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教(学)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869769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基础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管理学基础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管理学基础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管理学基础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管理学基础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基础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教(学)案(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管理学基础教案 n 辅导教师 王自利 n 2008年9月 n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n教学目的 n1 知道管理的产生过程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n2 了解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与作用 n3 理解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职能 n教学重点 n1 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职能及管理学研究对象 n教学难点 n1 管理的职能及管理学研究对象 n2 案例分析 n教学内容 n一 管理的概念及性质 n 一 管理的起源 n1 管理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n 二 管理的概念p3页 n 三 管理的性质 n1 管理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n2 管理的科学性 n3 管理的艺术性 四 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n1

2、 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 n 1 社会环境 2 政治环境 n 3 经济环境 4 科学技术环 境 n 5 文化教育环境 6 自然地理环 境 n2 外部环环境的特征 n 1 复杂杂性 2 交叉性 3 变动变动 性 n 五 组织组织 与外部环环境的关系 n 1 社会环环境对组织对组织 的作用 n 1 社会环环境对组织对组织 具有决定作用 n 2 社会环环境对组织对组织 具有影响作用 n 3 社会环环境对组织对组织 具有制约约作用 n 2 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n组织适应外部环境有两种基本的形态 一是 消极被动的适应 二是积极 主动的适应 n二 管理的职能及作用 n 一 管理的职能 n1 计计划 是管理

3、的首要职职能 凡事预则预则 立 不预则预则 n2 决策 是贯贯穿管理的全过过程 它是一个 网络络系统统 由 输输入 处处理 输输出和反馈馈 四个环节环节 构成 在管理的各项职项职 能中占有 重要地位 因此 现现代企业业管理学认为认为 企业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经营 而经营经营 的核心是 决策 n3 组织 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即 目标 部门和关系 n4 人事 n5 领导 n6 激励 n7 控制 控制的实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 划 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n8 协调 n 二 管理的作用 n1 管理可以维持组织的存在 n1 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 n三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n 一 管理学的概念及具体内容

4、 n1 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 律的科学 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n2 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的具体内容 n 1 管理原理 2 管理的功能 n 3 管理的主要方法 技术和手段 n 4 管理者和管理者群体 5 管理环境 n 6 管理思考及实践的发展历史 7 管理效果 n 二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P13 n 二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n 五个主要方法在14页 n四 案例分析1 1 1 2 n五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本章内容 n六 布置作业 p15 1 2及案例1 2 n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n一 管理理论的萌芽 n 一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n1 顺道 2 重人 3 人和 n4

5、守信 5 对策 6 法治 n 二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n1 劳克林 在1896年出版的 政治经济学原理 认 为给工人安排任务并要进行劳动分级 n2 拉维勒耶 主张对工人的培训是雇主的责任 n3 欧文 首先提出在生产中重视人的因素 n4 巴贝奇 认为工人与工厂存在共同的利益关系 并 提倡利益分配制度 n5 马歇儿 他的观点就是责任明确 n6 纽曼 管理人员应有不寻常的远见卓识 n MBA的第一课上什么 未来经理人 诚信 第一课 nMBA的第一课上什么 不是管理之道 也不 是经营之术 而是 诚信 昨天 复旦大学 MBA新学员在他们开学伊始的培训活动中 喊出了 未来经理人 诚信第一课 的响亮口 号

6、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项目主任苏勇接 受记者采访时说 最近 美国发生了一系列 的财会丑闻 什么是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品 质 重新成为国内商界和学界共同关心的话 题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吴立鹏表示 无数的实践都证明 我们的经济活动越来越 需要诚信来支持 因此 对于经理人来说 诚信不仅是个人的优良品德 更是职业的需 要 n据介绍 MBA新学员要接受为期三天的室内培 训和两天的野外拓展训练 记者看到 一些游 戏在设计上有意识地融入了 诚信 这一主题 例如一种出牌游戏 出牌双方如果按照协议出 牌 双方都能有较好的收益 一旦一方作弊 他能得高分 而对方吃亏 但在之后的出牌过 程中 产生不信任的对方也开始作

7、弊 最终两 败俱伤 n苏教授说 玩过游戏后 学员会体会到 个人 的信誉度影响到自己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 进 而影响到了团队的成败 这就如现实中的商业 往来 在能力和诚信的天平上 诚信掌握着一 票否决权 n 张亚勤 软件专业人才应具备四种素质 n张亚勤12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是中 国年纪最小的大学生 23岁完成的博士论文 获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历史上惟一的满分 31岁获得电气和电子学领域全世界最高学术 荣誉 成为IEEE1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 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首席科学家 张 亚勤每年都要到大学举行40 50场演讲 n软件人才只要聪明就行吗 张亚勤的回答是 否定的 他认为 软件专业的

8、学生要具备四 方面素质 n 一是要掌握最简单的知识 因为软件理念 是建立在基本模块上的 n二是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中国IT业有很多聪明 年轻的人才 但团队合作精神不够 所以每 个简单的程序都能编得很好 但编大型程序 就不行了 微软开发Windows XP时有5000名 工程师奋战了两年 有5000万行编码 软件 开发需要协调不同类型 不同性格的人员共 同奋斗 缺乏领军型的人才 缺乏合作精神 是难以成功的 n 三是要有激情 要热爱计算机 热爱软件 不热爱是难以坚持长久的 n 四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 理解 跟踪全球的技术标准 而不是仅仅局限在 中国 同时要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 这是一 个人能否

9、成功的关键 n二 古典管理理论 n 一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n1 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 介绍泰罗的生平 n2 泰罗研究的对象 工厂 车间 n3 主要著作 计件工资制度 车间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 n4 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 n5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六个方面 p22页 n 二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n1 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法约尔 n2 泰罗研究的对象 大企业的整体 军队 n3 主要著作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n4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n 1 企业经营的六项不同职能 n 2 十四项原则 n 三 韦伯的行政 n1 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 n2 研究的对象 行政组织体系 n3 主要著作 社会组织与经济

10、组织 最 早提出比较完整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人 n4 韦伯的主要贡献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 体系 n5 权力存在的三种形态 1 理性 2 传统权力 3 超凡的权力 三 行为科学理论 一 行为科学产生的时间 背景 二 梅奥及霍桑实验 三 人际关系学说 1 主要内容 1 职工是 社会人 2 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 3 企业存在着 非正式组织 在 正式组织 中以效 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而 非正式组织 中则以情感的 逻辑为重要标准 四 行为科学理论 n 四 行为科学理论 n1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的两个时期 n2 组织行为学的三个层次 n 1 个体行为理论 n 2 团体行为理论 n 3 组织行为理论 n四 现

11、代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的丛林 n 一 管理过程学派 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 能联系起来 n 二 经验学派 案例教学 n 三 系统管理学派 用系统观点研究管理 n 四 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就是决策 n 五 管理科学学派 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决策 n 六 权变理论学派 随机应变 n五 管理理论新发展 一 企业战略 1 时间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 是有关企业长远 和企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策略 2 战略管理的核心 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 实行全局性的管理 3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 包括从阐明企业战略的任务 目标 方针到战略实施的全过程 该过程一般由战略 制定 战略实施和实施评价及控制等组成

12、二 企业文化 1 时间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科学理 论丛林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理论 企业文化源于美国 而最先在日本实施 2 企业文化的内容 n2 企业文化的内容 n 1 企业精神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是呈观念形态 的价值观 理想和信仰 n 2 制度文化 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 是把企业精 神和制度文化二者联系起来 使企业文化制度化 规 范化的行为准则 n 3 物质文化 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 n 三 学习型组织 n 1 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n2 心智模式 不同的人 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样 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不一样 n 四 企业再造 n1 企业再造的目的 P40 n六

13、小结本章内容 n七 案例分析2 1 2 2 n八 作业练习 n 第三章 计划 一 计划工作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n 一 计划工作的概念 n1 广义的计划工作 是指制定计划 执行计 划 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 n2 狭义的的计划工作 是指制定计划 即根 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 权衡客观的需要和 主观的可能 通过科学的预测 提出在未来一 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及实现的目 标 n 二 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n1 目的性 n2 主导性 n3 普遍性 n4 效率性 n二 计划的种类 n1 按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分类 n 1 宗旨 n 2 目标 n 3 策略 n 4 政策 n 5 程序 n 6 规则

14、n 7 规划 n 8 预算 n2 按企业管理职能分类 n3 按计划的内容分类 n4按计划所汲及的时间分类 n n三 计划工作的程序 n 一 机会分析 n 二 确定目标 n 三 制定计划的前提 n 四 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n 五 评价各种方案 n 六 选择方案 n 七 制定派生计划 n 八 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n四 编制计划的方法 n 一 滚动计划法 n 二 网络计划技术法 n 三 线性规划法 第四章 目标管理 n一 目标的确立 n 一 目标的含义 n1 目标是期望的成果 n2 传统企业目标定位在利润最大化方面 n3 现代企业中由于企业变迁 寻求长期稳定 的利润 n4 适当利润 满意利润 的

15、含义 P67 n 二 目标的特征 n1 目标是组织经营思想的集中表现 n2 目标具有多重性 n3 目标具有层次性 n4 目标具有变动性 n 三 目标确定的原则 n1 现代性原则 n2 关键性原则 n3 定量化原则 n4 协调性原则 n5 权变性原则 n二 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n 一 目标管理的含义 P70 n n 二 目标管理的特点 n1 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 通过目标体 是行管理 n2 目标管理是一种民主 强调职工自我管理 的管理制度 n3 目标管理强调成果 实行 能力至上 n 三 目标管理的产生 n1 介绍时间 地点 人物 n2 内容 n 7 n 四 目标管理的发展 n1 从管理哲学

16、的角度 n2 从评价工具的角度 n3 运用激励的手段 n4 运用计划和控制的手段 n三 目标管理的应用 n 一 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n1 目标设立 n2 目标分解 n3 目标控制 n4 目标评定与考核 n 8 n 二 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 n1 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 n2 目标管理的优点 n 1 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 n 2 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n 3 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 n 4 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减少无效劳动 n3 目标管理在应用的局限性 n 1 目标制业较为困难 n n 2 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 费力 n 3 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 n 4 企业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 施 n四 案例分析 拟定可考核的目标 n 第五章 预测 n一 预测的含义 作用 类型 n1 预测的含义 P85 n2 预测的作用 n 1 为企业计划和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n 2 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 n 3 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策略 n 4 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应变能力 n n n2 预测的类型 n 1 按预测范围的不同 可分为宏观经 济预测和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