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6176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岳阳市201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物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是由藻类植物提供,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因此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海洋生态系统。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它们表面上看似不相干,实际上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相互影响的;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靠这种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2.【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结构中,其

2、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和物镜上安装有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后能形成倒立的放大的物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镜具有放大作用,反光镜能反射光线无放大作用。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物象。遮光器上有光圈,可以调节光线强弱。转换器上有物镜,可以调换物镜。3.【答案】B【解析】通过观察形状可以看出,A成两面凹的圆饼状,是红细胞;B是人口腔上皮细胞,C是肌细胞,D是神经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4.【答案】D【解析】A、细胞生长导致体积增大,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不合题意;B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进行自我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新老细胞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不合题意;C、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细胞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C不合题意;D、细胞癌变是指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完成细胞分化,变成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是由细胞遗传特性改变引起,D符合题意。故选: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进行自我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如上

4、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5.【答案】A【解析】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花这个器官,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BCD、水稻、花生、豌豆是被子植物,其花的子房中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的种子外面有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包被。种子植物分为两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的根本区别是种子的外面有无果皮包被。6.【答案】A【解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食物中的糖类(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最终

5、被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这些营养物质人体可以吸收利用。因此选项中能够被人体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故选:A。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的营养物质,需要在消化道内在各种消化液的参与下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后人体才能吸收。7.【答案】D【解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

6、湿润和清洁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故D符合题意。故选:D。呼吸道的功能是能够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据此解答。8.【答案】C【解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经小肠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液,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多,然后流经肝脏,在肝脏中将人体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存在起来,以便维持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正常含量。 故选: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经小肠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达到全身各处。9.【答案】A【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被虑过外

7、,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吸收回血液。综上所述,一个健康人的原尿中不可能出现大分子的蛋白质、葡萄糖和血细胞,如果原尿中出现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应该是肾小球的滤过出现了问题,是由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强导致的,可能患了肾小球炎。故选:A。10.【答案】B【解析】A、鼓膜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A错误;B、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B正确;C、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光,C错误;D、晶状体有折光作用。D错误。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

8、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11.【答案】D【解析】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错误;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错误;C、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错误。D、水螅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正确;故选:D。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由消化腔,有口无肛门。12.【答案】C【解析】A、人是恒温动物,把它从25度的室温移至5度的环境中,体温是不变的,为了维持体温,呼吸作用要加强以

9、释放更多的热量,因此耗氧量会增加,即,A错误;B、小白鼠是恒温动物,把它从25度的室温移至5度的环境中,体温是不变的,为了维持体温,呼吸作用要加强以释放更多的热量,因此耗氧量会增加,即,B错误;C、家鸽是恒温动物,把它从25度的室温移至5度的环境中,体温是不变的,为了维持体温,呼吸作用要加强以释放更多的热量,因此耗氧量会增加,即,C正确;D、蛇是变温动物,从25的环境中移到5的环境中,青蛙的体温降低,新陈代谢降低,耗氧量减少,D错误。人和小白鼠属于哺乳动物、家鸽属于鸟类、哺乳动物和鸟类是恒温动物,蛇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解答即可。13.【答案】A【解析】AC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

10、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A错误;CD正确;B、动物一般都有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其学习能力越强,B正确。故选:A。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14.【答案】C【解析】A、做馒头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B、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B不符合题意。C、鲜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不需要利用细菌或真菌,C符合题意;D、制泡菜时用到乳酸

11、菌,D不符合题意。故选:C。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据此作答。15.【答案】A【解析】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所以生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符合题意。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符合题意;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

12、及其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符合题意;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符合题意;故选: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6.【答案】D【解析】鸟类具有的生殖行为有: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是求偶、交配、产卵;育雏行为不是所有的鸟儿都具有的,如早成雏的鸟类就没有此行为。杜鹃不筑巢、孵卵和育雏。故选:D。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

13、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17.【答案】B【解析】A、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因此体细胞内有10对染色体,则其精子有10条染色体。题干中说精子是5对,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A错误。B、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所以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B正确。C、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除此还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错误。D、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

14、D错误。故选:B。18.【答案】B【解析】A、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后,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使之大量生产胰岛素,该生产过程利用了转基因技术,A正确;B、大肠杆菌是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这种合成胰岛素的基因是转入大肠杆菌的DNA中,而不是细胞核中,B错误;CD、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再将大肠杆菌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因此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

15、的是转基因技术,该过程大肠杆菌性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CD正确;故选:B。(1)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2)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

16、尿病。19.【答案】D【解析】A、古长颈鹿颈有长有短发现了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选择的材料,A正确;B、颈长的鹿由于能吃到高处的叶子,适于干旱的变化环境,更易于生存,B正确;C、长颈鹿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C正确;D、长颈鹿的长颈是环境对长颈鹿颈已有的长短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由于环境变化,长颈鹿产生了长颈的变异,D错误。故选: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据此答题。长颈鹿长颈进化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20.【答案】B【解析】A、吸烟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错误;B、平衡膳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C、酗酒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错误;D、熬夜学习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错误;故选:B。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二、判断题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