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_四步触诊与骨盆外测量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878373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训_四步触诊与骨盆外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训_四步触诊与骨盆外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训_四步触诊与骨盆外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训_四步触诊与骨盆外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训_四步触诊与骨盆外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训_四步触诊与骨盆外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训_四步触诊与骨盆外测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授课时间第 14 周教学时数2学时章节名称实训:四部触诊法及骨盆外测量教学目的及要求1. 熟练掌握骨盆外测量及腹部四步触诊的方法。2. 基本掌握骨产道的正常经线、胎方位、胎先露是否入盆及入盆程度。3. 了解产前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骨盆的分界及骨盆的各平面及其经线的正常值,与分娩有关的标志点:骶骨岬、耻骨弓、坐骨棘、坐骨结节难点:骨盆的各平面及其径线。教具VCD光盘、骨盆模型、高级电脑孕妇检查模型、软尺、骨盆外测量器教学方法讲解并示教、分组练习、考核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分配1. VCD电教2. 教师讲授产前检查的内容和方法。3. 演示腹部四步触诊及骨盆外测量的手法。4

2、. 学生在模型上及同学身上进行练习。5. 回示考核15 min5 min5min55min10 min教学内容批注实训一 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目的】1. 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以及先露是否衔接。2. 判定子宫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3. 估计胎儿的大小和羊水量的多少。【评估】1. 产妇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 了解孕妇腹壁肌肉的紧张度,有无腹直肌分离及子宫的敏感度。 3. 宫底的高度及腹围值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准备】1. 操作者准备 (1)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2)熟悉腹部四步触诊的操作技术,向患者解释腹部四步触诊的重要性、目的和注意事项。2. 物品准备 软尺、笔、记录本。 3.

3、患者准备 (1)孕妇了解四步触诊的目的,愿意合作,有安全感。 (2)排空膀胱。4. 环境准备 整洁、安静、屏风遮挡,室温适宜。【实施】操 作 步 骤1. 核对、解释 核对孕妇,向孕妇说明操作目的,取得配合2. 体位 孕妇取舒适体位,双腿屈曲分开,露出腹部3. 测量宫高 测耻骨联合上方至子宫底的弧形长度4. 测量腹围 测量绕肚脐一周的长度5. 触诊 (1)检查者面向孕妇头部,两手置于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测得宫底高度,然后以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子宫底部的胎儿部分是胎头还是胎臀要点说明确认孕妇,取得配合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轻轻深按检 两手分别 教学内容批注(2)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

4、,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进行,仔细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3)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耻骨联合上方,握住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 (4)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两手分别置于先露两侧,轻轻深按,再次判断先露部分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6. 观察 7. 整理 协助孕妇下床,询问孕妇感受8. 洗手、记录【注意事项】 1. 操作前重点评估孕妇是否能取仰卧位,子宫是否过度膨胀或有疤痕而致宫壁肌层过薄,B超显示子宫肌层厚度3mm时避免行四部触诊,若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耻骨联合分离症应避免四部触诊。2. 检查中动作尽量轻柔,如有不适要立即停止

5、。检查时注意保护其隐私。3. 当胎先露是胎头或胎臀难以确定时,可进行肛诊以协助判断。【健康教育】1. 讲解腹部四步触诊法的目的和方法。2. 告知孕妇每步检查的结果。【评价】1.孕妇愿意配合,有安全感。2.孕妇及家属了解腹部四步触诊的相关知识。3.孕妇在检查中无不适感和其他意外发生。实训二 骨盆外测量【目的】 通过骨盆外测量间接判断骨盆大小及其形状,从而初步判断胎儿能否通过骨产道。【评估】于腹部左右两侧,轻轻深按检查握住先露部,查清先露是否入盆固定 手置于胎先露两侧深压观察孕妇腹部有无不适教学内容批注1. 孕妇心理状态,对骨盆外测量的合作程度。 2. 孕妇孕周及身体发育情况。【准备】1. 操作者

6、准备(1)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2)熟悉骨盆外测量的操作技术,向患者解释骨盆外测量的重要性、目的和注意事项。2. 用物准备 骨盆外测量器、笔、记录本。3. 孕妇准备 (1)孕妇了解骨盆外测量的目的,愿意合作,有安全感。 (2)排空膀胱。 4. 环境准备 整洁、安静、屏风遮挡。【实施】操作步骤:1. 核对、解释 核对孕妇,向孕妇说明操作目的,取得配合2. 体位 孕妇取舒适体位,解松裤带,露出腹部3. 测量(1)测量髂棘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2)测量髂脊间径 孕妇体位同上,测量两侧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3)测量骶耻外径 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

7、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距离 (4)测量坐骨结节间径 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双手紧抱双膝,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之间的距离(5)测量耻骨弓角度 两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在两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之间的角度4. 观察5. 整理 协助孕妇下床,询问孕妇感受6. 洗手、记录 要点说明:确认产妇,取得合作正常值2326cm正常值2528cm正常值1820cm正常值8.59.5cm正常值90观察孕妇腹部有无不适记录检查情况教学内容批注【注意事项】1. 评估孕妇配合能力,身体移动能力,能否自动保持相应体位,是否需要协助。2. 检查前应排空膀胱,告知孕妇检查的目的及步骤,使其合作,有安全感。3

8、. 检查中应注意保护其隐私,动作应轻柔,更换体位时给予协助。4. 骨盆外测量数值异常者,应进一步做内测量检查。【健康教育】1. 讲解骨盆外测量的目的和方法。2. 讲解每条径线的正常值及实际意义。【评价】1.孕妇愿意配合,有安全感。2.孕妇及家属了解骨盆外测量的相关知识。3.孕妇在检查中无不适感和其他意外发生。 参考资料参考书1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2王席伟,顾炜主编,妇产科护理学(供专科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3卢碧瑛等主编,简明产科护理,第5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1 4王娅莉主编,妇产科护理学,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杂志: 网址:1. 医学论坛 http:/ 中华妇产科网 http:/ 妇产科护理学视频课件 http:/ 课后记本章教学通过教师示教、实训练习、考核,使学生掌握了骨盆的分界及骨盆的各平面及其经线的正常值,与分娩有关的标志点:骶骨岬、耻骨弓、坐骨棘、坐骨结节,骨盆的各平面及其径线,了解骨产道情况、胎儿大小、胎方位、胎先露、胎心率,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学习参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