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7350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学校_ 姓名_ 准考证号_ 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试卷语 文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恬静(tin)潜意识(qin)饶有兴趣(ro)B.贮蓄(zh)霓虹灯(n)箭拔弩张(n)C.祈盼(q)捅娄子(lu)前仆后继(p)D.勾当(gu)庄稼茬(ch)锋芒必露(l)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站位更高,视野更开阔,演泽形式更丰富,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以更新更美的面貌贏得了观众的精神和鸣。B.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

2、明的养分,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C.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充盈着大街小巷。D.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宏阔的背景、惊心动魄的倩节、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感觉焕然一新。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小一把座椅,安放在哪,怎么安放,如何满足游客需求,如何让座椅和环境浑然一体,考验着景区管理人员的智慧。B.一部七、八分钟的中国风短片包宝宝,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C.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D.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

3、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无论是振兴传统节日、保护传统村落,还是打造文化精品、挖掘非遗项目,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注入不竭动能。B.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它将连起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江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C.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每天读书19.81分钟,认为自己阅读量较少的成年人不少于四成以上。D.我市已经举办了十七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是淄博的重要城市名片和盛大文化节日。5.下列说法

4、有误的一项是()A.儒家经典孟子记载了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等内容,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B.“歌行体”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长歌行鲁山山行即为这种体裁的诗歌。C.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鸭蛋表达了他浓郁的故乡情结,体现了“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D.在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流落到荒岛后,计算时间、记日记和阅读圣经成为了他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数据加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用于保障数据在不安全环境中的安全存储和通信。_。在这一过程中,敏感信息就是待加密的数据,专业术语称为明文

5、,被公布的乱码称为密文,从密文恢复出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通过数据加密,我们手机里的敏感信息将变成一堆乱码。显然,加密过程必须是可逆,即从密文一定能够正确的恢复出明文。即使公布这堆乱码,也只有你的那个他才能读懂它的真正含义。A.B.C.D.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7.默写填空。(1)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2)_,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3)山舞银蛇,_,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4)作为古诗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舟船承载着诗人的丰富情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是杜甫暮年漂泊的孤苦无依;“_,_”是韦应物春游滁州傍晚遇雨的恬淡幽静;“_,_”是刘禹锡对世事变迁仕宦浮

6、沉表现出的豁达胸襟。8.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題目。记游定惠院苏轼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

7、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

8、藂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注释】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鬻(y):卖,这里作“买”讲。瀹(yu):浸渍。夤(yn)缘:循沿。藂(c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园已易主_晚乃步出城东_以后会未可期_(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A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B此木不为人所喜不足为外人道也C往憩于尚氏之第

9、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D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方其远出海门(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A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他游定惠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B开头即写海棠每岁盛开,必去观赏,可见作者对这株海棠喜爱之深。C虽然“园已易主”,但以苏拭之故,主人对定惠院东小山上的海棠、枳木仍加意保存、爱护。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4)本文以写小事细节见长,且笔法细腻,读来情趣盎然。请品析文中的画线句。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在-此-卷-上-答-题-无-效-三、现代文阅读10.阅读下面的文章

10、,完成各题。找到自己的“燃”点毕业学校_ 姓名_ 准考证号_ _宋威“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甲】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如果心不想走,脚就

11、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乙】实际上,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

12、“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縮。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丙】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影片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

13、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13日)(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空,完成对本文论证思路的梳理。提出论点:A_第段:“燃”的内涵第段:“燃”对人生的意义论述论点:B_第段:C_第段:再平凡的人也能“燃”起来第段:D_总结论点:_第段:“燃”起来吧,不要辜负生命(2)下面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