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诗两首》同步练习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5207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诗两首》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诗两首》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诗两首》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诗两首》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诗两首》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诗两首》同步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 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7题;共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横线字注音。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_哑的喉咙歌唱。这永远xin_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u_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_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_烂在土地里面。 2.文学常识填空。我爱这土地的作者_ , 原名_ , 浙江金华人,我国现代著名_ , 代表作有_等。 3.文学常识填空。乡愁的作者是_ , _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这是一首_诗。 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代表着漂泊、隔离)B.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指坟墓

2、有一平方米的大小)C.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显示了空间的隔离)D.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浅浅”,但是爱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5.下列诗句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假如我是一只鸟。B.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C.我重新变得年轻。D.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蛙眼对于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体却“视而不见”。B.在长时间的流亡岁月中,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宇宙的理论。C.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D.注射剂十分灵效,立竿见影,立刻止住了疼痛,恢复了神智。7.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

3、是( ) A.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C.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D.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二、诗歌鉴赏(共2题;共40分)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土地大地 亿万年的静止,此刻在眼里 连绵起伏,波涛汹涌 祖辈们和树木花草 一起扎根 草木春茂冬枯 人在一代接一代 繁衍 父母,是一段 枯老的树干 我就是那横出的新枝 站在父母的肩上 以向上的姿势飞翔 风,从远古吹来 我用嫩叶为帆远航 漂得再远,根都在父母身上 土地的深处 (1)第一节中“静止”与“连绵起伏,波涛汹涌”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2)从第一、二节中,可以看出“大地”是什么样子的? (3)诗歌第三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从全诗的内容分析,诗人赋予了大地怎样的象征意义?“父母”还可以象征什么? 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舟子的悲歌余光中 一张破老的白帆, 漏去了清风一半, 却引来海鸥两三, 荒寂的海上谁作伴, 啊,没有伴,没有伴, 除了黄昏一片云, 除了午夜一颗星, 除了心头一个影, 还有一卷惠特曼。 我心里有一首歌, 好久好久都不曾唱过, 今晚我敞开胸怀舱里卧, 不怕那海鸥偷笑我, 它那歌喉也差不多。 我唱起歌来大海你来和, 男低音是浪和波, 男高音是我。 昨夜, 月光在海上铺一条金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