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四 尊生 教案8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89215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四 尊生 教案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四 尊生 教案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四 尊生 教案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四 尊生 教案8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四 尊生 教案8 Word版含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 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能翻译重点语句,能疏通文章大意。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探讨庄子“尊生”思想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理解庄子的“尊生”思想,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的生命。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真正接受庄子的尊生思想,并能运用到现实中去。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激发欲望蒙田在热爱生命中说“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蒙田对生命充满赞誉,而两千多年前,庄子就已经阐发了“尊生”的思想,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尊生,感悟庄子对生命的哲思。二、组内合

2、作 自学讨论检查预习1. 学习小组明确导学案上给出的重点字词的意思教师点拨、补充。2. 学生翻译重点句,教师点拨、补充。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不以所用养害所养。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3. 学生疏通文章大意:全文两则,可分三个故事:“尧舜让天下”、“亶父迁岐山”、“曲辕栎树”三、班内交流 确定难点这两则选文各阐明“尊生”怎样的内涵?四、点拨精讲 解难释疑教师引导学生依次分析两则选文1. 被当时世人看做最高价值的天子之位,却是让都让不出

3、去,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善卷拒受天下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明确:子州支父:不以天下害其生; 子州支伯:不以天下易生; 善卷:吾何以天下为哉。(天下对我有什么用)说明天下虽是至为重要,但和比起来,天下不重要,所以他们舍鱼而取熊掌。明确:自己的生命2. 亶父迁岐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不以所用养害所养。说明天下虽然至为重要,但天下是用来养活老百姓的,和比起来,天下就不重要了 明确:老百姓的生命3. 庄子通过生命和天下的比较,从而确立了生命至高无上的价值,在生命面前,连天下都可以不要,更何况其它的物和利呢,因此庄子强调,能尊生者,对身外之物过分追求是很糊涂的。明确:不以养伤身,不以利累形4. 第一则选文阐

4、明了“尊生”怎样的内涵?明确:生命拥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所以我们要珍视自己的生命;珍视他人的生命;不为身外之物而伤身累形。对生外之物的过分追求势必影响生命的质量甚至伤害生命。5. 匠石认为栎树“无用”是没有器具(物)的用途,因而他认为栎树无价值,而栎树自己认为正是自己无器具之用反而成就了“大用”,你如何理解这“大用”?明确:“大用”指自己没有被别人当成器物去使用,自己的生命得以保全,这体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尊严。6. 第二则选文又向我们阐明了“尊生”怎样的内涵?明确: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拥有物的工具性用途,生命不是来“用”的,生命自有其价值和尊严。所以生命不可以被物化;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

5、命当成工具去评价、去使用。五、课堂拓展 延伸思路1. 请就以上“尊生”的内涵,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当下,谈谈对你的启发。2. 请结合“尊生”内涵就当下“奴”现象发表看法。3. 多媒体出示富士康员工跳楼现象的漫画,请学生结合“尊生”的内涵去评价。六、课堂小结以尼采和梭罗的诗句来收束课堂: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梭罗作业布置课后练习第三题:阅读蝜蝂传,思考其中的思想和庄子的哪些思想一致。板书设计子州支父:不以天下害生子州支伯:不以天下易生 珍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善卷:吾何以天下为哉大王亶父: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匠石:散木,不材之木 人不要沦为工具栎社树:无所可用,为予大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