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襄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1372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湖北襄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湖北襄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湖北襄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湖北襄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湖北襄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湖北襄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北襄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绝密启用前C.西安事变的发生8.下列表述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符合的是A.开天辟地D.七七事变的爆发()湖北省襄阳市 2019 年初中毕业考试在此卷上答题无效B.生死攸关D.伟大转折历 史C.走向成熟9.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的总统是A.华盛顿1.“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经济增长()B.林肯B.维护世界和平D.共建精神家园C.罗斯福D.杜鲁门C.增进民生福祉10.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该同盟建立的标志2.作为襄阳旅游胜地的隆中,它因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而出名是(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A.米芾B.孟浩然D.刘秀A.莫

2、斯科保卫战的胜利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C.诸葛亮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讲话中,称赞中国古代人民“谱写了万里驼11.第二次世界发展后形成 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主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习总书记称赞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和法国B.日本和德国D.美国和苏联A.修建都江堰B.修筑长城C.苏联和中国C.开辟丝绸之路D.开通大运河12.【中央集权:维护统一的制度保障】4.下列四大发明中由北宋时期匠人毕昇发明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是维护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强中央集权制度要解决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相权指丞相或宰相或职位相当的官员的权力)的矛盾。A.造纸术C

3、.指南针B.活字印刷术D.火药5.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请你按照表格要求,将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制度进行归类(填序号),并在这些措施或制度之外各补充一例。()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郡县制 刺史制度 三省六部制 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设军机处 设宣政院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下列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是A.曾国藩)类别措施补充B.康有为D.陈独秀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 、_、_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 、_C.孙中山7.中华民族的 14 年抗战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一二九运动的爆发历史试卷 第 1

4、页(共 6 页)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 13.【不屈的抗争:逐渐觉醒的民族意识】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从两个方面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唐朝,“万国衣冠会长安”;今天,“对外开放看深圳”。请说明“对外开放看深圳”的理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材料二(1)林则徐领导的哪一抗争活动充分体现了材料一的精神?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

5、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2)标语或口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回归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上哪一条标语或口号最能表达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国人民的内心感受?(答序号)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2)根据材料二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材料三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去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4)请结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把马

6、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是如何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15.【全球一体: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习近平几年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 讲话(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的作用和特点。材料四材料一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1938 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毛泽东也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众之中。”(4)材料四中,国共两党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14 年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列举两例)马世力世界史纲(1)为材料一中

7、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二14.【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的根本保证】英国商船从英国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卖给当地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运往英国。下列材料均摘自习近平在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2)材料二反映的是英国殖民者的哪一贸易活动?根据材料二,请你从世界一体化的角度,说出英国商船活动的积极作用。历史试卷

8、第 3 页(共 6 页)历史试卷 第 4 页(共 6 页) 材料三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人数;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在此卷上答题无效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3)请列举一例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的科技发明。今天,我们能快速便捷地“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主要得益于哪一项科技

9、成就?(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个条约?其中的哪一条款最能反映材料中“战争”的性质?(答序号)请列举一例 20 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公开撕毁该条约的史实。材料二(4)除材料三所体现的社会进步之外,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还有哪些?(两点即可)联合国的出现是国际机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即全球化进程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国际和平与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事务需要全球管理。国际联盟是建立世界性和平与安全机制的创新尝试。威尔逊理想主义的火炬为富兰克林罗斯福传承,成为联合国宪章的理论来源。1944 年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提出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这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领域国际机制的一种总结16.【

10、民主制度:近代革命的积极成果】材料一英格兰曾在 1215 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13 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门洪华联合国机制浅析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3)请结合所学知识,给联合国下定义。材料二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得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4)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出现的原因。(两点即可)(1)以上两则材料之间有何关联?材料三2017 年 1 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禁穆令”(即停止中东七

11、国穆斯林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结果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被暂停执行。(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反映的这一过程体现的原则。(3)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哪一事件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该事件的“民主革命”性质具体表现有哪些?(列举两例)17.【和平世界:世界大战后的人类理想】材料一历史试卷 第 5 页(共 6 页)历史试卷 第 6 页(共 6 页) 湖北省襄阳市 2019 年初中毕业考试历史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引用“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旨在强调我们今天仍然要重视发挥传统民本文化的作用,全面

12、建成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C 符合题意;促进经济增长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A 不符合题意;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目标,B 不符合题意;共建精神家园不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2.【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少年时寓居十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式,作出了著名的隆中对,C 符合题意;米芾虽然是襄阳人,但不是在隆中,A 不符合题意;孟浩然也是襄阳人,位于襄阳城东风林南麓,B 不符合题意;刘秀虽然是襄阳人,与鹿门寺有关,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3.【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万里驼

13、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可知是我国古代开辟的丝绸之路,C 符合题意;都江堰、长城和开通大运河不符合材料中“丝路”的信息,A、B 和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从材料中“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可知是丝绸之路。4.【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B 符合题意;造纸术是西汉时期发明,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A 不符合题意;指南针最早发明于战国时期,北宋时期广泛应用于航海,C 不符合题意;火药是东晋时期发明,唐朝末年应用于军事,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5.【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

14、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 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不是“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A 不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C 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以镇压义和团为目的的侵华战争,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提示】比较几次战争爆发的原因,只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1 / 5 市场的战争。6.【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 世纪 60-90 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地方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以及张之洞等人为代表,A 符合题意;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B 不符合题意;孙中山属于革命派的代表,C 不符合题意;陈独秀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D 不符合题意,故选A。【提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变革。分别对映的事件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注意每次活动中人物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