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趣的汉字》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19890274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趣的汉字》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趣的汉字》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趣的汉字》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趣的汉字》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趣的汉字》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趣的汉字》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趣的汉字》教学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有趣的汉字 汉字真有趣 看图 谈感受 休 旦 汉字是我们的文化符号 一 走进话题 汉字 是汉语的记录符号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 象形变为象征 复杂变为简单 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 表意到形声 二 汉字的起源 仓颉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 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 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 如 结绳 八卦 图画 书契 等 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传说黄帝命仓颉造字 仓颉接受任务后 整天冥思苦想 半年了 还没有进展 冬天到了 外面下了

2、大雪 仓颉想去打猎 顺便放松一下 一路上 看到山鸡 小鹿跑过 雪地上留下一排排脚印 仓颉发现 他们的脚印都不同 突然来了灵感 画山鸡的脚印就代表山鸡 画鹿的脚印 不就是鹿吗 如果世界上任何东西 都把它的形象特征画出来 不就代表不同的东西了吗 仓颉向黄帝报告了之后 黄帝听了非常高兴 命仓颉把天下的所有东西 上至日月 下至飞禽走兽 都按不同的特征画出来 并把这种符号叫做 字 传说 仓颉造字 说一说 你还知道汉字的哪些趣事 三 汉字的种类 中国有 六书说 指事 象形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汉字的种类 指事 象形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 也就是当没有 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

3、来时 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 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 减少笔画或符号 指事 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 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 在形状上很相像 一般而言 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 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 具体地勾画出来 象形 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 由表示意义范畴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旁组合而成 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 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 声符可以由象形字 指事字 会意字充当 形声 清 氵 青 会意字 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 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 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 会意 如 武 从戈从止 止是趾本字

4、戈下有脚 表示人拿着武器走 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 武 清代学者戴震 段玉裁认为转注就是互训 即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互引解释 转注 转注字是一种完全同义词 从语言的角度上来说 它增加了人们的负担 如今天就只用 老 字而不用 考 字了 考 的意义用法已经转移 考 老 假借字是指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所想表达的字或意 假借 产生背景如下 汉字是由象形 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 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 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 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 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 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 叛 畔 如 背叛的 叛 写成 畔 司马迁史记律书 高祖有天下 三边外畔 三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 在龟甲 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 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 其内容多为 卜辞 也有少数为 记事辞 汉字的演变 金文 古代称铜为金 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 又叫钟鼎文 铭文 汉字的演变 篆书 大篆 小篆 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 故又称籀文 籀篆 籀书等 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 相对于大篆而言 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 规正 协调 笔势匀圆整齐 汉字的演变 学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