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学高三英语作文最后一讲.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874720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学高三英语作文最后一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江苏省学高三英语作文最后一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江苏省学高三英语作文最后一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江苏省学高三英语作文最后一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江苏省学高三英语作文最后一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学高三英语作文最后一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学高三英语作文最后一讲.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着镣铐跳舞-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三作文最后一讲作文流程指导一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规定要求作文。有三个人流落到一个荒岛上,突然天降大雨。甲说:“荒岛之上,没有地方可以避雨,何必奔逃,徒劳无功。”便泰然处之,静静地待在原地。乙说:“荒岛这么大,也许其他地方并没有下雨,依我看,不如四处找找。”于是不辞辛劳,到处寻找没有下雨的地方。丙说:“静坐无聊,奔走无益,何不雨中漫步,享受自然妙趣。”便慢悠悠地在雨中行走。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类似的情况。如果身临其境,你将会作怎样的抉择?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看法。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

2、拟。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完整的材料作文题,一般由题干、题料、题引和题限等四部分构成。审题时应尤其仔细揣摩“题料”和“题引”,应注意以“题引”统摄“题料”、依据“题料”来丰富“题引”。首先,仔细审读“题料”。这是一则具体感性、有情节内容的三人对话,高度概括一下,关键词就是“人”“雨”二字。“人”是荒岛之人,“雨”是意外之雨。遭遇“意外之雨”,“荒岛之人”怎么办?题料描述了甲、乙、丙三人三种不同的心理、情态和行为,我们梳理列表如下:心 理情 态行 为态度与观点甲荒岛无处躲雨泰然处之静待原地荒岛遇雨,泰然处之乙也许他处无雨不辞辛劳到处寻找与其坐守,不如找寻丙

3、坐无聊,奔无益慢悠悠雨中漫步漫步雨中,享受雨趣其次,审读“题引”。本题题引的关键句是:“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类似的情况。如果身临其境,你将会作怎样的抉择?”解析之,“一些类似的情况”就是题料中“荒岛遇雨”的情形,引申开来,指的就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遭遇的逆境、困境。“如果身临其境,你将会作怎样的抉择?”也就是说,如果真的遇雨(遭遇困厄),是学甲、学乙、还是学丙?此外,还有没有可能另择他途?你可以从中选取一种、两种甚或三种(那就成了“边等待,边寻找,边享受”),进行立意写作。但因考场作文受时间和篇幅影响,最好是选择自己认同的一种态度说深说透,不宜四面出击。当然,无论是从题目材料陈述的三种态度

4、中任选其一,还是列出你所主张的第四种、第五种观点,都最好能体现“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理念。新材料作文常用的审题方法: 关键句法,追因法等,小练(课件)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一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道谢,送上了一个大红包。修船工奇怪,说:“您已经付给我工钱了。”船主说:“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 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件事,绝望极了,

5、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一、从总体角度: 1、小善成大德举手之劳成大德 2、小洞酿大祸 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4、行善有好报 二、从刷油漆的修船工的角度: 1、歌颂善行、义举(小举动大善行) 2、强调责任、职分(修船工时下的本分是给船刷油漆,分外事是补漏洞。这体现了修船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可以写“责任与良知”“敬业习惯与素养”“责任伴我行”等3、重视细节小事关大局于细微处见精神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举动有大力量(需要说明的是必须偏重于写下面三

6、个方面细节涉及善心、善行,向善美德等。小洞补上以后消除祸患。由细节引到职业素养与职业操守)三、从船主角度:1、知恩图报懂得感恩常怀感恩之心 2、对待隐患的态度办事情不能马虎大意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舒婷)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材料分析】1.孟子的话是植根于“性善论”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其关键是一个“不能”与“不为”的问题,也就是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

7、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讨论个人修养问题罢了。意思是树立起立志向善的信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关键就在于你怎么做。2.舒婷话中的“平凡的心”是指心态而不是指人生目标,意思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良好的平凡的心态,即使手中的工作很小,那也是一份事业的起点,在点点滴滴中积累,在一步一步中学习,最终,会让平凡的心态成就不平凡的工作,完成自己追求的事业。在平凡的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凡的心但不是甘于平庸的心,心平气和地为自己的生活去努力。我们不需要害怕自己不被赏识、不被认可,只要是金子到哪儿

8、都会发光。平凡的心态不等于人生要平凡,更不等于个人平庸,我们要抛弃功利、拒绝浮躁、埋头苦干,用一颗淡薄的心,引导人生的航向。3.爱默生的话告诉我们:平凡是伟大的基础,伟大是平凡的升华。一位名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万事万物之初,皆起于一,一与一相生,以至于千万。”他的意思是:细小平凡的事物,日积月累,可以转化成大的事物。许多人都向往成为伟大的人物。这是梦想,而要实现这令人神往的梦想需要的是坦然面对现状,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勤勤恳恳,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切不可浮躁、心急,要沉稳、踏实,一心一意地努力,甘于平凡、甘于寂寞,那令人仰慕的伟大的时刻终会到来。【立意分析】1.材料的三句话存在条件关系,成为

9、尧舜是终极目标,但条件是有一颗平常心,从小事做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量变而为质变。2.三句话的共同话题是:平凡与伟大。主要论述方向:平凡如何才能变成伟大。大多学生只论述平凡与伟大的关系,未能阐述平凡如何才能变成伟大。不少同学把“平凡与伟大“的话题当文题,不能剖析“伟大”与“平凡”在材料中的具体含义,写出来的作文流于表面,不够深刻,千人一面讲伟大来自平凡,缺少个性化的表述。3.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思考尧舜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成为那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这则材料中的平凡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不平凡又指什么?“起初不伟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起初不伟大”?4.孟子的话讲的是“能与为”的话

10、题。“能”,每个人的潜能是无穷的,从这个角度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为”,要想成为尧舜,除了必须有远大的目标,还要善于发现自己能量,自我要求、自我改造、自我修正,最终才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贤。5.保持平常心是成为“尧舜”的必要条件。抛弃功利、拒绝浮躁,不在乎眼前得失是获得成功的前提。6.获得成功的人大多会经历长时间的寂寞,被人误解,甚至死后才被认可。所以,埋头苦干,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摒弃虚荣,才可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7.在本材料三句话中,“平凡”不是终极目标而是必备条件,如果立意为就是要做一个平凡的人是偏离材料含意的。8.对“平凡”的界定:甘于寂寞而不甘于平庸的心态,为了

11、达成某个目标抛开杂念,摒弃虚荣,埋头苦干,不急于求成的一颗淡薄的心。对“不平凡”的界定:有成就,练就了绝活,某方面小有名气,被需要,有出人意料的惊人之举,不容易(一般人做不到,令人赞叹)【存在问题】1.不能整体理解材料,抓住一点,不及其余。2.词语的理解不到位,“平凡心”指什么理解不准确,平凡与伟大关系的理解也比较肤浅。3.文题不够形象,缺少哲理性。4.议论文所举例证不新颖,较陈旧,甚至举不出事例。5.思考不够,未多问几个为什么。【好题举例】1.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2.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3.沙砾也有一颗珍珠梦4.伟大始于细末5.九层之台,起于垒土6.蚕、蛹、蝶,把蜕变交给时间7.仰望星空更要

12、脚踏实地8.细流也可聚成惊涛9.雄心+平常心+耐心=成功10.卖菜大妈(有绝活)11.非宁静无以致远12.平凡-奋斗-伟大13.平芜尽处是春山14.左岸豪情,右岸谦卑15.简约而不简单16.甘于量变,蓄势质变17.于无声处听惊雷18.天下之事必作于细19.点点萤光亦可熠熠生辉20.人为尧舜,皆因奋斗21.尘埃亦可开出美丽心花22.平凡是伟大的台阶23.没有人能一蹴而就24.平凡是起点不是终点二新材料作文如何拟题:最常见方法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法,引用法,化用法等以“享受自然之趣”为作文立意。可拟出的标题:丙说:“静坐无聊,奔走无益,何不雨中漫步,享受自然妙趣。”便慢悠悠地在雨中行走。在风雨中享受

13、与其静坐奔走,不如雨中散步改变无益,何不享受何妨吟啸且徐行痛并快乐着选甲或选已,写作难度可能会大一些,但若议论透彻,同样有说服力,能得高分。如选甲,可拟出的标题:甲说:“荒岛之上,没有地方可以避雨,何必奔逃,徒劳无功。”便泰然处之,静静地待在原地。静待人生的风雨等待也是一种智慧;选乙,可拟出的标题:乙说:“荒岛这么大,也许其他地方并没有下雨,依我看,不如四处找找。”于是不辞辛劳,到处寻找没有下雨的地方。积极寻找生命的出口荒岛之大,岂无无雨之处再小的希望也不应放弃三新材料作文如何开头(课件)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

14、现船底有一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道谢,送上了一个大红包。修船工奇怪,说:“您已经付给我工钱了。”船主说:“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 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件事,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也就是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议”分析材料,突出感点。 “议”,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议”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