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88116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摘要:实施新课程,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成效。新课程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在这种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师将从课程的执行者逐渐转向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学校的管理理念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帮助教师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各种机会和条件、引导教师快速成长的新的管理模式。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专业成长 专业培训 校本培训 校本教研有人说,新课程如同龟裂许久的河床涌动着一汪清泉,让教育这块沃土呈现出了绿色、生机、活力、色彩,使它更加富有激情、诗意、机智、灵敏。也有人戏称新课程是“狼来了” ,

2、对新课程产生畏惧心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现象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缺乏正确地理解。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在这种改变中成长着。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把教师置于学习共同体中把教师当作需要成长、正在成长的动态对象加以关注,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指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教师专业成

3、长包含三个层面:(一)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及技能的熟练程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只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满足学2生的各种需求,只有熟练的技巧才能培养新型的人才。尽管过去也强调教师要不断充电,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科教材相对稳定,加上聘任终身制等因素,致使许多教师多年吃老本,无进取之心。当今的教育,天天都在改革,月月都有新的变化,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专业的使命,也无法完成新课改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过去经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这一古训也有新解:肯

4、定有二,一是强调了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二是也讲求学科知识的有效传递(很讲究“倒”的过程和方式) ;不足有三,1、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当做知识的容器,2、传递内容的单一(只有水) ,教学内容的学科性过强,不利于的汇通;3、教与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倒给” ,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成分。也就是说,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广博精深”与“熟练” ,就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理念,就要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追求。(二)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如今,实践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探究性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反思教学实践是教师自我教学过程中的现象、经验甚至教训的反思,对促进教

5、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走出传统的圈子,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仍照搬理论,一味依赖教学参考书,很难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富有理性的内涵。(三)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成长文化与模式。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教师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学会挖掘、开发课程资源,重新构建教学模式,优化组合教学内容。而这一切又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这就表明一改传统

6、的“单打独斗” “孤军作战”为协同合作的模式已成为新课改的必然。教师群3体内部同事之间的相互观察、切磋甚至批判性的对话,都可以给教师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显然,教师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改进必须要有同事的帮助和合作,集体的教学智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二、 教师专业成长的艰巨性(一)从个人角度看,束缚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主要来自教师个体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就是个体的一种思维习惯。习惯往往束缚人的思维,是创新的绊脚石。斯帖非、休伯曼等国外教育家把教师的生涯分为若干时期,其中一个时期就是退缩期或保守期。这时的教师对自己拥有的教育经验和技巧充满自信,同时也失去专业发展的热情,很少致

7、力于班级革新,所用的教材年复一年,所用的教案年复一年,年年岁岁高三把关,岁岁年年教法雷同,真是“今年秋月复明年” 。对于新课改好多教师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对课改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课改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尚未澄清;不少年龄较大的教师认为课改的难度很大,对课改的推进信心不足;更主要的是一些中老年教师具有较成熟的教育技能和较丰富的经验,在已有的成绩和经验面前往往满足感增强,进取心减弱,不愿意改变过去成功的做法;部分教师还可能因为自身努力不够或学校培养不力,形成了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习惯做法,如有偿补课、动辄叫家长、大量机械重复练习等等,而且在实践中不断用自己的错误推理证明错误的“经验” 。要让这

8、些教师抛弃这些“经验”绝非易事,因为他们自认为经过反复验证那些做法是灵验的。(二)从社会角度看,陈旧的教师职业形象观直接影响和抑制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发展。教师是否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本来早有定论。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 ,这种职业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及特殊技能,而且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经过持续的努力与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1980 年的世界教育年鉴提出,教师4是职业分层中的一个阶层,教师是为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工作者。我国 1994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也就是说,教师是一种专

9、门职业,教师是一个专业工作者。但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意义未得到认可。历史上,曾有许多行业不能胜任的工作者转行从事教育事业的不正常现象,即使到现在,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也相对较少,教师的实际社会地位未曾象理论上将讲得那样高,教师专业工作者的职业形象尚未在整个社会上树立起来,甚至在教师内部也缺乏明确的专业认同意识,教师具有被动、消极、现实、保守等特点,少数教师甚至有“自轻自贱”的畸形心理。曾有人作过这样的调查,对“您认为在中小学做教师是一项职业、专业、事业”的回答,表示把教师工作作为一项职业来干的占 50.2%,把教师工作当事业来干的占 46.8%,把教师工作当作专业来干的仅占

10、 3.1%。在这种思想意识支配下,教师自然动力不大,信心不足,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就是缺乏主动交流探讨,更不愿向他人请教,教科研活动也往往华而不实,功利色彩太浓。这也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三、 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激励超越自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 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 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教师激励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速实现学校预定的办学目标。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影响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作为学校管理者,只有想方设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1.校长应

11、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没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育的发展和人们寄予教5师的希望,使教师肩负起各种无比重大的义务。现阶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只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目前,国家已将

12、教师看成专业人员,是为了表示教师应朝“专业的教育”方向努力。将教师定位于“专业人员” ,也是为了充分激发教师的潜能,体现真正尊重教师和发挥教师作用的意图。而教师要提高专业地位,就必须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必须自我努力,以专业人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以此作为奋斗目标。当然,学校领导以朋友身份帮助教师提高认识也是必不可少的。2、校长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师资队伍质量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应建立在学校发展的基础上,以人为本,提供宽松的职业环境,使教师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专业潜能和创新

13、能力。为此,学校要积极为每一位教师创设成功机会,铺设成功之路。要针对教师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注重激发他们的成功动机,积极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如结合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类竞赛活动,学校要积极把教师推上舞台,并加强指导,使一些有特长的教师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促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激励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学生需要教师赏识,同样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教师也需要领导的赏识。即使存在不尽如意的方面,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应当引导教师自我纠正,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与专业技能。教师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思想活生生的人,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不能以刻板的制度去苟求教师,不能用同一把尺子

14、去衡量所有教师,而更应该以更合理、更有效、更加人性化的标准规范教师的行为;在要求教师为人师表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教师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使他们在宽松自由、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修身养性、研究学问、提高水平,能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获得生命价值的提升,从而产生成就感,形成不断进取的内在动力。事实证明,教师参与各类教学活动,一方面使6更多的教师看到了自己的潜能,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有人说,教育学生“教是为了不教” ,达到“不教”是最高境界,我认为对待教师也应当是“管”是为了“不管” ,不需要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笔者曾到北京、无锡、厦门等地的名校参观学习,发现他

15、们的共同优点就是人性化管理,有一位校长说,他们的教师不需要管理,自己忙自己的事,何需管理,所谓的规章制度都是摆摆样子,给别人看罢了。由此观之,人性化管理,轻松愉快的环境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有效的专业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关系到整体教育质量地提升,也关系到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最缺少的是有效培训。目前,不少学校没有对本校教师进行需求调查,没有对学校的实际认真分析,就盲目制定培训计划。这种脱离教师需求、脱离本校实际的盲目培训只能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培训体系,从而提高专业培训的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笔者也正在探索。1、

16、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向古人学习,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的教育虽然不断变迁与发展,但是教育的本质不会变化,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现代的许多教育思想,其实就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的大师对话而已。作为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但更需要经常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我们许多青年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文章也是干巴巴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平时书读得少,缺少知识的积累。所以,我们要有看书、读报的良好习惯。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7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笔录,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来做成剪报收藏好,并且在有空的时候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