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指导语文人教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1 长恨歌 Word含答案.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872222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指导语文人教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1 长恨歌 Word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指导语文人教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1 长恨歌 Word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指导语文人教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1 长恨歌 Word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指导语文人教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1 长恨歌 Word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指导语文人教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1 长恨歌 Word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指导语文人教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1 长恨歌 Word含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恨歌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深闺(gu)凝脂(zh)闲暇(xi)回眸一笑(mu)B.姊妹(z)骊宫(l)鼙鼓(p)九重城阙(qu)C.钗擘(b)萦纡(x)栈道(zhn)排空驭气(y)D.池苑(yun)人寰(hun)绰约(chu)含情凝睇(t)解析B项,“阙”应读“qu”。C项,“纡”应读“y”。D项,“睇”应读“d”。答案A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此恨绵绵天长地久镜破钗分梨园弟子B.春霄苦短天旋地转虚无缥缈缓歌慢舞C.比冀连枝天生丽质一笑百媚渔阳鼙鼓D.珠箔银屏碧落皇泉娇弱无力精诚所至解析B项,“霄”应为“宵”。C项,“冀”应为“翼”。D项,“

2、皇”应为“黄”。答案A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始是新承恩泽时承:承受。夕殿萤飞思悄然悄然:寂静无声。B.到此踌躇不能去去:前往。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不厌,不够。C.上穷碧落下黄泉穷:穷尽,走到尽头。天生丽质难自弃自弃:自我埋没。D.含情凝睇谢君王谢:道歉。遂教方士殷勤觅殷勤:反复地,频繁地。解析A项,悄然:忧愁的样子。B项,去:离开。D项,谢:感谢。答案C4下列各项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B.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C.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解析D项使用了顶真,其他三项使用

3、了对仗(对偶)。答案D5由于字数、音节、平仄所限,古典诗词中语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下列诗句没有语序颠倒现象的一项是()A.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B.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C.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D.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解析A项,后一句正确的顺序应为“可怜门户生光彩”。B项,正确的顺序应为“花钿、翠翘、金雀、玉搔头委地无人收”。D项,正确的顺序应为“行宫见月色伤心,夜雨闻铃声肠断”。答案C二、阅读理解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

4、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6把诗歌选

5、段分为两层,用“”在文中标出,并归纳层意。参考答案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1)兵变逼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唐玄宗无奈而又痛苦。(2)唐玄宗回宫之后寂寞凄凉的生活以及对杨贵妃的无尽思念。7试分析选文中画线语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参考答案画线语句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沙、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男主人公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这是通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情感的抒发又深入一层。8从“天旋日转”起,诗人是如何层层表现“长恨”的?参考答案首先在叙事中表现“长恨”:“天旋日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

6、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得伤心泪下。叙事中,增加了一层回忆的痛苦。然后在景物描写中抒发唐玄宗的感慨,借以表现“长恨”:回长安后,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而这种苦苦的思恋,“花开夜”是这样,“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起他对往日欢娱的怀念,自是黯然神伤。而后又转入直接描摹唐玄宗的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想要梦见故人,好不容易入眠,竟也看不见丽人的影子。通过唐玄宗的思念之苦表现“长恨”。9“迟迟钟鼓初长夜”与未节选部分的“春宵苦短日高起”矛盾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不矛盾。“春宵苦短日高起”是因为唐玄宗、杨贵妃寻欢作乐,时间流逝而不觉,因而

7、觉得夜短。“迟迟钟鼓初长夜”是写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孤独痛苦,难以入眠,故而觉得夜长。拓展延伸(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011题。读长恨辞宋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马嵬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10两首诗写的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两诗所抒发的感慨是否一致?请做简要分析。参考答案两诗都具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不同。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描写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11两首诗所用的表现手法是否相

8、同?请做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相同,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袁诗将唐玄宗、杨贵妃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作对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13题。题元八溪居唐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注元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踯躅:杜鹃花的别称。12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槛,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

9、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景象。(2)景物描写的特点: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13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参考答案此句着一“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影落”,写出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可以远眺山川景物,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自不待言。这也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三、表达交流14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翻开

10、任何一本中国古典诗词读本,你都可以进入诗人创造的意境,还可能会有所思,有所悟。读了杜甫、白居易,你理解了什么是忧国忧民;,;,;,。读着,品着,你的情怀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你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答案示例读了陶渊明、李白你懂得了什么是铮铮傲骨读了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了陆游、辛弃疾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热忱15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解析图示一目了然,活动有目的、目的地、前期准备,把目的、目的地、参观内容介绍清楚,语言连贯即可。参考答案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学校将组织国庆杭州七日游活动,要求参加者做好前期准备;到杭州的主要活动有参观游览高校、博物馆和风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