用引领产业发展。 二是突破虚拟化核心技术。 三是推动云端设备制造产业。 四是研发云计算管理平台。 五是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 六是构建云计算安全环境。 (3) 软件与信息外包业规划 建设目标 到2015年,由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带动的软

9、件与信息外包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500亿元。 产业布局 城市高新开发区(滨江ITO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区) 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BPO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区) 环浙大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区 多个服务外包孵化园和专业园 重点发展内容 浙大网新研发及生产中心、高新区网络与通讯设备基地、城市音视频产业软件园、华为城市二期生产基地、城市数字电视产业基地、网易公司网络游戏研发生产基地、阿里巴巴软件生产基地、城市高新区软件及服务外包生产基地、城市移动TD产业园、拱墅区北部软件园。 7.3.2 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产业规划 (1) 制造业规划 u 高端装备制造业 建设目标 到2015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1200亿。

10、 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在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包括江东工业园区、临江工业园区、前进工业园区、空港经济开发区);拓展在城市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包括临安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临安经济开发区、余杭创新基地)的布局。 重点发展内容 智能制造装备。重点项目:中控技术(富阳)有限公司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生产线、 轨道交通装备。重点项目或基地:中国南车轨道车辆产业园、大型盾构机研发制造、西子孚信科技有限公司地铁屏蔽门项目。 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或基地:易辰浮特汽车零部件工业园。 涉海(水)工程装备。 航空配套装备。重点项目或基地:主要城市杭锅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大型重型装备生产基地(二期)、西子集团大飞机配

11、套附件项目。 u 生物产业 建设目标 到2015年,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 产业布局 城市生物产业基地空间布局包括核心区和扩展区。其中,核心区位于城市经济开发区“新药港”产业园区,扩展区以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区、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城西科技创新孵化区块为重点;余杭经济开发区以生物医药为基础,向新型制药领域拓展;富阳经济开发区突出中药材提取、加工和中成药、植物药开发;临安经济开发区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快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和功能性生物保健品。 重点发展内容 生物医药。引进国际大公司、研发中心和专业人才,发展创新药物、生物疫苗、诊断试剂、现代

12、中药、生活保健品五大领域;积极进入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领域。 重大项目:默沙东医药项目、军科天龙创新药物产业园、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赛诺菲安万特医药生产基地、城市海正药用植物有限公司富阳生产基地、浙江爱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浙江易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艾康生物(城市)有限公司抗肿瘤新药开发项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平台(萧山)、桐君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生物农业。以服务长三角都市农业发展和全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城市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实际,突出发展农业良种、生物农资、农产品加工、海洋生物、淡水养殖生物等五大领域,努力将城市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生物农业

13、基地。 u 环保产业 建设目标 到2015年,环保产业实现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 产业布局 重点布局在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包括江东工业园区、临江工业园区、前进工业园区、空港经济开发区);城市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包括临安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临安经济开发区、余杭创新基地)。 重点发展内容 LED新光源。 节能设备与产品。 环保设备与产品。 资源循环利用设备与产品。 节能环保服务。 重大项目: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环境与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台湾中强广电集团LED生产线及新型笔记本电池项目、城市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高亮度LED芯片生产项目、聚光科技(城市)有限公司安全与环境监测系统生产基地、城市海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ED芯片及应用项目、城市柏年标识制作有限公司LED及太阳能技术应用。 u 新能源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