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系观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87823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系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系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系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系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系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系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系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系观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1.知识目标识记:发展的实质 理解:发展的普遍性运用: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2.能力目标:我们应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发展的普遍性,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抵制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课标要求】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38 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例如,生产工具的演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等。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难点:发展的实质【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过程】导入:2011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人索尔珀尔马特和亚当里斯以及持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布赖恩施密特。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 10 月 4 日评价,这 3 名获奖者“研究几十颗处于爆炸状态的恒星即超新星 ,发现宇宙正在扩张过程中,扩张速率不断加速。这说明我们的宇宙在不断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这正是我们要讲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先看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目标。(以课件的形式展示这一框题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

3、处理预习学案。教师,对于学生收交的预习学案、完成预习学案的情况在课堂上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展示这一框题的预习检测答案。小组内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教师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点拨,这个点拨可以选择教学时机点拨,没有必要全部放在课堂初期解释,个别问题可以放在教师点拨重难点时讲解)课堂探究:过渡:我们生存的自然界自古以来是一成不变的吗,远古时期人类的体质和现在一样吗?请同学们先完成活动一。活动一:观看视频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

4、会发展吗?教师点拨、总结:这说明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说明自然界是发展的,整个世界也是永恒发展的,今天的人类也是不断发展的。过渡:2011 年是辛亥革命 100周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一举推翻清朝政府、结束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改变了中国的历史。社会形态的更替如此,我们身边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请完成活动二。活动二: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传媒、枪支、交通工具等的发展 ,思考:你身边的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近年来有哪些变化?这些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从居民通讯方式、交通工具、信息传播手段、娱乐方式等各方面畅所欲言,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不断进

5、步着。过渡:通过活动一、二我们知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的,那我们的主观世界如何呢,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三。活动三: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今年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向前发展,对知识的淘汰率越来越高。知识大爆炸还在发展,将以每 1520 年翻一番的速度积累知识。专业学科越分越细,知识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材料二:宇宙结构观念的发展。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公元前 7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公元前 6世纪,毕达哥拉斯认为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但直到151

6、91522 年,葡萄牙的 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实。公元 2世纪,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1687 年,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在这以后,人们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太阳系概念。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在 1785年首先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从而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近半个世纪,人们通过对河外星系的

7、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 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 10月 4日评介 3名获奖者:“研究几十颗处于爆炸状态的恒星、即超新星,发现宇宙正在扩张过程中,扩张速率不断加速”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分析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有什么特点。教师点拨、总结: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过渡:一切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吗?请同学们完成活动四,加深对发展这一概念的理解。活动四:请同学们先观看下面几幅图片,判断它代表的事物是不是属于发展。提供背景资料(九幅图片: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突破 90

8、0 公斤;候鸟迁徙;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电报的发明;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新型工业化道路;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判断上述哪些事物属于“发展”教师点拨、总结: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突破 900公斤、辛亥革命、电报的发明、新型工业化道路、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属于发展。【体验高考】 ,完成后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2 分钟完成)(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学生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提出来由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解决,无法解决的,教师给予点拨和解答。1.B【解析】温总理的演讲中蕴含着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物质决

9、定意识等哲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否定了认识的相对独立性;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体现了认识的发展,体现了认识角度的不同,所得的结论也不同,均符合题意,故选 B。2D【解析】根据当年形势确定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体现了与时俱进、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思想,D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说法错误;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知识体系构建】 1、自然界是发展的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一、发展的普遍性1、事物的前进和上升2、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 方法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发展的实质:三、发展的意义【当堂达标】要求:限定时间 10 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

10、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一单项选择题1 (2011湖北省荆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2011 年 3 月 5 日上午 900,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无论是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出口,都要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都要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都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都要提高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上述要求体现的哲理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突破规律的制约,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A B C D2(2011广西南宁二中高三年级月考)目前,我国农村在吁求新的经营体制之时,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早已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中国

11、农村发展的新推动力已然显现。这表明()A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不可战胜的B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C旧事物有时也会战胜新事物D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3 (2010北京东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长期以来,碳、氧、氮、氢、硫、磷被认为是生命所必须的:六种元素。据报道,科学家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一种新的细菌,能够利用剧毒的砷进行新陈代谢,并以砷作为构成生命的结构元素。就此,生命形式将可能会被重新定义。这表明 ( )A新事物必定代替旧事物 B科学实验推动人类认识发展C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规律可以改造 D人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4.2008 年 8 月 1 日,

12、反垄断法开始施行。该法从 1994 年开始起草工作,经过长达13 年的争论,于 2006 年 6 月和 2007 年 7 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通过。可谓“13年磨一剑”。这表明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新事物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新事物在与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新事物发展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A B C D5.(2010银川 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目前的 CRH3型“和谐号”动车,改革开放的 32年,铁路营业里程从 2.2万公里到 8.6万公里;列车时速从很低的 43公里到 350公里;运送旅客从 1亿人次到 14.6亿人次。这表明 ( )A新

13、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二、非选择题6.(2011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材料:2010 年 12 月 10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 2010 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适度调整: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出于“保增长”的需要,考虑到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 GDP 的比例依然可控,因此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保持不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两个特征的知识,分析我国货币

14、政策与财政政策“变”与“不变”的依据。用课件展示答案。【当堂达标】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A【解析】 “突破规律的制约”说法错误,应舍弃。2A【解析】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种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A 项应选;B 项本身观点是错误的,新出现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C 项说法不科学,也不符合题意;D 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3B【解析】材料体现了人们通过实验对于生命形式有了新的认识,B 符合题意。4C【解析】 反垄断法历经 13年的争论,终获通过,旨在强调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是因为新旧事物之间的斗争性。是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为材料所反映。故选

15、 C。5D【解析】A、C 观点错误, B不体现,D 符合材料。二非选择题,6 【解析】注意本题的范围:“唯物辩证法两个特征的知识”即联系和发展的有关知识。 “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适度调整”既坚持了发展的观点,又从事物多样的联系出发,做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答案】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 (3 分)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国的货币政策“变”是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作出的;而财政政策“不变”则是考虑了“保增长”的需要。 (3 分)课堂总结: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发展的普遍性包括三个层次: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绝对不变化、根本不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小组评价:教师针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把各自的表现在黑板上标注出来。最后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小组向突出的小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