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893586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数1添加元素法和构造法,自然数扩充到整数可以看成是在自然数的基础上添加0到扩大的自然数集,再添加负数到整数集;实数扩充到复数可以看成是在实数的基础上构造虚数单位满足,和有序实数对一起组成一个复数.2(略)3从数的起源至今,总共经历了五次扩充:为了保证在自然数集中除法的封闭性,像的方程有解,这样,正分数就应运而生了,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数就扩展为正有理数集.公元六世纪,印度数学家开始用符号“0”表示零.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二次扩充,自然数、零和正分数合在一起组成算术数集.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了负数.并且直到17世纪才对负

2、数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三次扩充,此时,数的概念就扩展为有理数集.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由皮亚诺、戴德金、维尔斯特拉斯等数学家的努力下构建了严格的实数理论.这是数的概念的第四次扩充,形成了实数集.虚数作为一种合乎逻辑的假设得以引进,并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加以运用.这是数学概念的第五次扩充,引进虚数,形成复数集.4证明:设集合两两没有公共元素分别是非空有限集的基数,根据定义,若,则存在非空有限集,使得;若从而必存在非空有限集,使得,所以所以集合的基数大于集合的基数,所以.5(1)解:按照自然数序数理论加法定义, (2)解:按照自然数序数理论乘法定义6证明:当时,命题成立.(反证法)7证明

3、:当时,命题成立.()设时命题成立.角邮资可能是:(1)完全用3角的邮票来支付;(2)至少用一张5角的邮票来支付.在(1)下,3角的邮票至少有3张.把它们换成两张5角的邮票便可支付角的邮票.在(2)下,把一张5角的邮票换成两张3角的邮票便可以支付角的邮票.综合、,命题对于不小于8的所有自然数成立.8证明:(1)(2)当时,命题成立.假设时命题成立,即.那么时,原条直线有个交点.由条件知,第条直线与原条直线各有一个交点,且互不相同.故新增个交点,所以.综合、,命题对于不小于2的所有自然数成立.9举例:正整数集N上定义的整除关系“|”满足半序关系.证明:(1)(自反性)任意的正整数,总有; (2)

4、(反对称性)如果,那么; (3)(传递性)如果,那么.通常意义的小于等于也构成半序关系,同理可证.10证明:设,且若,则.若.令是所有不属于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则是的非空子集,按照最小数原理,中有最小数,设为.由知,于是存在自然数,使,这样就有,所以,但根据有,这与矛盾.所以.11证明:(1)根据自然数减法定义有,两式相加得:,于是,若,则若,则(2)(3)先证事实上,由可知要证明的自然数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成立.由此,为了证明(3),只要证明,根据(1)上式就是于是只要证明显然,这个等式是成立的,所以(3)成立.12证明:(1)根据自然数除法定义有,两式相乘,得,所以有:若,则;若,则(2),

5、根据除法定义,(2)成立.(3),根据除法定义,(3)成立.13证明:.14证明:设,下,下面证明三种关系有且仅有一个成立.(1)先证明三个关系中至多有一个成立.假若它们中至少有两个成立,若令同时成立,则存在,使得:于是,与矛盾.同理可证,任意两种关系均不能同时成立.(2)再证明三中关系中至少有一个成立.取定,设是使三个关系中至少有一个成立的所有的集合,当时,若,则成立;若,则存在,使得,这时成立.因此.假若,即三个关系中至少有一个成立.当时,存在,使得,则,即成立.当时,存在,使得,若,就有;若,就有,且,使得,即成立.综上,从而.15证明:, ,16证明:因为,且,所以,即17证明:因为,

6、而有限个奇数的乘积仍是奇数,奇数个奇数的和也是奇数,因而是奇数,于是,同理有,两式相加:,所以.18解:因为,所以和必为一奇一偶.若为偶数,可验证质数,则若为偶数,可验证质数,则所以.19证明: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知,设是有理数,是这样一个数,它与的和等于即但是,我们有 (加法结合律) 因此,这个确定的有理数,它与的和等于, 又如果差为,则有,于是,两边同加有: 即差只能是,定理得证20证明:做差,.所以有 21证明:首先证明当且仅当. 事实上,若,当时,且,即;当时,,有,且,故.反之,若,当时,;当时,. 下面来证明:.事实上,对于显然有: 故有. 由上面的讨论知,. 另一方面,. 故.

7、22证明:(反证法)设其中是正整数,不妨假定互素, 取自然数,用乘下列级数表达式两边: ,得:令, 于是,则应为正整数, 应为整数.但是因为,故,即不可能是整数,产生矛盾,所以是无理数.23证明:假设两边次方得,但是所以,所以不是整数,这与已知条件矛盾,所以是无理数.24证明:假设,所以,因为,所以但是当时,上式明显不成立;当时,上式与矛盾.所以,不是有理数,又可以证明是实数,所以是无理数.25证明:假设方程有有理数根,将其代入方程,可得:,由此可知的任何素数因子必可整除,因此必可整除,从而知为与的公因子,但是,所以,所以,这与矛盾.所以整系数代数方程的任何非整实根均为无理数.26按照字典排序

8、法,先比较实部,再比较虚部.27证明:将三次本原单位根或分别代入:因此,含有因式,而所以28证明(反证法):若与3.8的和是有理数,即,则.因为全体有理数称为一个域,对减法运算封闭,所以差仍是有理数,与是无理数矛盾,所以与3.8的和是无理数.29两个无理数的商可能是有理数.例如:是无理数,易证也是无理数,30不能,因为无理数对四则运算不封闭.例如.31解:由于所以是纯虚数的条件是,即32证明:设是的任一子域,且在中方程有解.按照题意,要证明.因为,所以只需要证明.由,知,依的四则运算律,有于是,或.任取,由,知或又由于,而是域,于是,因此.第二章习题及答案1设 证明证明 取 在上有导数利用微分

9、中值定理即 又因 因此有2若均为实数, 且求证: 证明 由有 其判别式(因). 从而, 即同理可证3设表示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 求证: 证明不失一般性, 设 令 则 有4设 且求证: 证明 设 则由题设可知, 并可设于是5已知 求证证明 欲证成立, 只需, 即证.则只需 也就是 即证 而 所以成立. 命题得证.6若 求证明 以上诸式, 当且仅当是等号成立. 诸式两端相乘得由已知可得 即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7证明: 函数证明 (1) 当时, 显然(2) 当时, (3) 时, 综合(1), (2), (3)可知, 可知恒正.8证明 若则证明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当时, 命题显然成立;假设命题对成

10、立, 我们来证明它对也成立, 注意到故命题对成立.9设 求证证明10设求证: 证明 显然是平凡情形. 假定不全为零, 不妨设由 得 记 .再注意到 因而 这就是所要证的不等式.11已知为小于1的正数, 求证: 证明 设则, , .12设求证: 其中, 且证明同理三式相加, 即得13设求证: 证明 该不等式关于对称, 不妨设则由左式右式故14已知求证证 欲证由于所以, 只要证 即要证 由于只要证 由于 此不等式显然成立.15若不等式恒成立,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 令将不等式转化为: 令 则恒成立, 等价于: 解不等式组得: 16设是自然对数的底, 是圆周率, 求证证明 因为 又当时, 所以 因此

11、, 从而有17当为何值时, 不等式成立?解 先将不等式分母有理化, 有因此原不等式同解于不等式组 解得即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9已知解关于的不等式 解 原不等式(1)当时,原不等式(2)当时,原不等式20某厂拟生产甲、乙两种适销产品,每件销售收入分别为3千元、2千元. 甲、乙产品都需要在A,B两种设备上加工,在每台A,B上加工一件甲所需工时分别为1时、2时,加工一件乙所需工时分别为2时、1时,A,B两种设备每月有效使用台时数分别为400和500. 如何安排生产可使收入最大?解 这个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二元线性规划.设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件,约束条件是,目标函数是. 要求出适当的,使取得最大值.(

12、该图来至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需重做)先要画出可行域,如图。考虑是参数,将它变形为这是斜率为,随变化的一族直线。是直线在轴上截距,当最大时最大,当然直线要与可行域相交,即在满足约束条件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在这个问题中,使取得最大值的是两直线与的交点.因此,甲、乙两种产品的每月产时不时分别为200、100件时,可得最大收入800千元.21个机器人在一条流水线上工作, 加工后需送检验台, 检验合格后再送下一道工序. 问检验台设置在流水线上什么位置时, 才能使机器人送验时, 才能使机器人所走距离之和最短? 也即耗时最少?解 不妨设个机器人位于同一条数轴上, 每个机器人所在的位置(点)的坐标为检验台所在

13、之点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那么机器人送验所走的距离之和为(为实数), 何时最小? 为了探索问题的内在规律, 不妨从简单的情形开始考虑.当时, 检验台放在这二个机器人之间的任何位置都一样. 时, 检验台放在第二个机器人所在点时最小.通过上述试验, 当为奇数时, 检验台应放在正中间的机器人所在的地点; 当为偶数时, 检验台应放在最中间两个机器人之间任何位置.22已知函数对于总有成立, 求实数的值.解 显然当时不成立, 故 令解得当时, 取得极小值. 总有成立等价于 即 从而23已知(是实数).(1)当时, 解不等式(2)如果, 恒成立,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解 (1) 原不等式等价于即则 所以原不等式

14、的解集为(2) 时, 恒成立, 即时, 有即恒成立, 故时, 恒成立.于是问题转化成求函数的最大值.令 则 则在上是减函数.故当 即时, 有最大值. 的取值范围是24某工厂统计资料显示, 一种产品次品率与日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日产量808182.9899100次品率其中(为常数). 已知一件正品盈利元, 生产一件次品损失元(为不定常数).(1)求出, 并将该厂的日盈利额(元)表示为日生产量(件)的函数;(2)为获取最大盈利, 该厂日生产量应定为多少?解 (1)根据列表数据, 可得由题意,当日生产量为时, 次品数为正品数为 整理得 (2) 令 当且仅当 即时取得最大盈利. 此时25设函数 (1)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 若 求不等式的解集.解 (1) 的定义域为令得时, 时, 时, 的单调增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