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宝应水产)扬州市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9471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宝应水产)扬州市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宝应水产)扬州市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宝应水产)扬州市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宝应水产)扬州市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展战略)(宝应水产)扬州市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宝应水产)扬州市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宝应水产)扬州市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市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二00七年六月前言为充分发挥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的科研、示范、推广的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和推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渔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增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将公司建成“高标准、高科技、新机制”的创新型企业。抢抓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机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新的平台,充分展示龙头企业的风采,特制订本规划: 一、公司发展现状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宝应运西宝应湖畔,江苏省“三水”星火科技密集区、江苏省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扬州市农业生态保护区、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内,拥有养殖水面5300多亩,通过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

2、利益联结机制拓展养殖基地5.1万亩,公司现有职工296人,其中科技人员56名,下辖省级渔业科技示范园、水鲜批发交易市场、水鲜万亩渔场、水鲜河蟹养殖场等八个分支企业,200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9116亿元,实现利税1485万元。公司的生产基地于二二年度被审查认证为无公害生产基地,二六年度经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检查认证,取得了有机产品基地证书。公司主要产品“宝应湖”牌大闸蟹二二年度被评为无公害产品,二三度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证书,二四年度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名蟹”,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江苏优质大闸蟹上海、香港推介会上分别获得金奖。公司的另一主

3、要产品“宝应湖”牌中华鳖二00二年度被认证为无公害产品,二00六年度被评为“扬州市名牌产品”。“宝应湖”商标,经过公司几年的精心培育逐步成长为扬州市知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二00六年度公司取得了产品出口自营权。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公司于二五年度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二00六年度被评为优秀龙头企业,并连续八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多次被评为县科技创新奖励工程先进企业。二、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宝应湖有机蟹生产基地、中华鳖仿野生高效生态养殖基地、里下河特色“六小品种”养殖及苗种繁育基地、淡水水产品出口基地

4、建设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通过试验示范,全面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养殖,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加快水产产业化进程。1、“宝应湖”有机蟹生产基地建设。中华绒螯蟹是人们所喜爱的高档水产品,味美而营养丰富。80年代开始小规模的暂养,90年代以后,随着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片面的追求养殖效益,有害药物大量使用,造成了养殖环境的污染及上市河蟹的品质下降,规格越养越小,市场价格一落千丈,从鼎盛时期的每斤三、四百元跌至十几元甚至几元。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绿色、有机等农副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

5、产法规或标准,在可控制的水、土、气的条件下,在生产过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核辐照技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技术,维护稳定的养殖生产,建立健全可追溯的质量管理,通过独立的第三方专家检查,获得有机认证的生产体系。因此,发展有机食品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是企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打开市场准入制、冲破绿色壁垒的金钥匙。公司计划在已通过认证的1000亩有机蟹生产基地基础上,与国家环保总局有机产品发展中心开展紧密的、多层次的合作,建立起5000亩有机蟹生产基地,通过GB196

6、30有机产品-中华绒螯蟹标准的实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生产出符合有机标准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优质商品蟹。基地建成后,可年产优质商品蟹2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2、中华鳖仿野生高效生态养殖基地建设。我县是全国养鳖比较早的地区之一,以鳖作为佳肴、药膳有历史悠久,国内外市场一直价格稳定。近年来由于人工集约化养鳖业的一哄而起不少地区不重视生态健康养殖,有的饲养过密,生态环境失衡;有的用饵营养不全,肉质品味下降;有的甚至用药不当,药物残留超标,影响食用安全,以至于消费者对中华鳖失去了信心,价格一蹶不振,从而使养鳖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下降,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

7、害。我县的养鳖业九十年代初处于鼎盛时期,室外养殖面积达3万多亩,年产商品鳖2000多吨,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华鳖养殖基地。目前尽管养鳖的比较效益有所降低,鳖的养殖仍为我县水产养殖业中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1992年以来,与其它地区一样,随着养鳖业集约化程度迅速提高,养殖生态环境改变以及发病率增加等现实问题,导致鳖用药过多(有的甚至有药物残留)、品质改变,从而引发温室鳖价格每况愈下,市场日趋萎缩。价格已跌破40元/公以下,中华鳖养殖产业摇摇欲坠。与之相反,自然野生或仿自然的商品鳖因其品质好,价格坚挺,居高不下,价位稳定在每公斤市场价120-200元,高出温室鳖的3-5倍,比较效益较高。随着消费者对食

8、品安全的关注和入世后水产品出入境检疫要求的变化,高品质无公害中华鳖市场需求将会增大,市场前景看好,竞争优势明显。公司计划新增4000亩养殖面积,建成中华鳖仿野生高效生态养殖基地,通过建立仿野生中华鳖生产操作规程,实施仿野生养殖,营造生态养殖环境,形成生物多样性系统,提升产品品味,提高产品品质,恢复野生中华鳖的原有品质,重新占领市场。预计基地建成后可新增销售3200万元,新增利税1400万元。3、六小品种养殖及苗种繁育基地。里下河六小品种(黄颡鱼、鳜鱼、塘鳢、乌鳢、泥鳅、黄鳝)以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一直成为市场的宠儿,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受养殖技术及养殖条件的限制,本地区的养殖一直局限

9、在季节性暂养和与其他品种的混套养殖,产量低、规格小、效益不高,不能形成规模化养殖,而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苗种不能人工繁育,针对这一瓶颈问题,公司计划利用现有的育苗场改扩建成里下河六小品种繁育基地和1000亩六小品种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建立生产操作规程、与相关科研单位建立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攻克六小品种苗种繁育和养成的技术难关。预计基地建成后,可年产六小品种苗种1亿尾以上,生产六小品种成鱼500吨,新增销售收入7000万元,新增利税2000万元。4、淡水水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我国水产养殖范围广、品种多、面积大,但是品种老化、模式僵化、品质低下、药物残留较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在国际市场上,受贸易壁垒特

10、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水产品出口份额仅占很小的比例,特别是今年的“多宝鱼事件”、“饲料中添加喹乙醇事件”、“阳澄湖大闸蟹药物残留事件”等对我国的水产品出口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建立水产品出口基地成为当务之急。通过研究欧盟、美、日、韩及东南亚等地对进口水产品的检测标准架构水产品标准体系,通过实施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养殖、建立各个品种生产操作规程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HACCP等管理体系管理和组织生产,促使水产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5、品牌创建。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公司品牌创建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公司的品牌创建主要有以下几

11、个方面:一是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宝应湖”商标争创国家驰名商标;三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宝应湖”牌中华绒螯蟹、中华鳖争创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四是为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实施HACCP认证。三、发展目标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通过实施生态养殖、通过与国家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科研部门的紧密合作,不仅自身得到了发展壮大,同时在引领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发展生态高效养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9116亿元,利税1485万元,预计2007年度可实现销售2.2亿元,利税1700万元。至2010年可实现销售3.4亿元,利税2600万元,到2015年可实现销售6.8亿元,利税5200万元。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