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1 细胞的增殖 Word含解析.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87135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1 细胞的增殖 Word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1 细胞的增殖 Word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1 细胞的增殖 Word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1 细胞的增殖 Word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1 细胞的增殖 Word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1 细胞的增殖 Word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1 细胞的增殖 Word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规范练11细胞的增殖考点规范练+高频考向练第22页基础达标1.下列各项中,能看到完整细胞核的是()A.蛙的红细胞的分裂过程B.正在分裂的细菌C.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D.人的成熟红细胞答案 A解析 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无丝分裂过程中可看到完整的细胞核,A项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项错误;核膜和核仁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在有丝分裂末期重建,因此在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不会看到完整的细胞核,C项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D项错误。2.(2018北京丰台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B.细胞分裂

2、都有染色体的复制,但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体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D.有丝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就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答案 A解析 原核细胞不含染色体,因此原核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的复制,B项错误;真核生物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而原核生物主要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C项错误;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无关,纺锤体会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不会抑制着丝点的分裂,D项错误。3.(2018山东淄博淄川高中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时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

3、上C.后期时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D.末期时细胞膜通过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进行胞质分裂答案 B解析 间期时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项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C项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通过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进行胞质分裂,植物细胞通过形成新的细胞壁完成胞质分裂,D项错误。4.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

4、增加一倍C.CD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 h答案 B解析 据图可知,AB、CD、EF都是分裂期;BC、DE都是分裂间期;分裂期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A项错误;BC为分裂间期,完成了DNA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其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B项正确,C项错误;细胞周期从间期开始,结束于分裂期,故“BC+CD”“DE+EF”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D项错误。5.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下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

5、代表红色。则()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B.x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答案 D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即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NaOH扩散体积占琼脂立方块体积的比例,A项错误;x为NaOH扩散的深度,与y(立方块的边长)没有关系,B项错误;NaOH扩散的体积应为y3-(y-2x)3,C项错误;y值越小,琼脂立方块的相对表面积越大,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D项正确。6.下图中图甲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图乙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利

6、用一定剂量的射线处理a时期的细胞可诱发基因突变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b时期C.温度在C点时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D.酶的最适温度必定为D点时的温度答案 A解析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因此利用一定剂量的射线处理a时期(分裂间期)的细胞可诱发基因突变,A项正确;分裂间期占整个细胞周期的比例大,因此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a时期,B项错误;C点对应的温度较低,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酶的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C项错误;CD段曲线还处于上升阶段,D点后酶的活性无法确定,因此不能说明D点时的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D项错误。7.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

7、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答案 C解析 细胞分裂过程中,间期DNA复制,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通过细胞分裂,细胞DNA含量又恢复正常。若间期受阻,则细胞不能完成DNA复制,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目将增多;若细胞不能完成分裂过程,则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目将增多。8.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结构组成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

8、液染成深色B.图中染色体上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C.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形成于分裂前期D.人体细胞中的DNA都分布在染色体上答案 A解析 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成深色,A项正确;图中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双链DNA分子,B项错误;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形成于间期,C项错误;人体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也存在于线粒体中,D项错误。9.培养某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测量出其细胞周期中各时期长度为:G1期(DNA合成准备期)10 h、S期(DNA复制期)8 h、G2期(纺锤丝形成准备期)4 h、分裂期(M期)2 h。细胞中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的关系如下图所

9、示。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培养30 h,再更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 h。下列有关培养结果的图示中,细胞中的DNA相对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相符的是()答案 C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S期进行DNA的复制,细胞中DNA含量由2n4n,完成S期的细胞中DNA含量为4n,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培养30 h,可将绝大多数细胞阻断在G1期和S期之间,再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 h(8 h),可使绝大多数细胞处于S期,C图符合。10.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可用苏丹红代替龙胆紫染液为染色体染色B.可观察到处于

10、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D.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答案 C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的染液为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A项错误;分裂中期,核膜、核仁已经消失,视野中观察不到细胞核,B项错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作用,D项错误。能力提升1.下面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S期内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活性较高,处于G0期的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4 hB.S期应为染色体复制及加倍的时期C.

11、记忆B细胞所处时期应为G0期D.M期是染色单体出现和消失的时期答案 B解析 一个细胞周期的总时长为分裂期用时与间期用时之和;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属于M期;记忆B细胞受特定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和分化,可见记忆B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即处于G0期的细胞;染色单体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在有丝分裂后期,这两个时期均属于M期。2.下图是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IM段变化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B.NP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在减数分裂中NP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的变化趋势为04n0答案 C解析 IM段染色单

12、体从无到有,变化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但共用一个着丝点,A项正确;NP段染色单体从有到无,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B项正确;在减数分裂中NP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项错误;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D项正确。3.(2018江苏徐州模拟)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B.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DNA

13、和染色单体C.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D.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答案 C解析 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但不是所有体细胞都含有4条染色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染色体,A项错误。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B项错误。图丙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C项正确。图丁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

14、于有丝分裂G1期,D项错误。4.(2018河南郑州嵩阳中学第六次段检)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变化(如下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PCNA经核糖体合成,可能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C.高等动物细胞中PCNA可能与中心体在分裂前期的复制有关D.癌细胞内的PCNA含量比正常细胞的高答案 C解析 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PCNA为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故PCNA可能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PCNA的浓度在DNA复制过程中含量

15、最高,推测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由题图看出,PCNA主要在间期发挥作用,中心体的复制在间期,而不是前期。癌细胞分裂能力强,单位时间内DNA复制次数多,癌细胞的PCNA含量可能比正常细胞的高。5.下图A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中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正处于阶段。(2)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B中DNA含量为的细胞数目会增加。用秋水仙素处理,图B中DNA含量为的细胞数目会增加。(3)细胞周期中,完成各时期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是t=Tn/N(T为一个细胞周期所需的时间,N为取样的总细胞数,n为各期的细胞数),根据图示与公式,S期的细胞数目是个。答案 (1)DNA复制(2)2c4c(3)2 000解析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随着DNA复制,DNA含量逐渐增加;DNA复制之后,它们的DNA含量是G1期的2倍。(2)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DNA不能复制,图B中DNA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