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至24课内容及答案精品归纳

上传人:zha****588 文档编号:119881962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至24课内容及答案精品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至24课内容及答案精品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至24课内容及答案精品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至24课内容及答案精品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至24课内容及答案精品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至24课内容及答案精品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至24课内容及答案精品归纳(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至24课内容及答案,精品归纳11、读书要有选择一、抄写词语。陶冶 教诲 智慧 领袖 日新月异 奥秘 激励 翅膀 书籍 无可厚非 二、快速阅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填空。“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选择读什么样的书,是比读书更重要的事情。我们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呢?第一,可以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第二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第三,可以选读一些科普类的书。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选择合适的读物是一种本领。掌握了这种本领,就能帮助你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的好书。三、仿句填空。走进文学名著,你可以从三国演义中感受到诸

2、葛亮的忠诚与智慧,从西游记中感受到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从水浒传中感受到武松的豪爽和正直。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走遍天下书为侣 英尤安艾肯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

3、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

4、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1作者选择一本书陪着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因为一本书不管你看地多少遍,每读一遍总能从中发现新的东西,所以要选择一本书陪着自己旅行。2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这一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启示有:我明白了书要多读,每读一遍都要新的思考,每读一遍都要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12、夜晚的实验一、看拼音,写词语。Bin f zhng i b zhu 蝙 蝠 障 碍 捕

5、捉n hu bian bi t sh 恩 惠 辨 别 特 殊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1蒙:mng mng mng 。启蒙()蒙骗()蒙古()蒙眬() 2薄:bo b b。薄饼()薄田()单薄()薄荷()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1野兔听觉(敏锐),一有风吹草动,宏观世界就(敏捷)地逃走了。敏锐 敏捷 2、机器人的手脚(灵活),能表演许多高难度的(灵巧)动作。灵活 灵巧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一共做了四次实验。第一次,他蒙住蝙蝠眼睛,结果蝙蝠还是轻盈敏捷的飞行,发现蝙蝠不是靠眼睛辨别方向;第二次,他堵住蝙蝠耳鼻子,结果蝙蝠还是飞行的轻快自如,发现蝙蝠

6、不是靠鼻子辨别方向;第三次,他把蝙蝠身上涂满油漆,结果还是不受影响,发现蝙蝠不是靠翅膀辨别方向;第四次,他堵住蝙蝠耳朵,结果蝙蝠东碰西撞跌落在地,发现蝙蝠是靠耳朵辨别方向。2、后来,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发现蝙蝠使用耳朵接受从喉咙发出的 超声波来辨别方向、确定目标的。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现在,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寻找地下的宝藏。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恩惠。1“巨大的恩惠”在这里是指什么?请用“-”在片段中画出相关的语句。2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这对我们有

7、什么启示?斯帕拉捷之所以能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因为他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索,并能亲自实践,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解开心中的疑团。启示:我们也应该像斯帕拉捷那样善于观察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秘密,并勤于思考,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找出正确的结论。六、阅读下文,完成练习。居里夫人和三克镭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把第一克捐给她的科学,公众则把第二克和第三克回赠给了她,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和由此唤起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见到了镭的发现者。 端庄典雅的主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

8、深刻的印象。让他非常惊讶的是,居里夫人居然能够说出世界上每一零星镭的所在地。 麦隆内夫人问道:“法国有多少呢?” “我的实验室只有一克。” “我?啊,我一点也没有。” 此时,镭问世已经18年,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75万金法郎。美国女记者由此推断,提纯镭的专利技术,应该早已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天下。 但事实上,居里夫人早在18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他们当时经济拮据,生活贫困,却不肯用自己历尽艰辛获得的科学成果谋取丝毫个人利益。居里夫人后来的解释异常的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吧?”

9、“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但是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既感惊憾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至此,以致无法进行研究。 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10万美元,便先找了10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肯定会解囊相助,却碰了壁。这使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而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获得成功。 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在仔细阅读完文件后说:“美国赠给我的这一克镭,应该永远属于科学,希望

10、你们立即请个律师,把它改赠给我的实验室。”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为在祖国波兰设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病的时候,美国民众再次为她捐赠了第二克镭。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既然是为了科学研究,在专利书上签个字,不是要省事得多吗? 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我的许多朋友坚持说,若是比埃尔居里和我保留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就可以得到必需的资金,来建立一个满意的镭研究院,而以前阻碍我们两个人,现在仍然阻碍我的种种困难都可以避免。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然相信我们是对的,人类需要关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

11、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即使是为了科学,也不能将科学的成果据为已有。这是居里夫人向人类贡献镭的同时,贡献的另一种价值。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麦隆内夫人“惊憾”的是:作为镭的发现者的居里夫人最想要的却是一克镭,而且她买不起一克镭。“不平静”,是因为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至此,以到无法进行研究。2.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分别有着怎样的由来?请简要概括。第一克镭是居里夫人提取的,第二克是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美国公众捐献给她的;第三克镭也是美国公众捐献的。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看拼音,

12、写词语。Yn cng jng wi wi xi 蕴 藏 敬 畏 威 胁Wi j wng yng xng tn危 机 望 洋 兴 叹二、在下列句子中填写一组合适的反义词。 1海洋总是(无私)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从不(吝啬)它的奉献。 2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而陆地矿藏由于无节制地开采,正面临着资源的(短缺 )问题。 3烧煤发电价格非常(高昂),而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价格就十分(低廉)了。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围绕海洋能够为人类提供矿产资源 、食品 、 电力 、 淡水 以及在海底建设城市这几个方面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2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

13、首先必须保护海洋 ,珍惜 海洋资源 。 只有这样,海洋 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四、阅读下文,完成练习。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

14、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