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共37张PPT)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2330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共37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共37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共37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共37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共37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共37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共37张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目录ONTENTS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易错题集 C 2 思维导图 量程 分度值 被测物体 垂直 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值 单位 m 思维导图 s 秒表 测量值 实际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思维导图 物体位置的变化 作为标准的物体 相对 运动快慢 路程与时间之比 m s km h 3 6 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 V s t 一 长度的测量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 长度的国际单位 符号 3 刻度尺的使用 1 使用前 应该观察 是否磨损 若磨损则要从后面清晰的刻度开始量起 便于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便于快速准确地进行测量 刻度尺 米 知识梳理 量程 m 零刻度线 分度值 2 使用

2、时 会放 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边保持平行 不能 会看 读数时 视线应与刻度尺 不得斜视 会读 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位 3 记录 要记录数据和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 和组成 歪斜 一 知识梳理 垂直 单位 估计值 单位 二 时间的测量1 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2 国际单位制中 时间的主单位是 常用单位 表 秒 知识梳理 分 小时 三 误差1 概念 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 误差是避免的 但可以减小 3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使用精密的仪器和正确的测量方法 4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时造成的 是能够避免的 测量值 真实值 知识梳理 不能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粗心 使用

3、规则 四 运动的描述1 物理学里把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同一个物体 它是静止 还是运动 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静止和运动的性 物体位置 所选的参照物 知识梳理 不同 五 速度及其单位1 速度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2 定义 把与之比叫做速度 3 公式 4 单位 1 国际单位 2 常用单位 3 换算关系 1m s km h 5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的运动 变化快慢 路程 知识梳理 时间 v s t m s km h 6 直线且速度不变 6 变速运动 1 概念 运动速度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2 平均速度 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从公式v s t可知 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

4、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 是变化 时间 知识梳理 平均速度 路程 1 如图所示 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 图1中铅笔的长度是cm 图2中铅笔的长度是cm 4 7 4 70 易错题集 2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课本每张纸的厚度 不计封面 共300页 由图甲可知每张纸的厚度大约是mm 在测金属丝直径时 采用了如图乙方法进行测量 根据图示情况 回答 细金属丝的直径是mm 0 4 1 56 易错题集 3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 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 观察刻度尺时 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B 读数时 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C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D 刻度尺

5、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B 易错题集 4 在跳远比赛中 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 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 则测量值会 A 比真实值偏大B 比真实值偏小C 和真实值一样D 无法判定 B 易错题集 5 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32s 易错题集 6 图甲所示 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 如图乙所示是计时的停表测量时间的截图 所测时间是s B 易错题集 337 5 3 15 7 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某原子的直径为2 8 10 10m nm 2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m m 3 公路上行驶的轿车速度为72km h m s 0 28 易错题集 20 7 5 10 5 8 2017 内江 如图

6、所示 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 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 让风 流动的空气 高速迎面吹来 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 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 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 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 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易错题集 9 我们都知道 刻舟求剑 的故事 当船行靠岸后 从记号处下水不能找到剑 这是因为剑主选错了参照物 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 剑主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船夫B 其它行驶的船C 流水D 河岸上的树木 D 易错题集 10 李白在 望天门山 一诗中写道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句中 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行船和岸边B 都是

7、岸边C 岸边和行船D 都是行船 A 易错题集 11 某跳伞员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正在上升 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来讲是 A 上升B 静止C 下降D 都有可能 D 易错题集 12 如图所示 岸上旗子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子随风飘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一定向左运动B 甲一定静止C 乙一定向右运动D 乙一定向左运动 C 易错题集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时间越长 速度越大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路程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少D 速度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多少 C 易错题集 14 2017 攀枝花 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 时 分 秒 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

8、行的速度 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 则木块在A B间滑行的距离为cm 滑行的平均速度为cm s 4 30 易错题集 2 15 15 2014秋 南京校级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 2 所用时间之比是2 3 则速度之比为 9 4 易错题集 16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 照相机每隔0 2s曝光一次 1 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下左图所示 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匀速 变速 直线运动 其理由是 若测得纸锥在A 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 40cm 则此过程中 纸锥的速度为cm s 2 下右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

9、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变速 易错题集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16 C 3 此实验应选择形状相同 质量不同的纸锥从竖直下落 选填 同一高度 或 不同高度 同一高度 易错题集 17 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 高铁时代已经来临 下表为G1204次高铁列车从南京到北京的运行时刻表 部分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 列车由南京到北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 h 易错题集 2 若列车从南京到徐州的平均速度为264km h 则本次列车到达徐州站的时间是多少 3 假如列车以108km h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已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172m 车厢共长128m 求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多少分钟 易错题集

10、易错题集 易错题集 18 2017 广西 如图所示 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 t图象 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 t图象 由图象可知 A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 甲 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 甲 乙两车都以10m s匀速运动D 甲 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D 易错题集 19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 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 4s 8s内 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0 8s内 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D 易错题集 20 2017 上海 甲车从M点 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 它们的s t图象分别如图 a b 所示 当甲 乙相遇时 乙距M点12米 若甲 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 v乙 M N间的距离为s 则 A v甲 v乙 s 36米B v甲 v乙 s 12米C v甲 v乙 s 36米D v甲 v乙 s 18米 D 易错题集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视频课件/素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