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上传人:zha****588 文档编号:119895141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物质用途性质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医疗急救食物防腐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保护气供给呼吸稳定性支持燃烧一、第四单元所学知识回顾复习:1.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请将下列物质与其用途及对应性质连线2、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应用了稀有气体的 化学(物理/化学)性质,氦气可以填充气球,应用了氦气的 物理 (物理/化学)性质,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发生了 物理 (物理/化学)变化。 3我们所学过的气体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空气、稀有气体, 氢气(用化学式填空) 能溶于水,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 ;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是稀有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2、浑浊的是N2;能使带火星本条复燃的是O2;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H2;饼干或瓜子放在空气中时间长了就“皮”了,说明空气中含有H2O;光合作用的原料是H2O 和CO2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以分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两大类。空气污染指数主要包括(有害气体写化学式) CO SO2 NO2 O3 可吸入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5.(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1)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若加热固体与固体制取气体则采用如下图中 B的发生装置;而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不需要加热反应时采用A的发生装置;(2)选择收集气体装置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溶解性 下图中:图C装置适合收集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的

3、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的气体采用向上 (上、下)排空气法来收集,如图E 。(注意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使收集到的气体更纯。氧气可采用这种方法收集。) A B C D E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氢气采用向下 (上、下)排空气法来收集,如图D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依据,对我们学习各气体的制取有很重要的意义。例:(1)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得所以可用上述如图A 的发生装置,用如图E 的收集装置。(2)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则可用上述如

4、图 B的发生装置;用如图D的收集装置。(3)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有溶于水形成碳酸,所以可采用上图 A 的发生装置 ;用如上图 E 的收集装置6. 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物质和方法很多。 (1)常采用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其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分解/化合反应)利用这一反应制取氧气的优点是:生成水无污染比较环保、反应不需要加热通电,在常温下进行操作简便,比较安全。反应所需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什么要从分液漏斗加入?便于随时加入药品、节省药品 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式:过氧化氢H2O2

5、水H2O氧气O2二氧化锰MnO2 (2)收集氧气可用如右图排水法法可用这种方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法收集,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这两种方法证明氧气收集满的现象或实验方法是?排水法: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证明收集满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小明同学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若观察到锥形瓶中有大量气泡时,开始收集,过一段时间后,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瓶口、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装置漏气没有到氧气(4)怎样检验一瓶气体为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5)收集的气体怎样放置?正放为什么?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7.为保证

6、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方法:加热高锰酸钾;通电分解水;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钠固体+二氧化碳 碳酸钠+氧气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其优点是:不需要加热通电,在常温下进行;可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8.小华学习了空气的成分之后,受老师的启发,设计了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细铜丝橡胶塞注射器步骤一: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规格的试管,配上橡胶塞。步骤二:在一支试管中装满水,塞上塞子,然后将 水倒入量筒中,记录水的体积。步骤三:

7、在另一支试管中装入足量的细铜丝,塞上塞子,按右图所示组装起来。步骤四:在试管的铜丝部位慢慢加热。步骤五: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至室温,取下注射器,将注射器盛满水后重新扎入胶塞,待注射器活塞稳定,记录注射器中水减少的体积数,即为氧气的体积。试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时试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1)铜+ 氧气 氧化铜(2)如果步骤二中,量取水的体积为90mL,则理论上步骤五中注射器内水的体积将减少 18mL;(3)该实验能否将细铜丝改为用木炭?为什么?不能,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气体(4)如果小华实验的结果出现误差,请你分析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至少回答两条)。装置漏气 加热的温度不够

8、二、化合价化学式部分内容复习:1.请背默27种元素符号及名称 2.背默化合价口诀 3.写出下列根的符号并在正上方标出化合价-1 -1 -2 - 2 +1氢氧根 OH 硝酸根 SO4 碳酸根 CO3 硫酸根 SO4 铵根 NH4 4.标出下列画线元素的化合价NaNO3 +5 KIO3 +5 NH4Cl -3 KMnO4 +7 5.指出下列数字的意义:2N 两个氮原子 2Cu 两个铜原子 3NH3前一个3表示 三个氨分子 后一个3表示 一个氨分子中有三个氢原子 H2O2后一个2表示 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 2H2前一个2表示 两个氢分子 后一个2表示 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2CuO

9、2表示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2Ca2+ 前一个2表示 两个钙离子 后一个2表示: 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nCl-中n表示的意义: n个氯离子 6.小辉在整理自家的药箱时,一个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标签引起了他的兴趣,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你和小辉一起解决他心中的疑惑并进行相关计算。(1) Vc的化学式为C6H8O6(计算过程:设未知氧原子个数为X则列式为:126+18+16X = 176 解得X=6所以化学式为C6H8O6(2) 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8:96=9:1:12(3)小辉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

10、若100 g西红柿含Vc30 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200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分析过程:一日3次,一次2片,而每片含Vc10mg,所以一天吃六片共60 mgVc,而100 g西红柿含Vc30 mg,所以需要每天食用西红柿200g)7.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并注意格式)(1)莽草酸分子中C、H、O的质量比;127:110:165=42:5:40(2)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174g莽草酸含氢元素的质量:(4)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一剂量表”服用“达菲”: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胶囊(每颗胶囊含“达菲”60mg)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需服用多少颗? 分析:因为该患儿体重35千克,而表格中体重在2340的每次用量为60mg,所以每天两次,5天的话共用药60mg25=600mg,而一粒药是60mg,所以一个疗程用10颗。该患儿一个疗程共需服用的颗数为:n= 60mg25 60mg=10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