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本阅读专题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9111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本阅读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本阅读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本阅读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本阅读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本阅读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本阅读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本阅读专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本阅读专题潍坊一模(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已引过,争相为死,孟都

2、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颢平,封孚万年乡男。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表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太傅、录尚书长

3、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周文帝抚手大笑。后迁太傅。薨,帝亲临,百官赴吊。(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注葛荣:北魏时期河北起义军领袖。瓨:长颈的瓮坛类容器。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B.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C.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

4、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D.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10.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丞”和“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与古代以右为尊位不同。B.“农桑”指耕种和种桑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在古代有重要意义。C.“表”和章、奏、议都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但功用略有区别:表以陈情,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异。D.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石学是对古器物的

5、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11.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孚享有美名,深受他人赞赏。他年少时,游肇、高聪、崔光等人就夸奖他会成为榜样人物,他的敌人也称赞他是魏国的诚臣义士。B.元孚关心时局,治政赢得民心。朝政混乱时,他通过献书想匡救时政;担任冀州刺史时,一些原先对抗官府的人也都主动为他效命。C.元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肯定。任职监仪注,他实地调查,亲自校验,解决了乐器缺损的问题,连通晓音乐的官员也称赞他做得好。D.元孚机敏善辩,妙语解除窘境。他身材矮小且秃头,喜欢喝酒,在周文帝想借此戏弄他的时候,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12.D13.把文中画横

6、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O分)(l)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盂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6分)(2)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4分)13.(1)元孚兄弟各自诬陷自己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争着去送死,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6 分。“诬已”“引过”“为死”“就法”“活”各1分,句意1分)(2)在这时土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无不叹息佩服而返回。(4分。“搢绅之士”“靡”“咨嗟叹服”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元孚,字秀和,年轻时有美好的声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人见到元孚,都说:“这个孩子必当成为榜样人物,遗憾我们老了,

7、来不及见到了。”多次升迁到兼任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听政,宦官干预政事,元孚于是综合记述古今著名的王妃贤明的皇后,共四卷,献上去。升任左丞。后来元孚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元孚勉励督促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境内称他为慈父,邻州称他为神君。在这以前,州中人士张孟都等八人,都屯聚在山林,不服从君王命令,州郡称他们为八王。元孚到达,(八王)都请求进城,愿意拼死效力。后来,城池被葛荣攻陷,元孚被葛荣捉住。哥哥元祐担任防城都督,哥哥元子礼担任录事参军。葛荣想先杀死元子礼,元孚请求处死自己来赎回元子礼,叩头到流出血来,葛荣才放了元子礼。葛荣又大量召集将领士兵,商议处死元孚的事。元孚兄弟各自诬陷自已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

8、争着去送死,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葛荣说:“这是魏国的忠臣义士。”一同被囚禁的五百人都得以免死。葛荣死后,元孚仍被授任冀州刺史。元颢进入洛阳,授任元孚为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元孚封上元颢叛逆的书信送交朝廷,得到皇帝的称赞。元颢被平定,封元孚为万年乡男。永安末年,乐器损坏缺失,庄帝命令元孚监察仪法。元孚上奏疏说:“从前太和年间,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乐器,几十年间,才奏报成功;太常卿刘芳请求另外修造,很久才完成。又召集公卿计量考校合适与否,议论的人无所适从,立刻接到诏令,(两套乐器)共同被使用。往年大军进入洛阳,战争频繁,所有乐器,丢失得差不多光了。臣下到太乐署,询

9、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人,说是继承前代以来方式,全都物象错位,调律不和谐。臣下现在吹律管而求声调,敲黄钟求音响,去掉繁杂程序,论定实际效验。现在计量钟磬的数目,分别以十二架为准。”上奏后被批准。在这时士大夫(官员)们,都前去观看赏听,没有不叹息佩服而返回的。太傅、录尚书事长孙承业非常了解声律,又格外加以称赞。元孚性格机敏善辩,喜欢饮酒,身材矮小而头顶光秃。周文帝格外垂爱他,曾经在房内放酒十瓮,每瓮剩一斛,上面都加上帽子,想戏弄元孚。元孚刚进房内,见到后就惊喜,说:“我们兄弟十分没有礼节,为什么偷偷进入王的家中相向端坐?应该及早回到家中。”于是拿上酒返回。周文帝拍手大笑。后来升任太傅。去世后皇帝亲自前

10、往,百官前去吊祭。菏泽一模()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达可,字安节,宜兴人,尚书俨从孙也。万历五年进士,历知会稽、上高、丰城,并有声。选授御史。疏请御经筵勤学,时与大臣台谏面议政务,报闻。大学士赵志皋久疾乞休,未得请。达可力言志皋衰庸,宜罢,不纳。二十八年正月,请因始和布令,举皇长子册立冠婚礼,简辅臣补台谏,撤矿税中使,不报。视盐长芦。岁侵,绘上饥民十四图,力请振贷。税使马堂、张日华议加盐税,奸商妄称嘉靖中大同用兵贷其赀三万六千金,请于盐课补给,户部许之。达可皆抗争,事得已。改按江西。税使潘相殴折辅国将军谋圮肢,并系宗人宗达,诬以劫课,劾上饶知县

11、李鸿主使。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 同官汤兆京亦极论相罪,且言辽东高淮、陕西梁永、山东陈增、广东李凤、云南杨荣皆元恶,为民害,不可一日留。皆弗听。鸿,吴人,大学士申时行之婿。万历十六年举北闱乡试,为吏部郎中高桂所攻。后七年成进士。至是,抗相,以强直称。相又请开广信铜塘山,采取大木,凿泰和斌姥山石膏,达可复极谏不可,阁臣亦争之,乃寝。还掌河南道事。佐温纯大计京官。寻陈新政要机,痛规首辅沈一贯。疏留中。擢太仆少卿,再迁南京太仆卿。召改光禄,进通政使。镇抚史晋以罪罢,妄投封章诋朝贵。达可封其疏而劾之,晋寻得罪。奏请正疏式、屏谗邪、重

12、驳正、惩奸宄数事,帝嘉纳焉。寻上疏乞休去。卒,赠右副都御史。 (节选自明史吴达可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 B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 C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 D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筵,汉唐以

13、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一般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B大学士,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及以后又称内阁大学士等。大学士中居首者,称首辅,其权最大。 C乡试,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在京城考试,每三年一次,均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D留中,文中指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还可指留在朝中任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达可深谋远虑,直言进谏。他考虑到国家的未来和稳定,劝说皇上积极参加经筵,册立太子,撤去矿税中使等。 B吴达可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他做过多地知州,并且都留下了美好的名声;在长芦任上为救济灾民尽到了责任

14、。 C吴达可坚守原则,不畏权势。税使马堂等加盐税的提议和潘相的诬告及采木凿石等行为都因为他的上书劝谏而得以止息。 D吴达可忠心耿耿,心怀国家。他规劝首辅沈一贯,阻止了史晋诋毁朝廷贵胄,并弹劾他,退休离任前还不忘进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视盐长芦。岁侵,绘上饥民十四图,力请振贷。(5分) (2)达可复极谏不可,阁臣亦争之,乃寝。还掌河南道事。(5分)10C(“达可言”后都是宾语,因此要断开,据此排除A、B;从标志性词语“又”可看出,“又重之以诘责”和“无故受刑”应该断开,据此排除A、D;“相罪”是“正”的宾语,“亟正相罪”是完整结构,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D。

15、故选C项。原文停顿为:帝切责谋圮等,夺鸿官。达可言:“宗人无故受刑,又重之以诘责,将使天潢人人自危。鸿无辜,不当黜。愿亟正相罪,复鸿官。”)11C乡试被称为秋闱,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会试被称为春闱,明清均于春季在京城举行。12C(“都因为他的上书劝谏而得以止息”错误,原文是“达可复极谏不可,阁臣亦争之”中可见不仅有吴达可的极力劝谏,还有其他大臣的极力争取。而且文中并未写明潘相的诬告行为“得以止息”。)13(1)(吴达可)到长芦视察盐政。这一年年成不好,吴达可画了十四张饥民图上奏,极力请求赈济灾民。(状语后置结构“视盐长芦”,“岁侵”,定语后置结构“饥民十四图”,“振贷”各1分,句意1分) (2)吴达可又极力劝谏此事不可行,阁臣也抗争此事,于是事情就止息了。(吴达可)返回后掌管河南道的事务。(“极”“争”“寝”“还”各1分,句意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 吴达可,字安节,宜兴人,是尚书吴俨的堂孙。万历五年考中进士。历任会稽、上高、丰城知州,都很有声誉。选官授任御史。上疏表请皇帝积极参加经筵勤奋学习并经常与大臣言官们当面议论政务,得到批复说“知道了”。大学士赵志皋病了很久,乞求退休,没得到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视频课件/素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