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870548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年级六年级学 科数学第 五 单元课题图形放大或缩小课 时第1课时主备人冯孝玉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扩大或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形的扩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扩大或缩小的方法。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扩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教学难点图形的相似与图形的完全相同的联系。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课件展示:学校教学楼图片或者学生照片,然后定格在23组图片,将几组图片放大和缩小。2、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你能举出在我们

2、的生产和生活中遇到图像放大和缩小的问题吗?4、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新课学习、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图片,同桌互议:两张图片有什么相同或不同?(2)课件演示:XX动物园,最后定格在大象图片,变成两张大小不同但画面相同的图片。观察这两张图片,你又发现了什么? (3)小结第一组图片是两张大小和画面都完全相同的图片;第二组图片,是两张都是同一只大象的图片,但两张图片的大小不同,一张是另一张缩小的图片教师板书:形状相同,大小不同。2、动手操作(1) 摆正方形我们用火柴棍来摆一摆正方形,要求每个同学摆出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2) 课件出示:房屋图和六边形图观察这两组图形的形状怎样?

3、从左到右图形是怎样变化的?反之,从右到左又是怎样变化的?(3) 总结提炼,揭示概念。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4)完全相同图形与相似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前几组图形:找找哪些是相似图形?为什么?(2)举例:生活中的相似图形?(3)欣赏: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图片。 4、指导学生看书P64-65。教学例2 (1)投影仪出示例2:理解题意,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强调:把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1/2,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2倍。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富 顺 县 板 桥 镇 中 心 小

4、 学 校 集 体 备 课教 学 设 计年级六年级学 科数学第 五 单元课题 比例尺(1)课 时第2课时主备人冯孝玉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创设情景,激趣设疑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再依次点击,出现一组大小不同的地图的平面图和国旗的平

5、面图。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课件出示住房图纸:买房的标准是想要面积大一些,请同学们帮帮忙,选哪一套?2、揭示课题并板书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了,目前还不能帮老师确定到底购买那一套住房。那么,住房平面图与实际的房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例尺)二、动手操作感知比例尺1、介绍“实际距离”的含义。2、介绍“图上距离”的含义3、现在老师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的边长为1cm方格纸上。(1) 学习要求:确定图上的长和宽;个人独立作出平面图(方格边长是1厘米);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2) 学生自

6、主设计教室的示意图,师巡视并指导。(3)投影仪展示学生设计方案、思路。(4)明确:设计的示意图长、宽就是画在方格纸上的距离,即图上距离4、认识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学生自主设计。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思路。三、结合图例理解比例尺1、教学例2:看一看,议一议。课件出示例2(1)主题图问:这张三峡库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1) 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2)反馈。(3)介绍数字比例尺。2、认识线段比例尺。课件出示例2(2)主题图问: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吗?(1)同桌互议(2)反馈(3)介绍线段比例尺及表示的意思。3、线段比例尺与

7、数字比例尺的相互转化。4、指导学生看书并小结。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对什么知识进行了探究?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反思富 顺 县 板 桥 镇 中 心 小 学 校 集 体 备 课教 学 设 计年级六年级学 科数学第 五 单元课题比例尺(2)课 时第3课时主备人冯孝玉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处理。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应用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计算。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旧知:

8、课件出示(1)比例尺1:600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在这幅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 )千米。转化成线段比例尺是( )。(2)把千米数化成厘米数,就是把千米数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即是原数的( )倍,把厘米数化成千米数,要在厘米数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即是原数的( )分之一。(3)某一种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厘米,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2、知道求比例尺的方法求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3、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并板书。(1)引入思考:如果知道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又该怎样求图上距离呢?(2)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新课学习、探究新知1.教学

9、例3(1)课件出示:P69 例3儿童乐园平面图, (2)根据这幅情景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3)提出问题(1):儿童乐园儿童的实际长40米,宽是20米,求它的图上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反馈评价,教师板书。(4) 小结: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强调:单位的统一。(5) 教师提出问题(2):图中旱冰场的长2.5厘米,宽1.5厘米。旱冰场实际占地的面积是多少?小组讨论,感知方法。讨论:能不能依据图上面积按照比例尺来进行实际面积的换算呢?为什么?集体评议,明确方法。明确: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长度单位的比,不是面积单位比,所以不能用图上面积和比例尺求实际面积。板书:实

10、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反馈评价,明确关键。2.自主探索,学习例4(1)课件出示例4。 (2)反馈评价,注意学生解决问题思路。(3)练习:独立完成想一想。3、指导学生看书P6970 例3、例44、教学小结: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注意单位,找准问题,明确所求。强调:统一单位、看清问题三、巩固练习运用提高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对什么知识进行了探究?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反思富 顺 县 板 桥 镇 中 心 小 学 校 集 体 备 课教 学 设 计年级六年级学 科数学第 五 单元课题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 时第4课时主备人冯孝

11、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知道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能从方向与距离来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2、能根据物体的方向、距离和给定的比例尺画出十字坐标图。3、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根据物体的方向、距离、给定的比例尺画十字坐标图。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复习位置与方向师:在以前我们学习了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请回忆一下,你对这方面有哪些了解?2、复习八个方位。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二、新课学习、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2、1)课件出示例1:怎样确定位置?思考:邮局和小食店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吗?为什么? 商场和小食店都在学校正东方向,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吗?为什么?2.教学例3出示例3:小明家在学校的正北方向300m处,小辉家在学校南偏东方向450m处。按给定的比例尺画图。(1:30000)思考:能确定出几个同学家的位置吗?为什么?学校西北、东南方是指的什么?比例尺1:30000表示什么?3. 根据物体的方向、距离和给定的比例尺画出十字坐标图如果要把他们家的位置在十字图上表示出来,该怎么画呢?引一引:找准方向注意:纵、横轴的长短比例要适中,要标出箭头、方向和观测点,图的下方要标明比例尺。在十字图上先确

13、定小明家的方向还是距离?能一下子就标出小明家离学校300m的距离吗?应该怎么办? 做一做:小组活动,确定距离。分组讨论:怎样运用比例尺计算出在图上的距离?小组合作标出两个同学家的位置。说一说:小组汇报交流。A、 投影仪展示各组绘制的十字图,集体进行评议。B、你们组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结合汇报,教师在黑板上标出小明家、小辉家的位置。强调:在量图上距离时要以观测点为零起点)4.指导看书并小结(教师板书)方向:观测点十字图定方向距离:换算量距离、描点、标示(1) 学生搜集信息,并理解题意。(2)确定同学家的位置。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这些知识可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教学反思富 顺 县 板 桥 镇 中 心 小 学 校 集 体 备 课教 学 设 计年级六年级学 科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