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85807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分封诸侯国 B进行封建改革 C实行宗法制 D任人唯亲2、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父亲遗留下的财产,每一个儿子都有一份。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

2、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应该是指()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3、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威严已荡然无存。鲁国“三桓专鲁”、齐国“田氏伐齐”、晋国“六卿专政”和“三家分晋”,就是典型的事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 政权与神权已相互分离C. 官僚政治体系基本形成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4、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 郡县制 B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5、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

3、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 皇帝制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 三公九卿制D. 郡县制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7、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提升社会文化水

4、平 D.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8、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 西汉中、外朝制度B. 隋唐三省六部制度C. 元朝行省制度 D. 明朝内阁制度9、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10、下面一组有关印玺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进

5、B.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的演变C. 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D.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11、“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 宰相制度 B. 内阁制度C. 宦官集团 D. 胡惟庸集团12、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理由是:()A.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 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C. 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D. 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13、明代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

6、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4、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A. 废丞相 B. 在中央设内阁C. 创设八旗制度 D. 设军机处15、下图三个场景描述是我国古代君主和丞相关系的变化(坐而上朝、站而上朝、跪而上朝),它从本质上反映了()A.官员管理日益规范 B. 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C.君相关系日见疏远 D. 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16、史料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

7、受 “我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 关税自主权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香港岛A B. C. D.17、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卜正民主编)记述到:“清朝也给予英国和美国治外法权,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清政府给予英、美等国的这一特权是()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领事裁判权C. 居住及租地权 D. 使馆驻兵权18、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19、马关条约签订

8、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A. 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 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 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权 D. 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20、为了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斗争,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对应不正确的是( )A邓世昌黄海海战B李宗仁枣宜会战C刘永福反割台斗争D彭德怀百团大战2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结论的内容是()A.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允许各国派兵驻扎

9、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22、“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材料不能体现的原则是()A人民主权 B天赋人权 C分权制衡 D人人平等23、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2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

10、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于中共“一大”的党纲,中共“二大”党纲的最大变化是()A. 暂时放弃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B. 进一步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C. 直接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D. 明确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议很快波及其他城市,商人们以罢市的方式参加抗议。”作者所说的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是中国首次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喊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A. B. C. D. 26、民

11、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A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 B国民革命军和北伐C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D八路军和抗日战争27、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中共一大:明确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B遵义会议:明确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C瓦窑堡会议:明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28、1927

12、1936年间,中共在农村得到发展壮大,最关键的因素是( )A.武装斗争,打败了蒋介石的“围剿” B.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支持C.根据地的建设 D.建立了革命政权29、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共()A. 开始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B. 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C.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 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30、全国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曾发表宣言说:“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驱,筑城壕堑,有死无退。”材料描述的战役()A. 是抗战全面爆发后

13、取得的首次胜利B. 扭转了中国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C. 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D. 粉碎了日军迅速的计划31、下表为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中反映了(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力军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作出巨大贡献 D.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32、八路军老兵回忆,我方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打击敌人。当时的口号是“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根电杆”“让敌人用脚同我们赛跑”“让敌人用牛驴搬炮弹大炮”。据此可知,下列战役符合上述战略意图的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

14、役33、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A. 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B. 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C. 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D. 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34、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与此无关的是()A背景是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C会议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 D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