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19889226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972页。知识梳理知识点具体内容610的认识数数:(1)从前往后数;(2)从后往前数。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6,7,8,9,10。(2)从后往前:10,9,8,7,6。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写数:书写要规范、端庄、美观。数的分与合:一个数(0,1除外)是由两个比它小的数合成的。如:10由9和1合成。610的加、减法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分与合来计算。一图四式:根据一幅图的观察角度不同,一般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下面有问号,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2、上面有问号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连加、连减连加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然后与第三个数相加。连减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然后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熟练地书写010各数。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熟记加法表,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3.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复习重难点10以内

3、数的顺序、组成和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复习方法由于本单元以计算为主,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要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精练少讲,以练为主。本单元中知识点较多,每一个知识点的习题量不能过大,因此在练习的功能上尤为重要。我们要抓住难点、重点,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体现出复习的价值所在,以达到复习的目的。复习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复习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习课,让我们共同努力上好这节课,好吗?生:好。【品析: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而且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引导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给学生

4、充分的自我发挥的空间。】 情景引入,回顾再现:师:同学们以前已经与010各数成为好朋友了,现在老师要找两名小助手来帮老师摆一摆,老师说出一个算式他们摆,其他同学看他们摆的对不对。老师分别找两名同学把10的有关算式摆出来,其他同学及时评价以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导入对本单元知识的复习。【品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复习知识,巩固知识。】二、复习整理,巩固新知复习基数和序数。(1)数数。 小组分组讨论,派代表总结。数数的方法:用点子数、接着数。(2)基数与序数的区别。基数: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如6、7、8、9、10 都是基数。序数:用来表示物体的顺序,如第6、第7、第8等都

5、是序数。小结:第6、第7、第8是它们的序数含义,无论第几都只有1个。(3)比较610各数的大小。以同桌为单位,相互出数,比较大小,并说出理由。【品析:充分显示小组的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复习知识,巩固知识。】复习610各数的组成。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组成,你们都知道哪些数的组成呢?通过做下面的游戏一起来复习这些知识吧。(1)通过猜数游戏复习。小组内可以由一个学生伸出3根手指头,另一个学生伸出一个数和他组成(6、7或8 )。老师左手拿着4个圆片或小棒,右手和左手拿的合起来是(6、7、8、9或10)个,你知道右手拿着几个吗?小结:用游戏形式复习,巩固6、7、8、9和10的组成。

6、(2)谁能写出各数的组成?以小组合作形式快速总结出610各数的组成。【品析: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和日常生活中,使数学知识变为鲜活的富有生命的小精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0以内的加法。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学生说出一个10以内的加法算式,另一个学生说答案,以此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展示10以内的加法习题,学生以抢答的形式说出结果。看教材第69页的加法表,同学们在小组内先算出结果,然后讨论竖看、横看和斜看,这些算式有何特点。(2)10以内的减法。教师展示第70页的减法表,小组讨论、交流,说出横看、竖看和斜看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学生

7、说出一个算式,另一个学生说答案,以此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并根据规律很快算出得数。教师说一道加法算式,学生说出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结果。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品析:放手让学生找规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锻炼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分小组讨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及顺序。通过小组讨论,推荐一名同学说出讨论结果。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中,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2)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根据题意,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8、注意看清运算符号,最后写出答案。【品析:在讨论、争论和商量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1.填空。 9246810135792.小树叶下面是什么数? 1+7=3+6=9-8=7+=9 4+5= +2=99-=5 9-7= -1=83.看图列式计算。 =(根) =(朵)4.解决问题。(1) =(只)(2)填数,使每一横行、竖行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0。(更多习题见配套课件部分)【参考答案】1. 竖排:8765432102.8912974293.8+2=106+4=104.(1)9-3-2=4(2)【品析: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9、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轻轻松松学知识,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四、畅谈收获,提升能力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同学们学会了很多计算方法和规律,希望你们在今后的计算中多运用,多练习。【品析:善于总结,善于分析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法宝,通过本环节增强了学生总结和分析的能力。】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复习的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计算,为今后提高计算能力打下基础。我的反思:练 习 十 六题型结构分析题号题型建议1填空题难度不大,小组内讨论并完成。2计算题难度不大,小组内

10、完成,组长检查。3看图列式难度不大,小组内讨论并完成,教师抽查。4计算题做在作业本上,教师面批面改。5看图提问并解答难度稍大,小组内讨论并完成,教师点评。6填数题稍有难度,小组内抢答,教师适时点拨。7填数题稍有难度,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解决此题,教师适时点拨。习题立体分析第1题:考察学生能否根据数的组成写出相应地三个加减法算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第2题:考察学生对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掌握情况。第3题:要求学生能找到情境图中的信息和问题,并能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大括号的意思。第4题:主要考察学生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能力,提醒学生不要看错运

11、算符号。第5题:比第3题的要求有所提高,要求学生不但能够找到情境图中的相关信息,还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并正确解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第6题:是一道可拓展的习题,可以通过此题帮助学生认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第7题:本题意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连加或连减填数,教师可适当说明题意,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由学生独立填写。习题参考答案1.27+2=99-2=79-7=264+6=1010-4=610-6=42.591934103910910510103.说意思略 5+3=8 9-2=74.94595.答案不唯一,如:还有几瓶没喝?10-3=7(瓶)6.68105317.提示:1+3+6=103+2+5=101+4+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