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102502109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9487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102502109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102502109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102502109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102502109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102502109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1025021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10250210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物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指的是时刻B. 转动的物体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故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当做质点C.研究停泊在港湾中随风摇摆的小船摆动时能被视为质点D. 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 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C. 指挥部通过卫星搜索小分队深入敌方阵地的具体位置涉及的是位移D. 高

2、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 涉及的是位移3.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B. 某高速公路上限速为11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C. 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D. 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向正南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4.一架超音速战斗机以2.5马赫的速度(音速的2.5倍)沿直线从空中掠过,下边的人们都看呆了,众说纷纭,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架飞机的加速度真大 B. 这架飞机飞得真快C. 这架飞机的加速度很大 D. 这架飞机的速度变化真大5.汽车以某速度v1直线行驶了全程的2/3,接着

3、以v2=20千米/小时,跑完了其余的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千米/小时,那么前2/3的速度v1等于( )A. 48千米/小时 B. 38千米/小时 C. 35千米/小时 D. 34千米/小时6. 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A. B. C. D. 7.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初始时,s0,v0,a0,此后a逐渐减小至零,则错误的是( )A.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 速度逐步减小C. 位移继续增大 D. 位移、

4、速度始终为正值8.一物体以5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 )A. 4m B. 36m C. 6.25m D. 以上答案都不对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4分)9. 如右图所示是某质点的vt图象,则A. 前2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3s物体做匀减速运动B. 25s内物体静止C. 前2s和后3s内速度的增量均为5m/sD. 前2s的加速度是2.5m/s2,后3 s的加速度是m/s210、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定,若在2s内速率从5m/s变为1m/s,则其加速度大小是( )A. 可能是1m/s2 B. 可能是2m/s2 C. 可能是3m/s2

5、D. 可能是4m/s211.在下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均做直线运动B. 0t1时间内,甲车通过路程大于乙车通过路程C. 丙、丁两车相遇前在t2时刻相距最远D. 0t2时间内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1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联系,速度很大时,加速度可大可小也可负B.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却做加速运动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6、13. 下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分析可知()A. 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的位置不一样C. 甲、乙两物体在t2 s时有可能相遇D. 前4 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14. 对于一确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 速度的增加量与时间成正比C 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 D 速度变化率越来越大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5.下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工作时使用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工作电压为_,当电源的频率是时,每隔_打一次点. 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 当纸带完全通过电

7、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B.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拖动纸带运动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D.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1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其中AB=7.05cm、BC=7.68cm、CD=8.33cm、DE=8.95cm、EF=9.61cm、FG=10.26cm,则D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加速度的大小是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7.某同

8、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他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2cm的遮光板然后他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值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1=0.2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2=0.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2s,请你根据上面他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为_m/s2三、计算题(8+8+10+10=36分)18.某运动员助跑阶段可看成先匀加速后匀速运动某运动员先以4.5m/s2的加速度跑了5s接着匀速跑了1s然后起跳求:(1)运动员起跳的速度?(2)运动员助跑的距离?19.物体在斜坡顶端以1m/s的初速度和0.5m/s2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

9、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斜坡长24米,求:(1)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2)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20、子弹用2104s的时间穿过一木板,穿入木板的速度是800 m/s,穿出木板的速度是300 m/s.(1)子弹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若以1 000 m/s的速度穿入木板,则穿出木板的速度是多少?21、一辆轿车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是3m/s2 ,如果在刚刹车时轿车的速度是12m/s.求:(1)刹车开始后第3s末的速度;(2)刹车开始后5s末的位移。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月考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A 2、C 3、D 4、B 5、C 6、B 7、B

10、8、C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4分)9、AD 10、BC 11、ACD 12、ABD 13、ACD 14、BC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5、 (1). 交流 (2). 220V (3). 0.02s (4). CDBA16、 (1). 0.86 (2). (3). 0.64m/s217、0.05四、计算题(8+8+10+10=36)18、(1)22.5m/s(2)78.75m(1)由题意知,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就是运动员加速运动的末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运动员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 即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为22.5m/s;(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知,运动员加速运动的距离为: 运动员匀速

11、跑的距离为: 所以运动员助跑的距离为: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运动员将要起跳时的速度为22.5m/s;(2)运动员助跑的距离是78.75m19、(1)8s(2)试题分析:(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时间;(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解:(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x=代入数据得到:24=t+0.25t2解得:t=8s或者t=12s(负值舍去)(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v12=2ax1解得:=答:(1)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为8s(2)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为20、(1)2.5106m/s2(2)300m/s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1)由加速度公式得:am/s22.5106m/s2故加速度大小为2.5106m/s2.(2)由v2v2ax解得:xm0.11 m则由v2v022ax,解得:vm/s300m/s.21、(1)(2)(1)从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刹车开始后第3s末的速度:v3=v0-at3=12-33=3m/s-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