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平行四边形人教版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19888170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平行四边形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平行四边形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平行四边形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平行四边形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 学 设 计第5课时平行四边形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的例1、例2和“做一做”。内容简析例1、例2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垂直与平行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同时又为以后学习其他图形做准备。教学目标1.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使学生能够识别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和对边相等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操作和讨论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学难点: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是对应的。教法与学法

2、1.为突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有机结合,注重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线,采用如下教学方法:驱动教学法、指导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2.根据“自主发展”数学教学模式,学习本课时运用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完成学习。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法: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在路边拍摄的风景照,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有平行四边形的图,请学生找出有哪些平面图形,说到平行四边形的地方闪烁一下。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师生小结后问:想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更多知识吗?(板书出课题:平行四边形及

3、特点)【品析: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用提问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欲望,明白探究内容。】 游戏激趣法: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猜图游戏。(教具三角形框架、长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现在老师要变一个魔术给你们看。看看你们能不能认出它。(拿出长方形教具,拉动长方形框架对角使其变为另一个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平行四边形及特点。一边板书,一边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面图形家族的另一个新成员平行四边形。相信通过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我们会有新的收获。”【品析:课前游戏的设计,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

4、形状,为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后续环节的学习做铺垫。】 直观感知法:今天在上班的路上,智慧老人送给老师一个长方形的框架,看到这个长方形的框架,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回顾长方形的特征、角和边、垂直、平行等知识点) 下面拉动这个长方形框架,通过这么一拉,你觉得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适当汇报后,欣赏提趣:老师这有很多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一边欣赏一边把你见到的平行四边形找出来介绍给同桌听,准备好了吗?【品析:通过拉图形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同时学生在找框架不同和相同的活动中,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后续环节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教学又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组合到

5、教学中,在欣赏的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平行四边形。】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认识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意义。(1)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平行四边形吗?在哪见过,能给大家说一说吗?学生尝试举例。教师课件出示生活中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实例。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课件实例中的平行四边形。课件呈现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2)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学生拿出手中印有各种平行四边形的学具纸。猜测:我们把刚才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来观察一下,结合我们对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谁能说一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预设回答: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探究活动:平行四边形是否具有这样的特点呢?小组合作,利用三角

6、尺、直尺、量角器等学具从边、角等方面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量一量:发现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相等。画一画:分别在对边之间画垂线段,经过测量发现垂线段的长度都一样。说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3)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提问: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如果请你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你想怎么说?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并推荐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说给大家听。老师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品析:本环节的教学比较开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平行四边形

7、的边有什么特点。通过问题的引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的给予点拨,以便于学生加以总结和概括。】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垂足所在的边就是底。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互相垂直。(2)还以这条边为底,还能再画一条高吗?可以作多少条高?这些高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这些高的长度都相等。【品析:通过学生原有素材引入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认识,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平行线对边间的距

8、离就相当于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通过操作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概念。在学习活动中动脑与动手相结合,观察与推理相结合,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认识与理解。】3.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出示长方形框架,让学生玩一玩。定位,学生观察,拉出的是平行四边形。框架可以收缩,可以伸长,揭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不稳定性。谈话:生活中,人们充分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请看老师手中的这个衣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构成的衣架),要用它时,把它拉开,平行四边形变大。不用时就把它收起来,平行四边形变小,真方便。再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个电动伸缩门,开门时,平行四边形变小。关门时

9、,平行四边形变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方便。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质疑:为什么只强调“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不再说“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引导学生明确:只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就保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品析:在前面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提升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1.教材第64页“做一做”。学生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确定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关键是学会如何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教材上没有呈现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练习时可以通过自主尝试,小组

10、展示、集体评议等活动,明确高的画法,并使学生体验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相对性,而且它的高不止一条。2.教材第65页“做一做”的第1、2题。(1)第1题的编排意图是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四条边确定了,但所拼的平行四边形并不唯一。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动手摆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感受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2)第2题通过画图,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认识,并巩固高的画法。练习时学生自己试着在点子图上画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并画出它们的高,检验时可以同桌互换,互相检验画的是否正确。【参考答案】略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特点:对边相

11、等,对角相等,对边平行。特性:不稳定。【品析: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最后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本节课中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课堂上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构建新的知识。当然,这节课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课堂生成的处理部分不到位,学生活动后的教师评价语言有待加强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进一步改善。我的反思: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边平行。特性:不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