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9届高三化学5月等级考冲刺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91266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2019届高三化学5月等级考冲刺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市2019届高三化学5月等级考冲刺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市2019届高三化学5月等级考冲刺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市2019届高三化学5月等级考冲刺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市2019届高三化学5月等级考冲刺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2019届高三化学5月等级考冲刺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2019届高三化学5月等级考冲刺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2019届高三化学5月等级考冲刺试题(含解析)1.下列物质中含氯离子的是()A. HClB. CCl4C. KClD. NaClO【答案】C【解析】【详解】A. HCl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氯离子,故A错误;B. CCl4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氯离子,故B错误;C. KCl是离子化合物,由K+ 和Cl- 组成,含有氯离子,故C正确;D. NaClO是离子化合物,由Na+ 和ClO- 组成,不存在氯离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C。2.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的方法是()A. 干馏B. 分馏C. 分液D. 萃取【答案】B【解析】【详解】A. 干馏:将某种物质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使物质热裂解,产生挥发性的

2、低分子化合物的整个过程叫干馏,不是分离方法,故A错误;B.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加热、冷却的分离过程叫分馏,煤焦油中含有的苯和苯的同系物沸点不同,所以用分馏的方式分离,故B正确;C.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方法,不能分离出煤焦油中溶解的苯,故C错误;D.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不能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故D错误;故答案为B。3.下列物质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其主要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纯碱B. 氨气C. 烧碱D. 盐酸【答案】A【解析】【详解】A. 工业生产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 + NH3 + H2O + CO2

3、= NaHCO3+ NH4Cl、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都为复分解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 工业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有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 工业制取烧碱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有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 工业制取盐酸:H2 + Cl2 2HCl,HCl溶于水形成盐酸,有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A。4.下列物质属于只含共价键的电解质的是()A. SO2B. C2H5OHC. NaOHD. H2SO4【答案】D【解

4、析】【详解】A.SO2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B.C2H5OH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NaO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溶于水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D.H2SO4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溶于水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故答案选D。5.鉴别二氧化碳和丙烯两种气体,下列方法或所选试剂中不可行的是()A. 可燃性实验B. 酸性高锰酸钾C. 澄清石灰水D. 品红试液【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不可燃,丙烯可燃,现象不同,故A可行;B.二氧化碳与高锰酸钾不反应,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不同,故B可行;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丙烯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现

5、象不同,故C可行;D. 二氧化碳和丙烯两种气体都不与品红溶液反应,无法区别,故D不可行;故答案为D。6.下列表示氮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规范,且能据此确定电子能量的()A. B. C. 1s22s22p3D. 【答案】C【解析】【详解】A. 表示N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只能看出在原子核外各个电子层上含有的电子数的多少,不能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故A错误;B. 表示N原子的电子式,可以知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不能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故B错误;C. 表示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不仅知道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还知道各个电子层上有几个电子轨道及核外电子运动状态,能据此确定电子能量,故C正确;D

6、. 表示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是尽可能的成单排列,即在2p的三个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存在,这样的排布使原子的能量最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C。7.干冰气化时,发生变化的是A. 分子间作用力B. 分子内共价键C. 分子的大小D. 分子的化学性质【答案】A【解析】干冰气化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减弱,故A正确;干冰气化时二氧化碳分子没变,所以分子内共价键没变,故B错误;干冰气化时二氧化碳分子没变,分子的大小没变,故C错误;干冰气化时二氧化碳分子没变,所以化学性质没变,故D错误。8.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KIO3淀粉溶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此过程中二氧化硫表现出A. 酸性B. 还

7、原性C. 氧化性D. 漂白性【答案】B【解析】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KIO3淀粉溶液,先发生 ,后发生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二氧化硫表现出还原性,故B正确。9.下列各组物质由于温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A. 纯碱与盐酸B. NaOH与AlCl3溶液C. Cu与硫单质D. Fe与浓硫酸【答案】D【解析】【详解】A. 纯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反应不受温度影响,故A错误;B. NaOH与AlCl3溶液反应时,NaOH少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NaOH过量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钠,反应不受温度影响,故B错误;C. Cu与硫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只能生成硫化亚铜,故C错误;

8、D. 常温下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加热时可持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故答案D。10.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草木灰(含K2CO3)不宜与氨态氮肥混合使用B. 将FeCl3固体溶解在稀盐酸中配制FeCl3溶液C. 人体血液pH值稳定在7.40.05D. 工业制硫酸锻烧铁矿时将矿石粉碎【答案】D【解析】【详解】A. 因为草木灰中碳酸根水解显碱性,氨态氮肥中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二者混合使用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NH3,使N元素流失,降低肥效,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 加入盐酸后溶液中H+增多,可以抑制FeCl3的水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

9、解释,故B不选;C. 人体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人们食用了酸性食品或碱性食品后,通过平衡移动使血液pH值稳定在7.4 0.05,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 工业制硫酸锻烧铁矿时将矿石粉碎,是增大矿石与空气接触面积,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故D选;故答案为D。11.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 NH4Cl溶液与KOH溶液混合C. NH4HSO4溶液与少量NaOHD.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答案】C【解析】【详解】A.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10、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A错误;B. NH4Cl溶液与KOH溶液混合,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故B错误;C. NH4HSO4溶液与少量NaOH反应,只有氢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C正确;D.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OH-+ HCO3- CO32+ H2O,故D错误;故答案为C。12.短周期元素的离子W3+、X+、Y2、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 单质的熔点:XWB. 离子的还原性:Y2ZC. 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D. 离子半径:

11、Y2W3+【答案】B【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W3+、X+、Y2-、Z-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相等,结合离子电荷可知,Y、Z为非金属,应处于第二周期,Y为O元素,Z为F元素,W、X为金属应处于第三周期,W为Al元素,X为Na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详解】A. 金属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单质的熔点越高,所以单质的熔点Al Na ,故A错误;B.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离子的还原性O2F,故B正确;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F H2O,故C错误;D.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

12、径O2 Al3+,故D错误;故答案为B。13.下列实验中,正确的是()A. 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 实验:除去Cl2中的HClC. 实验:用水吸收NH3D. 实验:制备乙酸乙酯【答案】B【解析】【详解】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把溶液或蒸馏水加入容量瓶中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A错误;B. HCl极易溶于水,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杂质,故B正确;C. NH3极易溶于水,把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会发生倒吸,故C错误;D. 制备乙酸乙酯时缺少浓硫酸,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并且导管直接插入液面以下,会发生倒吸,故D错误;故答案为

13、B。14.常温下,若要使0.01mol/L的H2S溶液pH值减小的同时c(S2)也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A. 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B. 通入少量的Cl2C. 通入少量的SO2D. 通入少量的O2【答案】B【解析】【详解】A. 氢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2S+2NaOH=Na2S+H2O,所以加入氢氧化钠后促进氢硫酸的电离,使硫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值增大,故A错误;B. 通入少量的Cl2,发生反应H2S+Cl2=2HCl+S,溶液中的pH值减小,同时c(S2-)减小,故B正确;C. SO2和H2S发生反应,SO2 + 2H2S = 3S+ 2H2O

14、,c(S2-)减小,溶液中的pH值增大,故C错误;D. O2和H2S发生反应, O2 + 2H2S = 2S+ 2H2O,溶液中的pH值增大,同时c(S2-)减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B。15.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 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B. 乙烷(乙烯):催化剂条件下通入H2C. 溴苯(溴):加入KI溶液,分液D. 乙醇(乙酸):加入足量CaO后蒸馏【答案】D【解析】【详解】A. 加入氯化钡引入新的杂质氯离子,应加入硝酸钡,故A错误;B. 由于不能确定乙烯的含量,则不能确定通入氢气的量,易混入氢气杂质,故B错误;C. 加入KI溶液,溴与K

15、I反应生成碘单质,形成新的杂质,故C错误;D. 乙醇不能和氧化钙反应,乙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沸点较高的醋酸钙,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可分离,故D正确;故答案为D。16.下列图示两个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 Fe的腐蚀速率,图图B. 图装置称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C. 图中C棒上:2H+2e=H2D. 图中Fe表面发生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 图为原电池,Fe作负极,腐蚀速率加快;图为电解池,Fe作阴极被保护,腐蚀速率减慢,所以Fe的腐蚀速率,图图,故A说法正确;B. 图装置是电解池,Fe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金属被保护,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B说法正确;C. 饱和食盐水为中性溶液,正极C棒发生吸氧腐蚀:2H2O + 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