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件(PPT)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894252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5.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张 林 第一章 导论 n一 课程说明 n经济学基础理论 使用微观经济学工具 分 析开放宏观经济中的商品 要素流动 n研究内容 1 国际贸易纯理论 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 2 国际贸易政策 限制进口的政策和鼓励出口的政策 3 国际贸易制度 主要是WTO 二 基本概念 n国际贸易差额 balance of trade 1 顺差 出口 进口 出超 2 逆差 出口 进口 入超 3 贸易平衡 出口 进口 n国际贸易结构 1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2 国际贸易地区结构 n贸易依存度 2004 2005年 中国的贸易收支 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接近70 2005年

2、中国主要进出口商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 马克思 恩格斯的国际贸易理论 n国际分工 n世界市场 n国际贸易的形成 n国际价值 二 列宁的国际贸易理论 n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 三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当代发展 沃勒斯坦弗兰克 白银资本 第三章 比较成本说 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n从本章开始进入国际贸易纯理论 首先解决国 际贸易的成因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三 四 五 六章 然后分析国民经济的变化对国 际贸易的影响 第七章 第一节 绝对成本说 绝对成本说 Theory of absolute cost 对国际贸易成因的第一个理论解释 由亚当 斯密在 国富论 中提出 绝对成本

3、说的图例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 葡萄牙 布 酒 4 8 6 3 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 本低的产品 用以交换别 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 以国际分工 为基础的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 异 不存 在绝 对成 本差 异的 国家 之间 就不 能开 展贸 易吗 第二节 比较成本说 n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817 n背景 谷物法 小麦种植面积扩大 牧草减 少 羊毛价格上涨 小麦价格上涨 工人工资提高 食品支出增加 工业品支出减 少 别国报复 工业品出口减少 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 益 要求自由贸易 李嘉图模型的图例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 葡萄牙 布 酒 4

4、 8 6 10 假定 两个国家 两种商品 一种要素 劳动生产率不变 充分 就业 完全竞争 要素不能国际流动 物物交换 没有技 术进步 没有运输成本 英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比葡萄牙低 能否开展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比较 相对 成本差异 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 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 且不等于任何一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有利可图 缺陷 比较成本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节 基于比较成本说的 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模型的作用 解决贸易的成因和影响 价格 生产 消费 福利 一 分析工具 一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国生产要素得到充分 利用情况下 所能生产 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连线 A 0 100

5、 B 100 0 O X Y C X1 Y1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性质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 A B 5 4 34 OX Y 为获得一 种收益而 放弃的另 一种收益 最大产量组合不等于最佳产量组合 确定最佳产量 要引入无差异曲线 二 无差异曲线 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 O X Y A 10 40 B 25 15 UA UB 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 效用水平越大 不相交 凸向原点 负斜率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相结合 均衡 最佳 产量和消费量 O X Y E A C B U0 U2 U1 无效率 不可能 尽管产量最大 但效用小于E

6、均衡点 产量最大 效用最大 三 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 贸易条件 O Y X A B C D E 1X 1Y 1X 2Y 3X 3Y 两种商品的交换 比率就是图中直线 的斜率 交换比率线重要 的是斜率 而不是 位置 比如AB与 DE的位置不同 但斜率相同 表示 同样的交换比率 二 贸易前均衡 开展国际贸易前 一国国内的生产和消费状况 Y XO B A T 生产可能性曲线 边际机会成本为1X 1Y 交换比率线 交换比率为1X 2Y X产量扩大 X价格下跌 比如 1X 1 5Y 国内均衡时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交换比率线重合 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 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判断一国的比较优势 Y X O B

7、 A Y XO B1 A1 A国B国 1X 1Y 相对于B国而言 X成本更低 1X 3Y 相对于A国而 言 X成本更高 Y成本更低 三 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一种要素 Y XO A B Y X O C D T T 1X 1Y 1X 3Y 国际市场上X价格下跌 Y价格下跌 最终形成一个均衡价 格 设为T 1X 2Y A国 B国 国际贸易的影响 Y XO A B Y X O C D T T E J U0 U1 U0 U1 F M 价格 X产品 有比较优 势 相对与国内价格提高 生产 X产品产量扩大 完全专业化 消费 消费组合位 于位置更高的无差 异曲线上 福利提 高 A国X产品 生产OB 消费OX0

8、剩余X0B 出口 A国Y产品 生产 0 消费 OY0 进口 X0 Y0 B国X产品 生产0 消费OX1 进口 B国Y产品 生产OC 消费OY1 剩余 Y1C 出口 X1 Y1 第四章 相互需求原理 解决国际交换比率如何确定 如何变动的问题 一 贸易条件 T PX PM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T 贸易条件改善 每单位出口商品能交换更多的进口商品 T 贸易条件恶化 每单位出口商品能交换的进口商品减少 贸易条件的变化 Y X O T0 T1 T2 T3 X0 Y0 Y1 Y2 Y3 A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Y X O T3 T2 T1 T0 Y0 X0X1X2X3 B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提供

9、曲线的推导 O XX Y T0 T1 T2 U0 U1 U2 C A B E F G L M N X0X1X2 Y0 Y1 Y2 T0 出口LA OX0 进口EL OY0 T1 出口MB OX1 进口FM OY1 T2 出口NC OX2 进口GN OY2 T2 T1 T0 提供 曲线 提供曲线上的每一 个点都对应着一国 在一定的国际交换 比率下进出口的均 衡数量 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O X Y A B T T1 A1 X0X1 Y0 Y1 均衡的国际交换比率 A国贸易条件改善 设B国不变 A国提供曲线左移 出口量大幅度减少 但换回的进口商 品并未减少多少 第五章 要素禀赋论及其拓展 n解决李嘉

10、图留下的问题 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 n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故称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简称 H O模型 又称 要素禀赋论 n对国际贸易有很强的解释力 至今仍是国际贸 易的主流理论 第一节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一 假定前提 1 两个国家 两种商品 两种要素 L和K 称2 2 2模型 2 要素禀赋不变 国内可自由流动 国家间不流动 3 两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 生产函数相同 两国同种产品要素密集度相同 4 规模报酬不变 消费偏好相同 完全竞争 自由贸易 二 概念 要素密集度 产品生产中投入不同要素的比例 设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Y为资 本密集型产品 要素丰裕度 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 设A国劳动丰

11、裕 B国资本丰裕 三 赫克歇尔 俄林定理 一国将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 素的产品 进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两国要素禀赋不同 导致 两国要素价格不同 要素价格差异导致生产成 本差异 生产成本差异导致同种产 品在两国的价格差异 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价格 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发生 两国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 裕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产 品的比较优势 贸易影响与贸易获益 投入两种生产要素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Y XO T U E 由于要素边际替代率递减 使边际机会 成本递增 故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其斜率就是E点的斜率 即E点的边际机 会成本 国内均衡时等于国内价

12、格比率 国内均衡时最佳的产 量组合与消费组合 X0 Y0 贸易影响 一 价格 Y XO E 贸易前国内的均衡 T为国内交换比率 T T1 开展贸易后 该国出口X 产品 使国内X产品的供 给减少 导致X价格上升 该国进口Y产品 使Y供 给增加 价格下跌 价格比率线斜率增大 变为 T1 设其为国际交换比率 A国 贸易影响 二 生产 Y XO E T T1 S X0 Y0 X1 Y1 由于国际市场X产品价格 高于国内 该国X产量增 加 要增加X的生产 必 须减少Y的生产 生产组 合移动到S 由于S点上国际交换比 率 T1的斜率 与国内 边际机会成本相等 该 国的X产量不再增加 因而在边际机会成本递

13、增时 不会出现生产的 完全专业化 A国 贸易影响 三 消费 Y XO E T T1 S A国 U0 U1 C 贸易后 该国消费者 可以按国际市场价格 T1消费产品 相当于 预算约束发生了变化 无差异曲线外移至 U1 消费组合移动到 C U1的位置高于U0 故消费者获得更大 的效用满足 福利改 善 贸易均衡 Y XO E T T1 S U0 U1 C X1X2 Y1 Y2 X产品 生产OX1 消费OX2 余额为X2X1 出口 Y产品 生产OY1 消费OY2 差额为Y1Y2 进口 贸易获益 贸易使一国消费者福利改善 但对生产者则有不同的影响 出口产业生产者 DX SX QX PX O E Q0 P

14、0 H GF P1 出口 HEP0 贸易前出口产业生 产者的生产者剩余 HGP1 贸易后出口产业生 产者的生产者剩余 差额 P1GEP0 贸易使出口产业生产者受益 对进口竞争产业生产者的影响 DY SY QY PY O EP0 P1 FH 进口 K P1FK 贸易后的生产者剩余 P0EK 贸易前的生产者剩余 差额 P0EFP1 贸易使进口竞争行业 生产者受损 第二节 对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 n一 里昂惕夫之谜 n里昂惕夫经过统计分析 发现资本丰裕的美国出口的 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更大 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比 重更大 违背了H O模型的结论 n二 对 谜 的解释 1 要素密集度逆转 2 贸

15、易壁垒 3 人力资本 4 自然资源 H O模型并没有错 第三节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拓展 国际贸易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生产和消费 对要素报酬和价格 是否会有影响 以H O模型为基础 解决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 的影响问题 一 斯托尔珀 萨缪尔森定理 要素报酬的决定 生产要素报酬 产品价格 P 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 MP 边际产品价值 VMP W P MPL R P MPK 短期 生产要素不流动 由于要素不流动 国际贸易只影响商品价格 出口产品 X 价格 上涨 W PX MPLW提高 R PX MPKR提高 出口行业所 有生产要素 所有者的报 酬都提高 进口产品 Y 价格 下跌 W PY MPLW减少

16、R PY MPKR减少 进口竞争行业 所有生产要素 所有者的报酬 都减少 长期 由于要素可自由流动 国际贸易不 仅影响商品价格 也影响要素的边际产品 劳动密集行的出口行业报酬提高 资本密集型的进口竞争行 业的要素向出口行业流动 进口竞争行业 流出的资本比 劳动多 出口行业需 要的劳动比 资本多 资本相对过剩 价格降低 劳动相对稀缺 价格提高 各行业投入更多资本 资本 劳动比率提高 劳动生产率提高 资本生产率下降 劳动的边际产品增加 资本的边际产品减少 续 出口行业 W PX MPLPX上涨 MPL增加W提高 R PX MPKPX上涨 MPK减少R 进口竞争行业 W PY MPLPY下跌 MPL增加W R PY MPKPY下跌 MPK减少R下降 出口行业密集使用的要 素报酬会提高 进口竞争行业密集使用的要素 报酬会下降 续 贸易前国内均衡状态下 劳动市场是均衡的 WX WY RX RY 贸易后要素市场也将形成均衡 WX上涨 WY也会上涨 RX下降 RY也会下降 长期来看 开展国际贸易后 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 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提高 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 用的生产要素报酬会减少 无论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