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盐城巨变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9529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盐城巨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盐城巨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盐城巨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盐城巨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盐城巨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盐城巨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盐城巨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8 科学发展 盐城巨变市民眼中的盐城城市建设三十年 本刊特约记者 许国兴 严东鸣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谈论改革开放成果自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人们似乎更关注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城市,关注这个城市给大家带来的变化。正因为如此,人们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到这个城市给自己提供的居住环境、出行条件等方面来。而这一切,显然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盐城市建设局局长,姜华几乎每天都在处理城市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他也更能感受到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的评判。作为市民中的一员,他对改革开放以来盐城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表达出更多的感慨: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八百万盐城人民共同创造的奇迹!“并不

2、是我处在建设局长的岗位上才发出这样的慨叹。我们这里不是历史悠久的古城扬州,更不是南京这样的六朝古都。众所周知,盐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以前,屈指算来也有了两三千年。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为防倭寇侵扰,始建砖城,周长七里。可到了公元1947年,刚解放的盐城依然是一个小集镇,人口不足8000。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前夕,盐城也仅12万多人,一条马路两幢楼,一个警察看到头,一个公园两只猴是当年盐城小镇的真实写照。真正拉开盐城城市大发展序幕的,是改革开放不久盐城迎来的建市大好机遇,盐城的城市建设从此突飞猛进。而让盐城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则是进入新世纪明确了城市定位后,盐城的城市框架被进一步拉大,这一切

3、,八百万盐城人有目共睹。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把一个仅有十多万人口的沿海小城,一跃变为大市区主城区面积达到72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的江苏沿海中心城市、长三角北翼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和中国东部湿地生态旅游城市。这不是一个奇迹是什么?”姜华这样为自己的感慨作注解。姜华还向记者描述了不久将来的盐城,“国务院批准我市规划区的面积是101平方公里,而我市根据大市区发展的战略需要,规划了423平方公里,通过沿海、宁靖盐、盐淮三条高速公路围合,形成大市区框架,这是特大型城市的架构。”“百姓心里有杆秤,要说盐城的城市建设这二三十年来到底是怎么变的,那些一直生活在这里的老盐城们最有发言权。”姜华进一步补充说。是

4、的,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亲眼见证盐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丰硕成果的“老盐城”们是怎样说的。梦想成真住楼房 市民记忆今年73岁的孟秀英奶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盐城人,“我这辈子就是居住在盐马路上的,从来没有挪过地方。”回忆起三十多年前自己所居住的条件,老人有着太多的思忆和感慨。在1972年的时候,孟奶奶一家七口人住在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茅草屋里。每逢下雨,全家人就发愁。“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当时我们在蚊帐顶上都要放一层塑料薄膜,防止棉被被雨淋湿了。一到冬天,房屋四处漏风,冷得像冰窟一样。”那时候,除了居住条件简陋外,令孟奶奶记忆犹新的还有屋外的环境也很脏乱差。“道路狭窄、坑坑洼洼、污水淤积,成百上千的

5、居民公用一座厕所,十几户人家合用一个水龙头。当时我们全家人都有一个梦想:有一间不漏雨、不漏风的房屋就好了。”“可瞧瞧现在,三十年时间一家人的梦想都成真了。以前不敢想的事情也都发生了。”孟奶奶更乐意谈谈现在的情况。1995年,市政府加大了盐马路地段的开发力度,老人居住地方的道路及其两侧得到了全面的拆迁改造。老人一家住上了楼房,而且每个子女也都拥有了各自一套独立的套房。“楼房结实了,再也不怕风和雨。卫生间就在屋内,再也不需要每天端着痰盂跑到百十米外的公共厕所去了。”老人说,三十年来城市的变化太大了,马路变宽了,楼房变高了,环境变美了,“我那个80多平方米的家真是又宽敞又漂亮。” 权威数据数据显示,

6、截至2007年底,盐城市区规划内实有住房总建筑面积为2593万平方米,而2001年至2007年期间建设完成的住房面积就达到1455万平方米,占全部住房面积的一半以上。近年来,盐城培育了1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13个江苏省优秀住宅小区、16个省园林式居住小区。市区居民住房成套率达到了85%以上,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100多万平方米,解决了2万多户困难家庭的住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居者有其屋。 记者感言“过去只有大上海才有的高楼大厦,如今已建到了黄海之滨的新盐城。”采访中,记者曾听到这样的赞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盐城和谐宜居家园已经让盐阜儿女眷恋和

7、满足。其实,中国人最直接、最真切、最实惠的感受,就是拥有了一个明亮的家。人们对家的追求,从当初单纯解决住的层面,发展到了追求住得安全、住得舒适、住得健康的层面。大家栖息在安详宁静的小区环境里,生活在舒适方便的社区中,徜徉在丰富静谧的绿色空间里,尽情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而我市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江苏省优秀住宅、省级园林式居住区等一批小区的开发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彰显了人文关怀、展示了家的魅力,而且极大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水平。绿映湿都碧连天 市民记忆家住市区沿河东路的朱根兴老人是个“老盐城”,每天早上77岁的他和老伴一起到家门口的迎宾公园散散步,打打拳,碰上节假日了,还会和几个老友到

8、市区的盐渎公园、鹤翔公园转转。30年来,朱根兴老人见证了这座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以前人们的生活不富裕,植树绿化可不是用来改善居住环境的,大家都指望着树木长大成材了能打几件家具呢。”谈起以前的生活,朱老可是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那时候市区仅有一个人民公园,一到假日就成了大家争相前往的休闲场所了。20多年前,市区的许多道路都是光秃秃的,炎热的夏天里无遮无挡。“你看现在的道路绿化多好,既有树的阴凉又有花的芬芳,立体、艳丽、常绿,落英缤纷、槐花带雨,这可是城市的风景线啊。”在朱根兴的眼中,不光是道路变绿了,居民们生活小区的环境也变得优美起来。朱老这一代人住的都是单位建的居住区,绿化面积很少,而现

9、在他的后辈们住的小区跟小公园似的,有花草有树木,有水景有雕塑,处处流露出现代时尚的气息。快要建成的市区串场河景观带是朱老关心的一个景点,“盐字广场”、“唐之盐政”、“八卦盐田”等七大景区已初步成形,将向市民再现海盐文化的历史风貌。“等建成了我一定会和老伴一起去看看,城市发展了,历史文化韵味也越来越浓了。”朱根兴说。 权威数据前不久江苏省有关部门对盐城市园林绿化遥感测绘得出的数据显示:盐城市区原来人均公共面积只有1平方米,现在提高到了11.72平方米,绿地率也从12%提高到现在的34.18%。现在市区绿化总面积达到了2600多公顷,近五年的绿化面积超过了过去25年的总和。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公园也增

10、加了不少,迎宾公园、世纪公园、鹤翔公园、盐渎公园相继建成,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赏心悦目。此外,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如雨后春笋纷呈涌现。以“湿地之都、水绿盐城”为特色的园林城市创建成效显现。 记者感言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颜色弥散在我们的身边,而生命之中,那最多的色彩,还是绿色。其实,绿是生机,绿是希望,有了生命的绿,人们的生活才会美好。为了让全市的人民生活在凉爽的绿荫中、如画的绿地里,盐城市努力打造“水绿盐城”,打造黄海之滨的“绿色明珠”,城市发展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哪里。如今,见缝插绿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居住在绿映碧波的园林景观中,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着园林美景,市

11、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愉悦惬意。灯光璀璨“夜盐城” 市民记忆“70年代末,市区仅有建军路上稀稀拉拉的水泥电线杆上吊着上百盏昏暗闪烁的灯”,“老盐城”柏秀兰回忆道。在柏秀兰的印象里,最初全市只有登瀛桥至建军广场有路灯,且隔一根电线杆上才有灯,遇到风雨天,只见灯光摇曳,灯具晃荡,路面的水塘都看不清。因缺乏相应管理,有些损坏的路灯也无人过问,成为“黑灯”,给市民带来了很多不便,那时柏秀兰包里总会装一支手电。“当年哪有什么路灯啊,即使有路灯,也是瓦数很低的白炽灯,惨淡惨淡的”,今年54岁的柏秀兰告诉记者,她和她丈夫的感情就是没路灯的“黑暗”日子成就起来的。30年多前,她和丈夫在一个厂上班,回家的路没什么路

12、灯,他们两人就常结伴下班,互相壮胆,时间长了,也就产生了感情。如今,再谈起那段过往,已然成了柏阿姨的一段浪漫故事。“从前路上亮就行,现在不仅灯要靓,还要借着亮干点儿有意义的事儿。音乐广场、街头演出、夜间购物,这种种休闲娱乐,哪样也少不了路灯”,柏秀兰笑着说,现在路灯越来越好看了,灯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听说建军路上不少路灯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使用的那种。 权威数据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盐城市区仅有建军路上吊着200多盏昏暗的灯具。90年代开始,市区路灯盏数每年以翻番的速度递增,基本形成了高矮结合、新老结合、亮化与绿化结合、造型与人文结合,具有盐城特点的路灯照明格局。至90年代末,在市区25平方公里范

13、围内的42条主干道、30条街巷、31个小区新村以及城市桥梁、广场雕塑和花园绿地中,分布着12500多盏路灯,8200多盏亮化装饰灯,线路总长近20公里,灯盏数和线路总长分别比建市初期增长了近50倍和20倍。跨入21世纪,市区道路灯和亮化灯迅速增加到30200盏,开发建成了国内领先的灯光控制系统并正式启用,实现了遥控、遥测、遥讯目标,市区亮灯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记者感言天文般的数字让人惊叹,点点灯光照亮了人们归家的路,也照亮了城市建设步伐。改革开放的魅力不仅仅展现在量的突进,规模与艺术并重的“绿色照明”体系更凸现了质的飞跃。华灯初上,迎宾公园、开放大道、建军桥等地段的亮化设施构成了“水绿盐

14、城”特色的夜间灯光景观,整个城市在各式灯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流光溢彩,盐城的夜晚正悄悄拥有现代都市的雍容和华贵。家家喝上放心水 市民记忆72岁的陈岐是“老盐城”,1960年以后从建军广场附近搬到现在的东闸新村居民点。说起这三十年的变化,曾任10年亭湖区政协委员的陈老对这些年用水变化颇有感触。“改革开放前,家里还没装上自来水的时候,都是挑河水喝”,陈岐告诉记者,当年在大街小巷,经常都看得到大人挑水,小孩抬水的场景。那时陈岐每天早上都要挑着两个大木桶,到100米远的东闸桥下挑水,来来回回好几趟才能把水缸装满,最后在水里撒上明矾,沉淀两个小时,挑回的水也就能饮用了。后来挑水的木桶坏了,陈岐也就和周围

15、邻居一样去居委会唯一的自来水供水点买水,由于每天只供应4个小时,一到供水时间那里就排起了“长龙”,这是盐城市城市供水的开端。70年代初,陈岐把自来水装到了自家。“那时候,水厂都是上门推销,自来水安装费可分期付,据说我们这片把自来水装到家的,我是第一个”,陈老笑眯眯地说。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自来水也越来越普及,居民生活用水逐步装表到户,供水普及率逐步提高。“刚装上自来水那会,每天供水时间短,我一早上起来就得接水,把水缸装满。水压不够的时候,水龙头里的水时断时续,能把人急死。”1980年第一个孙子出生后,陈老在院子开了一口井,这样用水才没那么紧张。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东闸新区的自来水

16、管道由原来管径只有4分的塑料管换成了管径1寸的多芯管,以后,陈老就没再碰上用水难的情况,用来接水的塑料桶也早挪为它用了。 权威数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盐城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吃水难”再次困扰着盐城市民。为解决这一难题,盐城市于1986年2002年期间加大了城西水厂一、二、三期工程的投入以及城东水厂一期工程的并网供水,承担市区供水的盐城汇津水务有限公司的日供水能力发展到23.5万吨,供水管网总长度1000多公里,综合水质和管网水压合格率100,同时完成了向南洋镇、伍佑镇等乡镇的区域供水,受益居民近万户。2007年8月,市区建军路十里长街大改水,使困扰这一带居民长达20年的“水之痛”被彻底除却,该地区水压低、流量小、水质差的状况一去不复返。2007月1月7日,距盐城市中心近20公里的亭湖区伍佑镇构港村六组境内一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