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拓展阅读与练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88584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拓展阅读与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拓展阅读与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拓展阅读与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拓展阅读与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拓展阅读与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拓展阅读与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拓展阅读与练习(一 )拓展阅读谈迁(15931657) ,明末清初人。谈迁的生活道路很简单,自幼家贫,刻录好学,博强闻记。天启元年(1621年) ,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 ,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他是一个穷秀才才,买不起书,当时也没有图书馆可以借书。他为了研究明朝历史,托人情、拉关系、左求右求,好容易才求通了邻县的几家大郡绅,经常跑一百多里路,带着铺盖伙食去抄书,抄了多少年,费了多少精力,终于把这部五百多万字的大书编成了,十分

2、得意。从1621年开始,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其中的艰辛苦不堪述。就这样铢积寸累,再经考证取舍,且六易其稿,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在1647年8月的一个夜晚,盗入家门,见别无他物,就把国榷手稿席卷而去。这时候,谈迁已经53岁。面对沉重打击,谈迁不禁老泪纵横:“噫,吾力殚矣!”但谈迁并未就此沉沦,而是迅速从打击中挺立起来, “吾手尚在,宁遂已乎!”于是,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人,满头白发,背着雨伞、包袱、干粮、纸笔,跑到嘉善、归安、吴兴、钱塘,向乡绅大族说好话求情,借书抄书,读遍了有关的参考书, ,抄得了所需要的材料,不顾严寒,不顾酷暑,以旺盛的精力,像三

3、十年前一样又投入到了学术的战斗中。这样,经过了四年,他已经六十岁了,又第二次完成了国榷的初稿。他在学术上有很大获,但在精神上则很痛苦。因为他只是一个穷秀才,一个替人帮忙的幕客,这样的人求人借书,访人问事都不是很容易的。他在給朋友信中诉苦说:“我不善于说话,年紀又大,北京游人多得像蚂蚁,成天去拜访贵人,听候接见,往往早上去等到中午,有时得等到晚上才能见见面,简直受不了。北京气候又干燥,到处是尘土,鼻子口腔都脏得很。无处可去,只有离住所两里外的报国寺有两棵棵松树,有时跑到松树下坐一会儿,算是休息了。 ”谈迁这位饱经风霜却又百折不挠的老人是多么的可敬!故事一谈迁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在南方,

4、流传着王公大臣李国桢英勇就义的故事,谈迁想把它写进国榷 ,到了北京就留意打听。可是北京的传闻和南方完全不同。谈迁说:“我要编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一定要了解真实的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终于打听到李国桢的舅舅在北京,他就一次又一次地去找李国桢的舅舅。年老体弱的谈迁鞋子磨破了,脚上起泡了,他的诚心感动了李国桢的舅舅。他终于知道原来李国桢是贪图赏金,投降敌人,最终被杀。谈迁感叹:流言真是误人啊。于是,就把真实的历史记录了下来。故事二谈迁为了考察历史的遗迹,跋山涉水。他想去崇祯皇帝的陵墓考察,在风沙漫天的清晨出发了。北京的风沙特别大,吹得他鼻子、耳朵、嘴里都是沙,白发苍苍的谈迁眯着眼睛在风沙里整

5、整走了三天三夜,眼睛疼得不停地流眼泪。有时迷了路,他就在破庙里、大树下过夜。他饿一顿,饱一顿,来回共步行了100公里的路程。相当于从常州到无锡走一个来回。他向守墓人了解到了崇祯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还将崇祯墓碑上的碑文全部抄写了下来。谈迁就是这样不遗余力地考证历史的真实性。(二) 相关名言1.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2.毅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高峰。3.如果失去了顽强的意志,困难就会给你戴上枷锁。4.如果大海里没有风浪,海燕绝不会美名远扬。5.决堤毁坝是可怕的;但最可怕的是意志和信念的崩溃。6.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7.自古雄才多

6、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 小练笔小练笔:谈迁是如何重新编写成这部明史巨著的呢?课文第三自然段用了三句话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画面:四处寻访图、终日奔波图、奋笔疾书图。请同学们三人一组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一人选择一幅图,尽情发挥你的想象,为谈迁描绘一个特写镜头,写清楚谈迁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好后,小组长组织交流。A“四处寻访图”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 在瑟瑟的寒风中,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地行走,饿了 ,渴了 ,累了 。但狂风吹不倒他,饥渴压不垮他,劳累挫不败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编写出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7、”多么令人敬佩的老人啊!B“风沙奔波图”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初冬清晨,寒气袭人,当人们 ,谈迁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中午, ,当人们 ,谈迁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当人们 ,谈迁一袭破衫, 。但风沙压不垮他,穷苦难不倒他,困难挫不败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编写出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多么 的老人啊!C“孤灯奋笔图”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也许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 ;也许有一天谈迁病倒在床上, ;也许 ;但风雪压不垮他,伤痛难不倒他,孤独挫不败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编写出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多么 的老人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