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扫描答案)_4317791.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88622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扫描答案)_431779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庆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扫描答案)_431779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庆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扫描答案)_431779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庆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扫描答案)_431779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庆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扫描答案)_431779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扫描答案)_431779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扫描答案)_431779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2015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梦寐(mi) 哺育(p) 奄奄一息(yn)B贮蓄(ch) 教诲(hu) 衰草连天(shui)C惆怅(chu) 提防(d) 潜心贯注(qin)D呵斥(h) 怡情(y) 锲而不舍(q)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汉字。(4分) 在重庆,有街道的地方就有黄桷树。黄桷树挺b (1) 高大,苍翠如盖,遮天b (2) 日。那在岩石上纠结盘虬的根,如同一只巨手,抓住了命运mi (3) 搏,展示了生命的坚rn (4) 。 (1) (2) (3) (4) 3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都可以在淡泊中孕育。 B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妖娆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涟漪。来源:Z_xx_k.Com C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D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

3、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赞美之情。)5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某校学生会发起了给抗战老兵网上留言的活动。学生的下列留言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儿女将永远铭记你你们的功勋,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B你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要求你们老当益壮,为祖国再立新功!C你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

4、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来源:学科网ZXXK D你们的浴血奋战赢得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我们感谢你们!6有的词语有多项意义,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使用其不同的意义,写一小段话。(4分)示例:风雨:昨夜一场风雨过后,山峦青翠干净,我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人生本多风雨,只有在挫折中不丧失信心,才能继续前行。备选词语:果实、沉淀、灿烂选词: 造句: 7综合性学习(10分) 今年2月,我市“逐梦他乡重庆人”大型人物故事寻访活动拉开序幕,请你作为一名小记者参加本次活动。(1)阅读下面材料,请你说说“逐梦他多重庆人”这一活动有哪些意义。(3分) 材料一:“逐梦他乡重庆人的活动把我们身处各地的重庆人凝聚

5、在一起,让我很感动!”身在北京的重庆妹子刘雨鑫了解了这次活动后感慨地说,“这是来自家乡的关怀,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乡带来的亲切与温暖。” 材料二:“我们希望通过走出去的重庆人在异地他乡奋斗拼搏的点点滴滴,与家乡人产生共鸣,为3300万重庆人民注入一点心灵鸡汤,来一场心灵互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波说。 材料三: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蔡敏院长说:“很多在外地打拼的重庆人身上显露出敢干、吃苦、耿直等优秀品质。”他认为,此次活动对重庆人精神品质的宣传,将极大地激发重庆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将直接提升重庆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2)主办方拟将前期采访到的“运梦故事”编辑成册,请你完善下面的编写

6、提纲。(3分)编写提纲书名:逐梦他乡重庆人(第一辑)内容构想:第一部分:名称 风雨逐梦内容 讲一讲他乡重庆人为追求梦想不畏艰辛的事迹。第二部分:名称 (填四字短语)内容 说一说他乡重庆人历经奋斗拼搏后取得的成就。第三部分:名称 心系故乡内容 (3)此次活动拍摄的宣传片需要配上一段简洁生动的文字,来表达家乡人民对逐梦他乡重庆人的深情(如牵挂、祝福、激励、赞美),请你帮他们写出来。(50字左右)(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1)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来源:Zxxk.Com(3)

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4)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新燕啄春泥,我们同白居易感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夏意醉琅琊,我们随欧阳修感受“佳木秀而繁阴”的清凉;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 , ”的闲适;冬雪飘边塞,我们和岑参共赏“ , ”的春意雪景。(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8、,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月色入户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 (4)水中藻、荇交横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文章第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C文章第向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D作者描绘庭中

9、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12文中“闲人”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4分)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闲人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闻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我的暖,一寸长葛闪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我一听,就有点蒙。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

10、,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

11、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放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

12、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自葛闪新浪网博客,有删改)13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

13、括。(4分)14文章第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1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16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4分)17“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怎样的“水土”才养人游宇明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讲者自然是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三个字并列,“天”与“地

14、”就是人的“水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高山、没有河流、没有原野、没有草木,我们无处获取木料、种植粮食、接来饮水,人怎么去生活?“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高山是被从地底掏空的,如果我们的河流是被各种工业与生活废水污染了的,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撂荒,看不到庄稼,如果我们的草木动不动被连根挖掉,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社会必须是诚信的;第二,社会必须是善良的;第三,社会必须让我们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华。人不是一个孤岛,必须要跟其他人打交道,社会讲诚信,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我们做生意不忧虑被敲诈,我们写作可以及时拿到稿费,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社会各种矛盾会大量减少。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