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程培训课件10.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9885235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课程培训课件10.3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地理课程培训课件10.3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地理课程培训课件10.3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课程培训课件1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课程培训课件10.3(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三区域发展差异 2 一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南北方分界线 秦岭 淮河 3 二 四大地区的差异1 划分依据 四大地区是依据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来划分的 2 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1 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 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 中 西部地区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2 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东部地区 外资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 民营企业已占相当大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但中 西部和东北地区 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 城市化方面 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中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显著高于中 西部地

2、区和东北地区的同类城市 3 对外开放的差异 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 吸引外资能力强 中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 4 三 西部大开发1 目的 缩小地区差距 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 优势 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 油气资源 水能资源 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 劣势 基础设施落后 人才 技术 资金匮乏 4 意义 1 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加强民族团结 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3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5 考向一 微专题 区域发展

3、差异的比较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1 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形成原因 1 气候差异的形成 6 考向一 微专题 2 地貌差异的形成 7 考向一 微专题 3 水文差异的形成 8 考向一 微专题 4 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 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 厚度 肥力 酸碱度的差异 5 植被差异的形成 不同的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 种类 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9 考向一 微专题 2 区域人类活动差异的形成原因 10 考向一 微专题 典题示例 2017全国卷 10 11 洪积扇是河流 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 因坡度骤减 水流搬运能力降低 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4、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 除甲地洪积扇外 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 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考向一 微专题 1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 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A B C D 2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较高B 土层浅薄C 光照不足D 水源缺乏 12 考向一 微专题 思路分析图示信息获取与分析过程 13 考向一 微专题 命题立意本题以贺兰山为背景材料 主要考查河流沉积作用的差异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图中信息的能力 以及运用流水作用

5、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 1 B 2 B 14 考向一 微专题 对点训练 2018重庆诊断性考试 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为11 9万千米 通航平均吨位为76吨 艘 德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为4296千米 通航平均吨位为1395吨 艘 货运密度 指一定时期内 平均每千米线路所承担的货物周转量 和运输成本是内河航运的两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我国内河的货运密度约为130万吨 千米 德国为1192万吨 千米 我国内河的运输成本高于铁路运输 而德国内河的运输成本大大低于铁路运输 因此 我国内河航运缺乏竞争力 造成不少地区内河航运呈萎缩趋势 面临高成本几乎零利润的行业困境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5 考向

6、一 微专题 1 与德国相比 我国内河航运的货运密度较低的自然原因是 A 水系之间未能沟通 影响货物直达运输B 内河航道水位季节变化大 通航能力差C 内河航道船舶平均吨位小 运输效率低D 地势起伏大 河流多急流 险滩 瀑布 2 下列内河航段运输成本最高的可能是 A 南京 上海B 杭州 扬州C 赣州 南昌D 梧州 肇庆 答案 解析 16 考向一 微专题 主观题型 区域差异评价类答题思路题型概述 区域差异比较是高考中主观题型的常考点 如2018全国 卷 36题第四问 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其实质就是对中俄两国在液化天然气项目上差异的比较 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

7、比较区域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或人文地理特征 的不同点 二是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条件 三是比较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 分析思路 角度一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 其答题思路为 17 考向一 微专题 角度二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 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三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 其答题思路为 18 考向一 微专题 规范答题 1 自然要素差异 19 考向一 微专题 20 考向一 微专题 21 考向一 微专题 2 人文要素差异 22 考向一 微专题 23 考向一 微专题 典题示例 2017北京卷 36 3 读图 完成下题 与甲河段相比 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24 考

8、向一 微专题 思路分析图解解析 25 考向一 微专题 命题立意本题以匈牙利区域图为背景材料 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 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以及运用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方法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流经平原地区 落差小 流速慢 有较多支流汇入 流量大 纬度较低 结冰期短 26 考向一 微专题 对点训练 2018湖北武汉重点高中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2017年5月31日 由中国企业承建 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正式通车 蒙内铁路全长480千米 大部分路段与原有旧铁路贴近并行 沿线火山灰土分布广泛 其采用单轨和内燃机系统 设计客运时速120千米 货运时速80

9、千米 在工程建设初期曾依赖进口粉煤灰制作混凝土 后来中方技术人员发现用当地的火山灰制作混凝土表现同样良好 下图示意肯尼亚区域及蒙内铁路分布 27 考向一 微专题 1 分析蒙内铁路采用单轨 内燃机方案而没有采用更先进的双轨 电气化方案的原因 2 分析用火山灰替代粉煤灰制作混凝土的积极影响 28 考向一 微专题 答案 1 电气化双轨铁路投资大 肯尼亚经济落后 资金不足 肯尼亚电力工业薄弱 电力供应不足 双轨铁路占地面积大 征地困难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 客货运输需求较小 单轨内燃机系统已能满足运输需求 2 铁路修建过程中 混凝土使用量大 进口粉煤灰费用高 该技术的运用有利于降低铁路修建成本 当地火山

10、灰资源丰富 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火山灰的开采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就业 29 考向一 微专题 解析第 1 题 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建设标准的因素 由材料分析可知 蒙内铁路采用单轨 内燃机方案而没有采用更先进的双轨 电气化方案 原因需要从建设条件 能源条件 土地条件 客货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对比单轨与双轨的投资可知 电气化双轨铁路投资大 但是由于肯尼亚经济落后 资金不足 电气化需要更为充足的电子资源供应 肯尼亚电力工业薄弱 电力供应不足 而且从占地面积上来看 双轨铁路占地面积大 征地困难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 肯尼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客货运输需求较小 从需求量上来看 单轨内燃机系统已能满足运输需求 第 2 题 主要考查用火山灰替代粉煤灰制作混凝土的积极影响 由材料分析可知 铁路修建过程中 混凝土使用量大 进口粉煤灰费用高 利用火山灰替代粉煤灰 有利于降低铁路修建成本 而且该地火山灰资源丰富 利用火山灰作为原材料 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而且火山灰的开采 还有利于促进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