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70796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二、积累1.【答案】【任务一】(1)B(2)D【任务二】(1)示事(2)检捡【解析】要重视常用字的读写。书写的关键是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认读的关键是要区分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着”一共有四种读音:zhe、zhu、zho、zho。【任务一】中的两个词语应分别读作:zho、zhu。【任务二】中“示”与“事”是同音字,应把“示”改为“事”,“检”与“捡”是形近字,应把“检”改为“捡”。【考查能力】汉字的书写及认读2.【答案】(1)猿鸟乱鸣但余钟磬音箫鼓追随春社近起坐而喧哗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ADCE【

2、解析】(1)内容分布在六册教材及补充的课外古诗词中。这题考查对同话题的古文、古诗词名句的掌握情况。-空比较简单,给了上句或下句,要求填出下句或上句,书写时要防止写错别字,“燃”“箫”很容易写错;句要抓住关键信息理解,句的关键信息是“笛声寄托思乡之情”,句的关键信息是“面对风而从容豁达”。注意“芦”“吟”不要写错。(2)本题考查古诗词的作者和表现手法,A、D项的作者同为杜甫,C项中的“八百里”和E项中的“闻笛赋”“烂柯人”都用了典故。【考点】古诗文的掌握情况3.【答案任务一】(1)兴起(2)好(3)错误,过失(“犯错误”亦可)【任务二】(1)C(2)B(3)A【解析】【任务一】的三个词中,A出自

3、课内,B、C是课内延伸到课外。要解答文言文实词的意思,有必要对160个常用实词的意思作系统地梳理并记忆。【任务二】考查对【任务一】中三句文言句子意思的理解,并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形式呈现。解答这一题的关键是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A句体现“大同”社会的理想;B句讲要孝顺父母,和睦相处;C句讲对人要留有余地,不把过错推给别人。故答案分别为C、B、A.【考点】文言文实词注释和文言句子理解三、阅读4.【答案】(1)第十二回,第十三回。(2)示例:孙侦探突然出现,敲诈了祥子买车的钱,让他买车的愿望再次落空。虎妞难产而死,为了办丧事,祥子不得不卖车,他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顿。曹先生突然离开,祥子不得不回到人和车厂

4、,继续以前的生活。车夫老马晕倒在茶馆,老马祖孙的境遇让祥子对买车的梦想产生了怀疑。【解析】(1)根据水浒传中的回目把握情节,有关杨志的情节在第十二、十三回,难度不高。(2)列举改变祥子命运的情节,难度也不高。在阅读名著时,对重要人物的重要情节要进行梳理。【考点】名著阅读的情节把握5.【答案】示例一:我选哈里谢顿,他凭借过人的心理史学知识,预见了银河帝国覆灭的危机。在离世前,他能长远布局,安排团队到银河边缘的端点星建立基地,使基地成为人类未来的希望。示例二:我选塞佛哈定,他作为端点星市长,凭借过人的政治智慧和强大的科技力量,带领基地两次走出“谢顿危机”,使基地得以继续发展。示例三:我选哈利波特,

5、他面对险恶的形势,坚持战斗。他不断寻找并毁灭魂器,敢于只身前往禁林,直面死亡,最终消灭强大的伏地魔,拯救了世界。示例四:我选纳威隆巴顿,他在伏地魔掌控霍格沃茨后,不惧自身受到的威胁和伤害,坚持斗争。伏地魔宣布杀死了哈利波特后,他仍挺身反抗,并在最后的决斗中斩杀了魂器大蛇纳吉尼。(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亦可)【解析】要结合人物表现写出该人物性格中作为“英雄”这一方面的特点。可以挑选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人物写,从本题看,课本规定的“自主阅读”明著也要阅读。【考点】名著阅读的人物形象分析6.【答案】示例:虽然猫头鹰一开始没有出现,但是“我”并不难过,因为“我”想起几个哥哥说的话: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

6、候不出现的。虽然“我”冻得发疼,但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因为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虽然“我”很担心有什么东西躲在大树背后,但是“我”问都没问,因为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勇敢。【解析】先要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出相应情节所在的段落,然后再概括。【示例】已经给了第一个情节,顺着思路分析,第二个情节在第4-7段,第三个情节在第8段,第四个情节在第9段。归纳时要仿照【示例】,用“虽然但是因为”这一句式。【考点】故事情节的概括7.【答案】(1)示例: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我”捂嘴的动作之快,表现“我”紧张、急切的心情,充满了童真与可爱。(2)示例: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我”看猫

7、头鹰时的投入专注,表现出“我”愿望实现时的惊喜和兴奋。【解析】(1)考查人物的动作描写,一个“赶紧”和两个“捂”写出了“我”在爸爸叫“我”别出声时的紧张与急切,表现了“我”的童真与可爱。(2)考查修辞手法,“一百分钟”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我”看猫头鹰时的专注和兴奋。【考点】语言的赏析8.【答案】示例一:文首图。图中父亲让孩子跟着走回家,这跟文中父亲的形象相吻合。父亲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并没有直接予以帮助,因为父亲信任孩子。他带孩子去看猫头鹰,让孩子看到希望,教会孩子坦然面对困难,让孩子学会勇敢、坚强、独立。示例二:文末图。图中父亲抱着孩子回家,这跟文中父亲的形象相吻合。父亲在寒冷的雪夜帮孩子

8、去实现期盼已久的愿望,一路上他不停地呼唤着猫头鹰,还时刻关注着孩子。看完猫头鹰,孩子也累了,抱着孩子回家,吻合文中温暖慈爱的父亲形象。(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要解答此题,先要读懂文章,找出文中“父亲”为“我”所做的事,把握“父亲”对“我”而言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再根据两幅图片中“父亲”的做法来判断。如果这是一个想让“我”变得勇敢、坚强、独立的父亲,可以选文首围;如果这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可以选文末图。【考点】人物形象分析9.【答案】本题分层赋分。第一层:单个角度理解“无声”和“成长”的内涵,理解肤浅,思维结构单一。示例一:“我”在寒冷无声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示例二:“我”在寒冷无声的环境中不抱怨

9、,坚持前行,锻炼了毅力。示例三:“我”是在父亲无声的陪伴下成长的。示例四:“我”在父亲无声的陪伴下,一路保持着安静,克服各种困难,变得勇敢、坚强。第二层:多个角度理解“无声”和“成长”的内涵,但不够深入;或单个角度理解“无声”和“成长”的内涵,理解深入。示例一:“我”在寒冷无声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在父亲的陪伴和引领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变得勇敢、坚强,“我”获得了成长。示例二:看猫头鹰是“我”期盼已久的愿望,在猫头鹰这一希望的指引下,“我”学会了忍耐、克制、坚强、勇敢和坦然,获得了成长。第三层:多个角度理解“无声”和“成长”的内涵,理解深入且形成关联。示例一:“我”在寒冷无声的环境中得到磨炼,不断

10、回想父亲和哥哥们的话来勉励自己,以父亲无声的陪伴和信任为前进的力量,满怀希望,坚定地追寻着目标,战胜了困难和恐惧,变得勇敢、坚强,获得了成长。示例二:“我”在寒冷无声的环境中得到磨炼,战胜了寒冷和恐惧。“我”不断回想父亲和哥哥们的话来勉励自己,以父亲无声的陪伴和信任为前进的力量,战胜了种种困难,变得勇敢、坚强。“我”满怀希望,坚定地追寻着目标,从中学会了忍耐、克制。无声的成长就是“我”内心不断丰富的历程。【解析】先要理解“无声”的内涵,既指寒冷无声的环境,也指父亲无声的陪体和信任;接着要理解“成长”的内涵,既指“我”变得坚强、勇敢,也指“我”满怀希望,坚定地追寻目标,从中学会了忍耐、克制。最后

11、对“无声”与“成长”进行关联一通过在“无声”中看猫头属这件事,“我”“成长”了。【考点】文章主题的把握10.【答案】“心若止水”。从发言内容来看,“心若止水”最爱吃薯片,向往“couch potatoes族”的生活方式,不会因为致痛而不吃薯片。【解析】要解答这个题目,首先要根据材料三明确“couch potatoes族”的特点;题目规定答案要从材料二中去找,比较材料二中几个人的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判断他们的特点,这样很容易找出“心若止水”最符合“couch potatoes族”的特点。【考查能力】对非连续性文本中信息的比较筛选11.【答案】因为一位医生(王杰)明确指出了薯片的致癌可能和不良影响

12、,并建议要少吃薯片,隔一段时间吃一点是可以的,所以最有针对性;一位医生(胡伟)把话题从“致癌”转向“减肥瘦身”,还留了QQ群号,这位医生的回复不但没有针对性,还有做广告的嫌疑,所以小涛会这样认为。【解析】解答此题,要分析三位医生是否在紧扣小涛的问题回答,其中王杰明确指出了薯片的致癌可能性和不良影响,而胡伟答非所问,还给了QQ群号,似乎在做广告。所以小涛会这样认为。【考查能力】对非连续性文本中信息的推理判断12.【答案】口感清脆 广受喜爱 高油高盐 易使人肥胖 含可能致癌成分【解析】题目中要求给薯片下定义,就要从材料中提取有关薯片特点的信息,并加以概括,形成答案。【考查能力】对非连续性文本中信息

13、的提取概括13.【答案】(1)D(2)B【解析】解释文言实词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根据语境猜断。本题两个文言词语,可以根据【乙】【丙】两篇短文的内容来猜断。【乙】文作者教导儿女书是用来读的,不能过分爱惜;【丙】文作者是在告诉儿子要学会忍让,忧患会使人生存的道理。故分别选D、B。【考查能力】文言文实词解释14.【答案】(1)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或:富贵人家)藏书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或:余力)效仿这种做法。(2)凡是遇到逆境(或:不顺的处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解析】翻译时既要落实重点词语,又要做到文从字顺。重点词如“这”“字”等,“这”注释中有翻译,“掌”根据语境应该翻

14、译为“增长”。【考查能力】文言文句子的翻译15.【答案】(1)“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语气坚决,强调了要读书就不必爱惜书,表现了孙枝蔚要儿子务实求知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2)“安得乎”以反问的语气,告诉儿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表现了吴汝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解析】(1)先要理解“切莫”一词的意思,再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2)要把握反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考查能力】文言语言的赏析,词语的品析,文言句式的品析16.【答案】(1)(2)(3)(4)【解析】解答此题必须对三则短文的内客作大致的理解。因为是选择题,本题难度不大。【乙文参考译文】开始读古书时,千万不要大爱

15、惜书本;过分爱惜书本,一定会束之高阔,不去阅读。(读书时)就必须动手圈圈点点,(如果)看坏了一本(书),不妨重新去买一本来。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藏书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效仿这种做法。就譬如茶杯饭碗,明明知道是珍贵的古瓷器,本应当珍惜;但家里贫穷,只有这件器皿,难道忍着口渴和饥饿(把它)珍藏起来吗?你应当知道这个道理。【丙文参考译文】忍让是居家的美德。(你)没听到过孟子说的要多次自我反省的话吗?如果认为只有和人争短长才算赢,那么就是最不聪明而自寻烦恼的。人生在世,哪里能总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呢?凡是遇到逆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孟子的“忧患会使人生存”“疾病会使人生存”,都是至理名言。【考查能力】文章内容的理解17.【答案】示例一:一样。牧童词“芦管卧吹莎草绿”中的牧童卧吹芦管,自得其乐;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中的牧童自由自在,骑牛闲游。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悠然自得、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示例二:不一样。牧童词中牧童“乱插蓬蒿”“不怕猛虎”表现了牧童的可爱顽皮、率性天真。诗人描写这种可贵的童稚之心,表达了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渴慕。牧童中“自由骑”“唱歌去”“抚掌归”写出牧童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表现了诗人对远离俗世纷争生活的向往。【解析】妆童词表现牧童的自得其乐、顽皮率性;牧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