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拉动农村消费促发展与城市化选择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95363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拉动农村消费促发展与城市化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拉动农村消费促发展与城市化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拉动农村消费促发展与城市化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拉动农村消费促发展与城市化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拉动农村消费促发展与城市化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拉动农村消费促发展与城市化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拉动农村消费促发展与城市化选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拉动农村消费促发展与城市化选择刘妙、叶卉子(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学号:刘-07304592 叶-07304549)摘要:本文认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靠国内消费的拉动,文中从农村消费与城镇消费的比较分析得出,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拉动农村消费应该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提议政府应大力推进城市化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人口,提高整体消费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关键词:国内消费 农村市场 城市化 发展一、拉动国内消费是保增长的关键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实体经济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冲击,为此我们不禁深思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对外需过度依赖的风险。过度依赖外需的后果必然是使我国

2、经济处于一个相当被动的位置,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庞大的国内市场,且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已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所以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将眼光聚焦在国内需求上,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成为一种常态。我们通常将内需分为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那么,启动内需,着力点是放在投资还是消费呢?这里,我们不妨引用一下其它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王小广,陈瑛(2009)在2009年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及政策建议中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扩大内需要刺激消费需求,而刺激投资的政策难以奏效。1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教授经过理论分析也得出:消费拉动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投资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但它却没

3、有进入生产过程的最终环节,即投资的带来的产品还必须转为最终消费,但如果此时消费市场处于萧条,投资不仅无法带来更大的GDP增长,还会造成产能过剩,资源浪费。2所以,重视国内消费,拉动国内消费才是保增长的关键。二、农村消费与城市消费的比较分析在我国,农村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而农业部门的生产率远低于非农业部门的生产率,造成了我国城乡经济差距的拉大以及城乡消费结构的分割。以下,我们将从城乡人口、城乡人均收入、城乡消费支出水平这三方面对农村消费与城市消费进行比较分析。1. 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我们从96年到07年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走势图可以看到二者的差距已在逐步缩小,但截至2007年底

4、我国农村人口为7.275亿,仍为城镇人口5.9379亿的1.23倍。所以总体来说,我国消费人群中有一大部分还是在农村。1997-2007年城乡人口增长趋势图:2. 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资料显示,以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1978年城乡差距为2.57倍,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收入差距有缩小迹象,但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所扩大。200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78倍,截至2007年底,已扩大到3.33倍,城乡人均收入之差(9645.4元)已增大到1978年城乡人均收入之差(209.8元)的46倍。从二者

5、的趋势图可以看出,虽然农村和城市的人均收入值都在逐年增加,但城市人均收入增长快速,而农村增长则极为缓慢。 近年来城乡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对比表年份人均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比农村与城镇恩格尔系数之比农村城镇农村城镇198557.853.351.863.1119901.88.558.854.21.081.2319955.34.958.650.12.203.2320002.16.449.139.71.091.2320014.28.547.738.22.713.2120024.813.446.237.71.081.2520034.39.045.637.12.793.2220046.

6、87.747.237.71.251.2420056.29.645.536.72.903.2820067.410.443.035.81.251.2020079.517.240.830.72.781.33(注; 数据来自于历年统计年鉴,并根据数据整理计算得出)1997-2007年城乡人均收入增长趋势图: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3. 城乡消费水平的对比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为69403.5亿元,同比增长16.9%;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为23913.7,同比增长13.3%,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仅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34.5%。从消费结构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明显高于城镇居民,

7、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0.67%,农村居民为40.84%,相差10个百分点。代后期以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落后于城镇居民,支出结构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将近6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有着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但目前情况来看,60%的人口却靠着仅在GDP中占不足14%的农业产值来养活,致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农村居民低薄的人均收入成为了严重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从长远来看,农村这个市场拥有极大的消费潜力,它的拉动将直接带动国内消费的增长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所以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消费应成为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

8、。三、借助城市化拉动农村消费、促增长要拉动农村消费,首要问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而这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转移支出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通过走城市化道路,一方面使一部分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另一方面改善农村设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但是“转移支付”通常对农村消费的拉动并不显著,而且长期作用失效。这是因为农民本来收入低,绝大部分消费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增加其短期收入,一般来说并不会增加他们对其他用品的购买欲望,加之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其对未来的预期并不乐观,他们会将多出的收入用于储蓄以备不妨之需,所以消费倾向较低。研究表明,97年之后,我国农村

9、的长期消费行为发生重大改变,农民增加的持久性收入中有更大的比重变成储蓄。3另外,“转移支付”也不利于创新。比如前段时间有部分地区试行对家电下乡进行财政补贴。但是,下乡的家电基本都是城里卖不出去的“低质”商品,补贴农民增加他们的购买力,只能降低厂商对于高质量商品的研发动力,降低创新和不利于持续经济增长。那现在只能靠另外一条途径城市化。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国内有效需求与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农村逐步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发展过程 ,包括一个国家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过程。4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一方面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另一方

10、面伴随着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对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能力等。因此,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国内消费尤其是农村消费需求有着重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拉动最终消费的不断提高上。(一)城市化过程给农民创造了提高收入水平的机会 城乡居民收人水平低特别是数量庞大的农村居民收人水平偏低且增长无力是制约和影响我国内需增长的主要障碍。但随着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会给农民创造更多的提高收人水平的机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关系,且长期响应作用关系更显著、更稳定。5 首先,伴随着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越

11、来越多农村人口聚居到城市中来,在城镇将会产生巨大的消费市场,从而促进城镇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进城农居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就业途径,进而增加他们的收入。 其次,对于农民来讲,随着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向城镇的转移。一方面人均占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得到根本改变。收人的资源约束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政府的支农效果也会显著提高。另一方面 ,由于农村人口减少和城市人口增加,将会为农产品提供更大的消费市场,从而农产品卖出难的问题会得到缓解,走出“丰产不丰收”的怪圈,使农民整体收人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二)城市化水平提高会改变农民的消费习惯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会直接提高总体消费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促

12、使农民的消费心理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对消费需求产生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随着农村与城市趋同的消费心理不断被强化,农村消费者会把城镇消费当作消费潮流的风向标并主动模仿城市消费。比如进城的农民工由于长期呆在城市,在心理上已经把自己当成城市人,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逐渐向城市人靠拢,部分农民工还由于攀比城市人的心理引发了超前消费。由此可见,通过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城市化极大地提高了消费需求。(三)城市化水平提高会加快城乡沟通和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的沟通将会越来越多,联系也将日益密切。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将会得到根本改善,从而为促进城乡消费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对于农村来讲,随着

13、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沟通会越来越多,城市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会更快地传递到农村。城市中各业机构也会加速向农村渗透,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消费环境。因此,城乡沟通状况的改变会直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进而促进农村购买力的提高 (四)城市化水平提高会拓宽新的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收人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与消费倾向逐步改变,消费环境也不断改善,进而会使消费领域不断拓展,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是保证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必要条件。 对于农村居民来讲,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联系越来越密切。原本在农村看不到的产品和服务会不断进人到

14、他们的视野,当然也会使他们产生消费的欲望。从而使农村消费领域不断拓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对医疗保健、交通与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等服务型消费的需求会越来越高。(五)城市化水平提高会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农民消费的基本上都是必需品,很少耐用品。因为高质量产品的消费者是城市人口,所以随着城市化的扩大,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对高质量商品的需求也增加了,厂商于是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效益的提高。而且,随着城市化的扩大,农村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教育观念不断加强,进程后农民的素质也不断提高,这些都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由此可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推动科技创新。而根据新增长理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所以,城市化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四、总结经济危机的发生警示我们,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要靠内需,而内需主要靠国内的消费来拉动。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的比较分析,得出农村相对城市拥有更大潜在市场空间,农民的消费潜力尚有待挖掘。在城市市场比较饱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大力启动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我们的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化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参考文献:1 王小广,陈瑛. 经济遇“拐点”何以解近忧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