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3-4浙江专版讲义:第十二章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886025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3-4浙江专版讲义:第十二章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3-4浙江专版讲义:第十二章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3-4浙江专版讲义:第十二章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3-4浙江专版讲义:第十二章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3-4浙江专版讲义:第十二章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3-4浙江专版讲义:第十二章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选修3-4浙江专版讲义:第十二章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Word版含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早知道浙江选考学习要求知识内容考试要求1.波的形成和传播加试b2.波的图象加试b3.波长、频率和波速加试c4.波的衍射和干涉加试b5.多普勒效应加试b6.惠更斯原理加试b第1节_波的形成和传播波的形成和传播探新知基础练1形成原因:以绳波为例(如图所示)(1)可以将绳分成许多小部分,将每一部分看做质点。(2)在无外来扰动之前,各个质点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称为各自的平衡位置。(3)由于外来的扰动,会引起绳中的某一质点振动,首先振动的这个质点称为波源。(4)由于绳中各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作为波源的质点就带动周围质点振动,并依次带动邻近质点振动,于是振动就在绳中由近及远地传播

2、。2介质(1)定义:波借以传播的物质。(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1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起振方向都相同。()2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3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个质点振动的振幅都相同。()释疑难对点练1机械波的形成2波的特点(1)振幅:像绳波这种一维(只在某个方向上传播)机械波,若不计能量损失,各质点的振幅相同。(2)周期: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3)步调: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4)立场: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振动,并不随波迁移。(5

3、)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同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试身手1机械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D各质点依次带动形成波动,所以波的传播不一定是匀速的,视带动情况而定解析:选D机械波的形成实质上是振源的振动形式和能量在介质中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机械波的传播是匀速的。D不正确。横波和纵波探新知基础练定义标识性物理量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1)波峰: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2)波谷:横波中凹下的最低处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

4、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1)密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位置(2)疏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疏的位置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1在水平方向传播的波为横波。()2在机械波中各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3横波又叫凹凸波,纵波又叫疏密波。()释疑难对点练横波和纵波的区别横波纵波特点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介质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均能传播特征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波峰和波谷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密部和疏部试身手2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A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B波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传播C质

5、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垂直还是在一条直线上D波传播距离的远近解析:选C横波与纵波区分的标准是看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的关系,若互相垂直,为横波;若在一条直线上,为纵波。故正确答案为C。机械波的形成探新知基础练1机械波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2产生条件(1)要有机械振动。(2)要有传播振动的介质。3机械波的实质(1)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2)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依靠介质中各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使各相邻质点依次做机械振动来传递波源的能量。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1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2有机械振动一定可以形成机械波。()3机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释疑

6、难对点练振动和波动的比较振动波动运动现象振动是单个质点所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现象波动是大量质点受到扰动时,从扰动中心传播开来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现象运动成因质点由于某种原因离开平衡位置,同时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回复力作用介质中质点受到相邻质点的扰动而随着运动,并由近及远传播开去,且各部分都受到指向原位置的力的作用运动性质变加速运动在均匀介质中匀速向前传播能量变化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如果是简谐运动,机械能保持不变波的传播过程是一个能量传播过程,当波源停止振动不再向外传递能量时,各个质点的振动也会相继停下来试身手3(多选)关于机械波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波源和介质B波动过

7、程是介质质点由近及远移动的过程C波动过程是能量由近及远传递的过程D波源与介质质点的振动都是自由振动解析:选AC波源(即振源)振动时,依靠介质中的相互作用力带动周围各部分质点振动起来,形成机械波。作为介质的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振动,并不随波向外迁移,仅把振源的振动和能量传播开来。波源和介质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是受迫振动。故介质质点不是自由振动。综上所述,A、C正确。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典例1如图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t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t时,1到达最

8、上方,5开始向上运动。求:(1)t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2)t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思路点拨先根据波的形成特点,画出该时刻的波形,再确定各质点的运动状态。解析各质点在各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1)由甲图可知,t时,质点8未达到波峰,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2)由乙图可知,t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答案见解析(1)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特点可以概括为“带动、重复、落后”,即前一质点“带动”后一质点振动,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形式,并且后一质点的振动“落后”于前一质点。(2)就整个物体来说,

9、呈现的现象是波动,而就构成物体的单个质点来说,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典例2(多选)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思路点拨解答有关振动与波的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从波源开始,离波源由近及远的各质点的振动依次滞后。(2)相邻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前一个质点带动后一个质点。(3)明确波的传播速度和质点振动速度的区别。解析选AB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有波源和介质。由于介质中的质点依次带动,由近及远传播而形成波,

10、所以选项A和B正确;波的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的速度,在均匀介质中其速度大小不变;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地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波源一旦将振动传给了介质,振动就会在介质中向远处传播;当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仍然继续传播波源振动的运动形式,不会随波源停止振动而停止传播,即波不会立即停止传播。选项D错误。(1)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形成机械波。(2)质点的振动速度是随时间改变的,而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由传播方向确定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带动法原理: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的质点。方法: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象上另找一点P,若P在P上方,

11、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典例3(多选)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振幅相同B质点D和质点F的速度方向相同C质点A和质点C的速度方向相同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解析选AD波源振动时,绳上各质点通过相互间的作用力跟着做受迫振动,不考虑能量损耗,各质点振幅相同,所以选项A正确;波传播时,离波源远的质点的振动落后于离波源近的质点的振动,并跟随离波源近的质点振动。由题图可知,波源在左端,因此,质点D跟随质点C向上运动,质点F跟随质点E向下运动,同理,A向下运动,质点C向

12、上运动,由此可知选项B和C错误;由于此时质点B和质点C两点都向上运动,质点B比质点C先到最大位移处,且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所以,选项D正确。课堂对点巩固1(多选)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B后振动的质点总是跟着先振动的质点重复振动,只是时间落后一步C参与振动的质点都有相同的频率D机械波是质点随波迁移,也是振动能量的传递解析:选BC机械波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振源和介质。只有物体做机械振动,而其周围没有传播这种振动的介质,远处的质点不可能振动起来形成机械波,故A错误。任何一个振动的质点都是一个波源,从而带动它周围的质点振动,将振动传播开来

13、,所以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一步,故B、C正确。形成机械波的各个质点,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并没有随波迁移,离振源远处的质点振动的能量,是通过各质点的传递从振源获得的,故D错误。2(多选)机械波传播的是()A介质中的质点 B质点的运动形式C能量 D信息解析:选BCD机械波是振动在介质中向外传播,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只是向外传播信息和能量,故选项B、C、D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为沿水平方向分布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每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相等,其中O为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自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时开始计时,经过质点1开始起振。则下列关于各质点的振动和介质中的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4、()A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但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B图中所画的质点起振时间都是相同的,起振的位置和起振的方向是不同的C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的时间总是比质点7通过相同位置时落后D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即如果质点1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则质点9发生的也是第100次振动解析:选AC根据机械波形成过程可知,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是由相邻质点带动起来的,它们总是重复波源的振动,题中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但从时间上来说,起振的时间依次落后,故A、C对,B错。由题意可知,质点9比质点1起振时间落后两个周期,当所有质点都已振动后,质点9和质点1振动步调完全一致,当质点1发生第100次振动时,质点9发生的是第98次振动,故D错。4.AB为一弹性绳。设法在绳上传播一个脉冲的波,如图所示,当波从A向B传播时,绳上质点开始起振的速度方向是_,若波从B向A传播,绳上质点开始起振时,质点振动的速度方向是_。解析:根据波的形成过程,前质点依次带动后质点并依次落后,且都重复振源的振动,当波从A向B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