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80333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做人民需要的学问肖伟光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

2、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古人做学问,特别注重“经世致用”。今天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要强调“管用”,做人民需要的学问。做人民需要的学问,就得走出书斋,走进实践,为人民立德立言。论语有载,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状态,用通俗的语言指导他们如何尽孝、如何为政、如何行仁。他还将“六艺”传播到民间,是将学问带出“象牙塔”的典范。这对于今天如何做学问仍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然而在现实中,有的学术研究陷入自我循环,一些所谓的“学术成果”,材料似曾相识,观点人云亦云,一看便知属于闭门造车;还有一些人不甘心坐冷板凳,不潜心做真学问,而是热衷于做学术“明星”、网络“红人”。凡此种

3、种,都不是研究的大道、学术的正途,都不可能做出真学问。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只有切合时代需要、满足人民需求的学问才是真学问,才能写进群众心坎里、发挥应有作用。学问一词源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学问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做人民需要的学问,贵在“知”,即思想的创新;更贵在“行”,即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北宋学者范

4、仲淹不仅潜心学问,而且开创了义庄慈善事业。这种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学者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带领10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帮助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成为村民们眼中的“科技财神”。在新时代,做学问的实质在于从学术的角度总结、提炼和发展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实践经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

5、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要把握好这一历史性机遇,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选自2019年3月8日人民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民需要的学问,意味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根据群众头际情况解疑释惑,阐明道理。B. 学社会科学研究中,那些人云亦云、闭门造车,或粗浅浮躁、热衷虚名的做法,都不可能研究出真学问来。C. 做人民需要的学问,就是要切合时代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6、的研究导向,并且坚持发扬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D. 做人民需要的学问,既批判地继承了我国古代“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又可回答和解决当前时代的重大问题。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段以习近平同志在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中的专题讲话开篇,点明文章题旨。B. 第段联系现实,列举学术研究中一些不良风气,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C. 第段引用习近平同志的话进行道理论证,阐明以人民为中心的意义,领起下文。D. 第段总结全篇,提出要求希望,号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握机遇、不辱使命。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孔子为例,赞扬他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和状态指导他们尽孝、为

7、政行仁阐明了因材施教的重要作用。B. 文章引用中庸里的名句,重在论证“学问”一词的出处及其丰富内涵强调用学到的知识指导社会实践。C. 北宋范仲淹、当代李保国,他们不仅潜心学问,而且躬身力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做“真学问”的典范。D. 当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做人民需要的学问为己任,把握机遇,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答案】1. D 2. C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D项,“批判地继承”错误,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2题详解】本

8、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阐明以人民为中心的意义”错误,曲解了文意,原文是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故选C项。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A项,“阐明了因材施教的重要作用”错误,属于

9、无中生有;B项,“强调用学到的知识指导社会实践”错误,原文是说“强调学问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D项,“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错误,原文是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如今,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领域的相互融合与发展已成大势所趋,这其中,5G通信技术是未来信息技术革 命最大的风口之一。随着中国5G相关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5G何时实现落地商用,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 5G,是指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

10、信技术。5G网络能够提供高速率、低时延、可靠安全的增强型移动宽带服务。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而更为形象的描述是,5G环境下,可在1秒之内下载完成一部超高清电影。事实上,5G不仅仅是“网速快”这么简单。在应用方面,许多场景都需要5G支持才能通畅运行。比如各地建设的“智慧城市”系统、交通领域的无人自动驾驶汽车,都需要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的支持。(摘编自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材料二:专家表示,2018年将是中国展开5G规模试验、进行市场布局的关键一年。在各方的推动下,5G的商用步伐正变得越来越快。而中国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将带动多个规模万亿级的新兴

11、产业。比如,车联网、智能家居、无人机等典型的物联网细分行业,这些行 业在技术和应用层面上已相当成熟,但现有4G网络的通讯能力大大限制了上述产业的发展。随着5G的正式商用,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这些产业将迎来井喷期。据中国移动 测算,5G将带动各行业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30年,对GDP贡献约为6.6万亿元,将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约2000万个。同时,巨大的5G市场将带动整个信息产业链发展。业内人士指出,如果2018年中国在5G规模试验等方面取得预期成果,2019年至2025年将是5G网络主要建设期,基站、天线等核心硬件市场需求有望爆发,其投资规模合计将近2000亿元。芯片、电子元器件、软件

12、、智能硬件等领域也将进入快速升级阶段。更为重要的是,5G商用还将极大促进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数字化转型。(摘编自5G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2018年5月)材料三:现在人们普遍认为5G将会比4G对人类社会产生的作用更大。因为对普通用户来说,5G意味着更快的微博加载速度、更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通话、更流畅的在线内容瀑布流,告别视频通话时因为卡顿成为表情包的尴尬但对国家而言,5G技术的突破是至少未来十年的国运。5G是开启众多高技术应用的钥匙,小到人工智能、VR/AR技术与全息通信,大到物联网、智慧城市。因此,各国现在争先恐后地抢占5G研发制高点,全球分为了日韩、美国、中国、欧洲四大5G竞争阵营,第

13、一批5G手机争取在2020年发行于中国、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5G对各国尤其是美国的霸主地位的重要性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它已经完全体现在前几日轰动全球的华为CFO孟晚舟被美国控制的事件中。各种传闻猜测铺天盖地,但最终得出的最大可能性原因居然是华为与欧洲电信巨头Altice合作领跑5G技术,对美国的霸主地位造成了极大威胁。(摘编自中国5G震撼来临,未来必将辉煌)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5G网络通讯技术能给人们提供高速率、低延时的移动宽带服务,其网络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远高于4G网络传输速度B. 5G技术的大带宽将带来高速率,在5G技术的支持下,视频通话“智慧城市

14、”系统、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会取得突破性发展。C. 5G技术能引领促进众多领域高科技发展,小至VR技术、全息通信,大到物联网、智慧城市,各国纷纷抢占这些领域研发制高点。D.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也指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5G网速快,应用前景广阔,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以5G为代表的新时代信息技术革命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显著特征,5G技术一旦进入商用阶段,将促进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B. 当前的4G网络通讯能力相对滞后,带宽较窄,速度缓慢,严重制约了车联网、智能家居、无人机等物联网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提升。C. 5G

15、规模试验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站、天线等核心硬件市场 需求以及芯片、电子元器件等的升级也带动了巨大投资。D. 华为CFO孟晚舟被美国控制的事件轰动全球,原因是华为与欧洲电信公司合作领跑5G技术,对美国的霸主地位造成了极大威胁。6. 以上三则材料中,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 C 5. D 6. 材料一侧重5G通信技术与传统领域的相互融合与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材料二侧重5G的商用步伐正变得越来越快,并将促进多个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材料三侧重各国现在争先恐后地抢占5G研发制高点。【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16、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C项,“各国纷纷抢占这些领域研发制高点”错误,原文是说“各国现在争先恐后地抢占5G研发制高点”,属于张冠李戴。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A项,“将促进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错误,原文是说“将带动多个规模万亿级的新兴产业”,属于范围扩大;B项,“严重制约了车联网、智能家居、无人机等物联网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