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总 结结账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19891137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工作总 结结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会计工作总 结结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会计工作总 结结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会计工作总 结结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会计工作总 结结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工作总 结结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工作总 结结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年终会计结账第二篇:一个老会计的月末结账体会和总结第三篇:会计记账之结账方法(总结)第四篇:一个老会计的月末结账体会和总结第五篇:财政总预算会计年终结账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年终会计结账 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1.“收入”类科目:(来源说明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 平时,当企业取得收入时,都作如下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年终结账时,我们将“收入”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即: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2.“成本”,“

2、费用”类科目: 平时,当企业发生费用时,都作如下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外支出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投资损失 贷:银行存款 年终结账时,我们将“成本”,“费用”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即: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外支出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投资损失 3.最后,用“本年利润”的贷方数减去借方数 (1)如果“本年利润”的贷方数减去借方数大于零,则表示该会计年度企业是盈利的,作如下处理: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如果“本年利润”的贷方数减去借方数小于零,则表示该会计年度企业是亏损的,作如下处理: 借:利润分

3、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 第二篇:一个老会计的月末结账体会和总结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明确指出:“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而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特殊现象,出于习惯或使用单位认为不易伪造的原始凭证,则不加盖公章。如:飞、船票、火车票和和汽车票等一般都没有公章。 本帖隐藏的内容二、原始凭证分割单如何使用? 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负担时,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开给其他应负担单位原始凭证分割单。收到原始凭证分割单的单位以分割单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 三、什么样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根据规范要求,所有记账凭证都必须附原始凭证,只有

4、两种情况例外:1、结账的记账凭证,2、更正错误的原始凭证。 四、复印的原始凭证可以作为记账凭证的依据吗? 根据规定,复印的原始凭证不得作为记账凭证的依据。原始凭证丢失的应按规范的具体规定办理。 五、记账凭证装订的厚度如何把握? 规范中对记账凭证的装订厚度没有作具体的规定,一般3厘米为宜。 六、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能作为调账的依据吗?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七、在合计处理中,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红色墨水? 根据规定,下列情况可以使用红色墨水:1.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2.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3.在三栏式

5、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另外根据财政部会计司编辑的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及问题解答(第一辑),在解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的设置方法时说明:在“进项税额”专栏中用红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在“已交税金”专栏中用红字登记退回多交的增值税额;在“销项税额”专栏中用红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以及在“出口退税”专栏中用红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 八、哪些账簿可以跨年度使用?中国会计社区,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论坛,会计社区1一般来说,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但有些财产物资明细账和债权债务

6、明细账,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簿等,由于材料品种、规格和往来单位较多,更换新账抄写工作量大,因此可以跨年使用,另外各种备查簿也可以连续使用。 第三篇:会计记账之结账方法(总结) 会计记账之结账方法(总结) - 1 - - 2 - 第四篇:一个老会计的月末结账体会和总结 一个老会计的月末结账体会和总结 对于月末结账,我想做为会计人员都是深有体会的,月末年末是我们会计人员最忙碌的时间,我们都在忙于结账。但我想每个会计人员对于月末结账具体都应该做哪些工作,以及从哪些逻辑关系来证明月末结账是成功的还是有所疑惑的。本文是我个人对月末结账的一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从实务的角度来了解月

7、末结账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步:先对本月所有凭证重新进行审核,仔细核对以减少差错。月末结账是建立在日常会计凭证的日清基础上,要求日常的会计凭证数据和分录准确无误。 第二步:进行以下项目的账实核对。 (1)现金:在结账日末进行清盘,编制盘点表。对平现金可以证明所有分录中有现金的分录正确。不平应查现金日记账和所有现金相关凭证,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2)银行存款:对所有明细账号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对平银行账。 (3)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在月末应进行盘点,并对盘点结果与明细账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第三步:核对税务报表与应交税金明细账等账户的勾稽关系。 (1)运用银行存款

8、调节表的原理对税务进项税额认证清单、四小票软件清单(包括运费、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农产品收购)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账进行核对,可以参与银行存款调节表编制进项税额调节表。主要调节的是在同一账税票中应做进项转出的固定资产等税法规定不可以抵扣的项目的金额、进货退回折让证明单的时间性差异。 (2)对于销项税额对金税开票的销项清单、及普通发票与无票收入清单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核对(有营业税的单位可以核对企业收入明细账与发票的清单,原理是一样的)。 (3)对于进项税额转出等其他应交税金的明细科目核对的原理是一样的。核对平后同时编制所有税务当月申报表。 第

9、四步:查看所有明细科目余额对于有异常的方向余额的进行调整。 (1)对应收应付账的核对。 (2)对所有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 (3)清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有无串户情况进行清理。 (4)查看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明细账所有明细有无贷方余额,如有应查清原因进行调整。一般原因为做错账户或一户单位开了二个明细。如应收账款贷方应调到预收账款,预付账款贷方应调到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调到其他应付款等。同理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清查借方余额。 第五步:进行月末结账的转账分录的编制: (1)按权责任发生制原则计提所有费用。如工资、福利费、营业税等。 (2)摊销低值易耗品、无

10、形资产、计提折旧、摊销待摊费用,计提预提费用等。 (3)暂估材料(对于企业已入库材料末收到发票的应建立明细台账)、结转制造费用、结转产成品成本、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等(结合存货盘点结果同时进行)。 (4)结转本年利润,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具体结账分录可以要结合企业实际)。另外,对于月末结账的时点问题。从我国的会计实际来说一般月末结账的时点都是自然月末,当然在实务中有些单位因为自身的业务量大,有自己定义结账日的,如25日结账等。对于这个问题,个人比较倾向于按自然月结账。 原因如下: 1、可以于税务同步,减少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按税法规定是按自然月来定义税务期间的,会计期间于税法的不一致,按规定税务报

11、表就要按税务期间进行调整,工作难度比较高。并且对于税务核查造成困难。在实务中大多数不按税法进行调整,造成企业的税务风险较大。 2、减少因为自定结账日产生的结账数据时点不统一的风险。 在实务中很多财务数据是来自非财务部门的,由非专业的财务人员提供,对于自定义结账日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有些财务比较强势的企业可能会规定结账日后到下月一日前运用不开具发票等手段来减少差异,但这样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税法的遵守都是不利的。 第五篇:财政总预算会计年终结账 财政总预算会计年终结账(public finance budgetary accounting-year-end sosing) 编辑本段 概念 一

12、般分为年终转账、结清旧账、记入新账: (1)年终转账。计算出各账户12月份合计数和全年累计数,结出12月末余额,编制结账前的“资产负债表”。再将应对冲转账的各个收入、支出账户余额,填制12月份的记账凭证(凭证按12月份连续编号,填制实际处理日期)分别转入“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和“专用基金结余”科目冲销。将当年“财政周转金支出”转入“财政周转金收入”科目冲销,并将财政周转金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转入“财政周转基金”。 (2)结清旧账。将各个收入和支出账户的借方、贷方结出全年总计数,然后在下面划双红线,表示本账户全部结清。对年终有余额的账户,在“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表示转入新账。 (

13、3)记入新账。根据本年度各个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年终转账后的余额编制年终决算“资产负债表”和有关明细表(不编记账凭证),将表列各账户的余额直接记入新年度有关总账和明细账各账户预留空行的余额栏内,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以区别新年度发生数。决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如需更正原报决算草案收入、支出数字时,则要相应调整旧账,重新办理结账和记入新账。 编辑本段 相关规定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第九章 会计结账的结算 第五十七条 各级总预算会计应当定期、及时地进行会计结账。结账期限为每月一次。结账的具体方法,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办理。 第五十八条 各级总预算会计,在会计年度结束前,应当全面进行年终清理结算。年终清理结算的主要事项如下: 一、核对年度预算。预算数字是考核决算和办理收支结算的依据,也是进行会计结算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