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PPT教学版-第7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上传人:当*** 文档编号:119871544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50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课件PPT教学版-第7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国际经济学课件PPT教学版-第7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国际经济学课件PPT教学版-第7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课件PPT教学版-第7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课件PPT教学版-第7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最优关税理论 最优关税的概念 最优关税的推导 最优关税与报复关税 01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 幼稚产业保护的均衡分析 02 第七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进口关税摄取外国垄断利润模型 出口补贴争夺市场份额模型 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模型 03 第四节 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贸易政策的制定框架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04 第一节 最优关税理论 一 最优关税的概念 二 最优关税的推导 三 最优关税与报复关税 一 最优关税的概念 最优关税是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 平 最优关税通常与大国经济相关 与小国经

2、济 无关 对于小国而言 其最优关税是零关税 tHO t B t A C A点对应的关税为零 tH表示禁止性关税 当 关税水平大于或等于tH 时 社会福利水平低 于自由贸易下的福利 水平 曲线AB在C点 的切线斜率为零 对 应于这一点的关税税 率为t 其为最优关 税 图7 1 最优关税的图示说明 二 最优关税的推导 二 最优关税的推导 二 最优关税的推导 可见 外国供给曲线越是缺乏弹性 最优关 税率越高 如果世界市场价格是不变的 则最优 关税率为零 三 最优关税与报复关税 GDF O A国出口X B国进口X A E A E B Pw B E A国进口Y B国出口Y Pw 大国在自由贸易下可 以通

3、过征收一个所谓 的最优关税来增加福 利 然而 这种福利 的增加是以其伙伴国 贸易条件恶化为代价 的 受损失国极有可 能施以报复 其结果 通常是所有国家都受 损失 正是从这个意 义上考虑 自由贸易 使世界福利最大化 图7 2 最优关税与报复关税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一 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 一 成本差距标准 二 利益补偿标准 三 外部经济标准 四 自我加强的比较优势标准 二 幼稚产业保护的均衡分析 一 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 一 成本差距标准 成本差距标准的实质就是 假设与其他国家的 同类产业相比 本国产业面对一条更为陡峭的向下 倾斜的平均成本曲线 也就是说 虽然在发展的初 期 本国的生产成本居

4、高不下 但是随着产业规模 的不断扩大 本国产业的生产成本会以更快的速度 下降 从而自将来某个时间起 本国产业的生产成 本反而低于其竞争对手 那么 即使将来不再保护 本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也会处于有利地位 因此 成本差距标准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地位 一 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 二 利益补偿标准 该标准认为 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 不仅要看将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还要将保护成本与 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 后才能确定 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小于目前的 保护成本 那么对该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的 该 产业不能作为幼稚产业加以保护 若未来预期利润的 贴现值大于保护成本 那么对

5、该产业加以保护才是值 得的 利益补偿标准比成本差距标准要求更高 它要 求被保护的幼稚产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保护之后 不 仅能够自立 而且还必须能够补偿保护期间的损失 一 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 三 外部经济标准 外部经济标准又称肯普标准 Kemp s test 是经济学家肯普在综合上述两个标准的基础 上提出的 与强调内部规模经济的前两个标准不 同的是 肯普标准更加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稚 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 该标准认为 当被保护的 先行企业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具有对国内其 他企业也有好处的外部经济效应时 对先行企业 的保护才是正当的 一 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 三 外部经济标准 如果某一产业能够产生外部

6、经济效应 即 使该产业不符合利益补偿标准 即保护期间所 导致的损失大于该产业预期利润的贴现值 但 只要在其保护之后 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 效应 就仍有保护的必要 外部经济标准把外部经济效应与幼稚产业 保护联系在一起 比利益补偿标准更进了一 步 一 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 四 自我加强的比较优势标准 如果外部经济非常强大 国际分工模式就难 以确定 在产业成长的初期 或者在现存的比较 优势模式不再适应技术或市场变化的转型时期 一个国家可能因为偶然的历史事件或者政府的支 持 在某一产业获得领先地位 这种地位一旦确 立 它就能够自我加强 并且一直存在下去 二 幼稚产业保护的均衡分析 假设某幼稚产业由一个

7、 厂商构成 学习过程仅 限于初期 从左图可见 经过一段时期保护后 最优产量变为OQ2 此时厂商的边际成本等 于进口成本 如果此后 实行自由贸易 那么来 自学习投资的收益为 SSh1J 如果此后学习已 经停止 但是仍然实行 关税保护 则学习投资 的收益面积SSh1J还应减 去征收关税带来的保护 成本 Q Q1Q2 T P AC T Sh1 J K Sh0 S Sh0 Sh1 S D D O 图7 3 幼稚产业保护的局部均衡分析 二 幼稚产业保护的均衡分析 从左图可见 保护 之前 贸易三角形 为 ACE 进口AC 的产品X 出口AE 的产品Y 经过一段 时期的保护 贸易 三角形为 A C E 出口

8、A E 的产品X 进口A C 的产品Y 通过幼稚产业保 护 比较优势发生 了变化 国民福利 有所提高 X TT E E C A C A Y O T T PW PW 图7 4 幼稚产业保护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三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一 进口关税摄取外国垄断利润模型 二 出口补贴争夺市场份额模型 三 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模型 一 进口关税摄取外国垄断利润模型 该模型由布兰德和斯潘塞 Brander and Spencer 1981 提出 模型假设国内市场面临一 个国外的垄断供给企业 其是国际市场上某种产品 的唯一供给者 假定边际成本不变 没有固定成本 没有运输费用 则边际成本曲线MC为水平线 并且边际

9、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即MC AC 一 进口关税摄取外国垄断利润模型 l 征收关税前国外企业 的垄断利润 矩形面 积C1P1RF l 征收关税后国外企业 的垄断利润 矩形面 积C2P2SH l 本国通过关税获取的 部分国外企业的垄断 利润 矩形面积 C1C2HG l 本国消费者剩余的减 少 梯形面积P1P2SR l 只要矩形面积 C1C2HG 梯形面积 P1P2SR 本国福利将 改善 O q0q1q2 C1 P2 P 1 C2 G MR S E R MC AC H F P3 D MC T AC T 图7 5 进口关税摄取外国垄断利润模型 二 出口补贴争夺市场份额模型 传统贸易理论不赞同政府补贴 因

10、为一国无论是 实行生产补贴还是出口补贴 该国的社会福利状况都 会恶化 唯一的受益者是那些可以买到更便宜进口品 的外国消费者 但是 如果存在着规模经济和不完全 竞争 上述结论就要改写 布兰德和斯潘塞认为 如果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的 那么出口补贴可以 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 从而 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若新增加的利 润能够抵消出口补贴的成本 那么实行出口补贴 就可以提高本国福利 二 出口补贴争夺市场份额模型 古诺模型 古诺设想 开始时一个独占者垄断了市场 然 后一个竞争者进入该市场 这两个竞争者在上述假 定下不断调整自己的产量 最后实现厂商均衡和市 场均衡 反应曲线 react

11、ion curve 如果把该厂商最 佳产量的选择与对方每一种可能产量之间的对应关 系在坐标图上用一条曲线描绘出来 则这条曲线为 该厂商的反应曲线 二 出口补贴争夺市场份额模型 l 两条反应曲线的斜 率为负 l A厂商的反应曲线要 比B厂商的反应曲线 陡峭一些 F H qA1 E 古诺均衡点 qB H B企业的反应曲线 qA A企业的反应曲线 qB1 O F 图7 6 古诺均衡 二 出口补贴争夺市场份额模型 吉恩 格罗斯曼和大卫 理查森 Gene Grossman David Richardson 1985 用技术性 较弱的 更易于接受的形式对出口补贴做了表述 这一分析建立在古诺模型的基础上 假

12、设有一家本 国厂商和一家外国厂商 它们在第三国市场展开销 售竞争 也就是各寡头厂商在国内市场之外的市场 上展开竞争 二 出口补贴争夺市场份额模型 从左图可见 如果本 国政府对本国厂商进 行出口补贴 HH线右 移至H H 均衡点变 为E 本国厂商扩大 的销售及提高的收益 率增进了本国的生产 者剩余 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 生产者剩余的增加超 出了补贴的成本开支 本国福利将因补贴 而得到改善 qA2qA3qA1qA qB2 O qB qB1 H E E H H H F F 图7 7 本国出口补贴对第三国市场的影响 三 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模型 假设H国厂商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 H国厂商不 仅在国

13、外市场 第三国市场 上面对F国厂商的竞争 并且在其国内市场也面对F国厂商的竞争 假设H 国政府对来自F国厂商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则H国 厂商的生产增加 边际成本下降 H国厂商在第三国 市场的反应曲线向右移动 H国厂商对第三国的出口 增加 所获得的利润随之增加 F国厂商对第三国的 出口下降 利润减少 如果关税导致的本国厂商利润 增加部分与关税收入之和能完全抵消关税保护的成本 那么保护国的福利就会改善 第四节 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一 贸易政策的制定框架 二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一 中点选民模型 二 集体行动模型 一 贸易政策的制定框架 从左图可见 在国际贸易政 策的政治经济 学分析中 任

14、何一项贸易政 策的出台都是 政府的政策供 给和利益集团 的政策需求之 间博弈均衡的 产物 各种经济单 位的利益与 政策偏好 政策制定者 的利益与政 策偏好 利益集团的组织 政府政策 制定机制 贸易政策的 制定 贸易政 策的需 求方 贸易政 策的供 给方 图7 8 贸易政策的制定框架 二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一 中点选民模型 把单个选民进行排序 依其对某项特定政策的 预期成本或收益在序列中赋予不同的位置 所谓中点 选民就是指在这一序列中处于中心位置的 亦即位于 中间的意见相对温和或中立的选民 若大多数人预期 将从某项特定政策中获益 那么中点选民亦将对该项 政策持赞同意见 中点选民的意见一般

15、表现为两种极 端意见之间的观点 以中点意见为界 一边为保守 另一边为激进 且两边人数一样 越接近中点选民意 见的政策越能得到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二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二 集体行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 一种政策是否被政府采纳的关键 在于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是否有效 人越多 搭便车的人 free rider 越多 积 极参与的人反而少 意见也不容易统一 集体行动 的效率低 而人少则更容易组织 在影响政府政策 的游说中 人数较少的利益集团容易统一 从而在 集体行动中步调一致 在游说中往往也能取得成 效 集团中个人利益的大小是决定利益集团集体行 动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二

16、 集体行动模型 为了简化起见 我们把利益集团分成三种 进口 替代部门 出口部门和消费者群体 一般来说 由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对进口替代部门 的冲击比较明显 再加上很多行业的生产者常集聚在 一起 所以进口替代部门的院外活动比较容易进行 对出口部门来说 对进口替代部门的保护虽然不 利于本部门 但影响效果是间接的 不易判断清楚 所以出口部门对进口保护的反对可能并不十分强烈 二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二 集体行动模型 消费者群体对贸易政策的态度可能最为暧 昧 虽然限制进口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 但是 进口商品只是消费者众多消费品中的一种 所以 每个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程度可能并不显著 再者 消费者数量众多 也难以达成共识 采取统一 行动 二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二 集体行动模型 进口替代部门对限制进口政策的需求最为强 烈 只要院外活动成功后的利益所得能抵消院外 活动成本 进口替代部门就会积极行动 从而可 能使政策制定有利于进口替代部门一方 也就是 说 在自由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两者之间 政府最终选择贸易保护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