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867779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及评价研究报告发布人:王丽 发布时间:2013-06-02 点击:210 内容来源:原创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及评价研究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可是,不少教师在布置和处理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步入题海的误区,其结果不仅空耗了自己和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导致学生厌学,降低了教学质量。创造性地布置和批改作业,可以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通过改进小学英语作业

2、的设计及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做作业和批改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对知识掌握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基于此,笔者决定在这方面作些改革的尝试。二、理论依据学习差异是一种普存在的现象,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的问题都曾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论语曾记载过孔子因材施教的大量生动个案。墨翟教育学生就注意“子深其深,浅其浅,尊其尊”。宋代教育家更明确提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以成大,无弃人也。” 美国心理学家琼斯(D.M.Jones)曾

3、做一项实验研究,被试为两班程度相同的学生,实验班按照个性,因材施教,对照班采取共同目标,统一教学。在实验班,教师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个别问题个别对待。在对照班,教师则对全班学生共同要求,而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则不给予特殊处理。一学期后,两班接受同样的测验,其结果显示实验班成绩远优于对照班。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协同.英语作业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策划者,以教材教学要求为依据,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选准方法,安排教学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调动起来.2.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实际

4、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作业内容,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二)研究主要内容:1. 作业要有针对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借助课堂讲授以外,教师还要借助作业来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如设计巩固交际语言的练习就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只是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2. 布置作业要有时效性. 教师布置的作业应以强化和巩固当堂或一单元授重点,难点知识为主,不宜有过多超前或滞后的知识内容.若作业作为课内作业,就不能作为课外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每次作业训

5、练的主旨,才能轻松,愉快,有成效.3. 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英语作业的设计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教学活动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方面不可能人人同等,处于同一水平.在英语作业布置中,分档布置法正好解决了这一矛盾.面向全体学生,包括了所有的口头作业及书面作业,每生必做.重点布置与教材有关的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作业布置中,一不要求全,一次落实一项训练,从宏观上控制作业量.二要有精品意识,教师对说设计的作业要达到什么样目的要有清楚的认识,不要盲目,随意.4. 作业要有开放性. 克服英语作业的封闭性,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学习英语.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接触,学习的途径很多,

6、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收看电视,广播或上网去吸取课外资源,增加信息输入,多多注意身边的英语,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例如一些国家的英文缩写 “USA” “CAN” “UK”等;一些知名商标如 “PANDA” “COCO-COLA”等.到了一些英美国家的节日,可以让学生去收集有关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的传说和有关知识,更好地去体会英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让作业与社会生活机密结合.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或实践紧密结合的作业,让学生体会 “学有所用”的乐趣.如让学生上街时留心店名,路名,广告语等.四、研究过程1、 研究对象: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所有学生2、

7、 研究时间:2009年2月-7月3、 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了调查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 大致阶段 时间 主要工作 预期阶段成果2009.2-2009.3准备阶段:确定课题,拟定依据方案,收集资料,准备系统的理论学习资料。文摘收集,实验方案2009.4-2009.5实施阶段:实验的探索,收集材料,积累材料。课外英语活动记录 2009.6总结阶段:整理数据,汇总材料,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实验论文5、 主要环节及措施 英语作业的布置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要具有可操作性。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做法:所谓分层布置作业是指教师布置主要课内外作业时要因人而

8、异、区别对待。面对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作业的内容与要求也各有不同。而班级学生的层次,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后,与各班班主任及课代表具体商定后才分组安排的。分别划分为A组、B组、C组、D组。例如:成绩在上等的可分为A组,较好的可分为B组,中等及偏下的为C组,学习较困难的可列为D组。A、D组的学生人数尽量少些,B、C组人数尽量多些,确保以中间带两头呈梭形正态分布。平时,将A组学生组织起来参加英语奥赛辅导班。将B、C组同学组织起来,尽可能多地参加英语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充分调动其力争上游的学习积极性。D组学生则主要抓“双基”训练,耐心辅导,脚踏实地,使其学有所获。1、听说作

9、业。一般情况下,对学完的课文、对话,要求A组全篇背诵。同时还可以增加新概念英语小短文让他们听、背,并能自主做一些对话和听力操练。B组短篇背诵即可,长篇则可按老师指定的课文精彩段落为主进行背诵。定时定量地布置对话和听力练习。C组只要求背诵重要句子(由教师划出),课文部分可流利朗读。听力训练以课本内容为主其它材料为辅。D组则只要求能正确朗读课文 ,适当背诵与当前所学词汇、短语或句型有关的句子。因为对他们来说,课文能读出来就很不错了。另外可要求他们翻译部分段落。教师要经常检查,否则,与没布置作业无异。而且要在教室墙上设计完成情况统计表,以小红旗、小五星等开展竞赛,奖励优秀,督促后进。只有把好检查关,

10、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内以单元拟订话题,要求学生以小组编组对话或短剧进行表演,或通过搜集资料就某一话题进行全班交流或讨论,争取全班同学都有机会讨论发言,并就交流内容互相提问或质疑,或要求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除此之外,还可让学生改编课文为对话、短剧、故事等,或就某一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报道,增加学生开口讲英语的机会,提高学生动口、动耳、动手的能力。进行这种作业练习时,可将A、B、C、D四种程度的学生交叉分组,合理搭配。特别注重课前准备,互助合作。要刻意创造机会,浓厚语言环境和学习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2、对于学生读写方面的作业,一般可按下面的步骤进

11、行:(1)阅读与写作。A组的学生要求每天完成一篇阅读作业(一篇阅读文章,一篇完型或一篇短文改错),定期检查,解决疑难问题。每周写两篇作文,教师批阅读作业(两篇阅读文章,一篇完型或一篇短文改错)。每周写一篇作文,教师批阅后每次选两篇抄在黑板上与学生共同批改,然后让学生重新修改整理自己的作文 ,教师抽查批改。C、D两组则以课本阅读和造句为主。(2)抄写作业。尤指单词、短语、重要句子的抄写。B组抄三遍,C组抄五遍,D组抄七遍,重点句子的抄写遍数在单词的遍数上减半。这样规定是因为A组的学生基础好、自觉性高,不用抄写就能很好地掌握所学单词,可以把他们的主要精力用到更有效的地方去。B组、C组学生自觉性稍差

12、,基础又较薄弱,得适当抄写才能加强记忆,较快掌握好所学单词和句型。因此,对他们需要做适当的强制性要求和督促。而D组的同学加为学习习惯,接受水平及原有基础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他们学习的被动,我们应更多地关注他们,耐心引导,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布置他们力所能及的作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打好基础,不断提高他们接受英语知识的水平和综合技能及英语学习成绩。六、研究成果及结论研究结果学生上交作业的情况大有改观。以前不爱上交作业的几位学生,这次都上交了。他们不仅对这种分层次作业感兴趣,而且也表现得很积极。特别是老师对他们作业中某一方面作出肯定的表扬时,他们高兴得跳了起来,信心大增,学习的精神面貌

13、完全改变。对英语分层次布置作业改革突出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总评价。通过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有机结合,实现作业的多元化、民主化、多层次化,能体现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作业的选择权,体现作业的主体性。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教师还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分层次布置作业方式,对作业质量好,作业有进步的学生经常发放表扬信,进行作业展示,让学生始终处于对作业高度关注的情绪之中。研究结论“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开放式、个性化、多元化的作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学习英语的空间

14、,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真正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分层布置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操作性技巧之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六、研究问题的讨论 教师的帮助、赞许、宽容可以让学生鼓起勇气,到达理想的彼岸。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进作业体系,认真处理学生的作业。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使学生积极、踊跃、大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新知识主动地了解,认识,亲身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格。同时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允许质疑、讨论、探索的公平竞争环境。教师要谨慎对待那些学习暂时有

15、困难的学生,正确评价各类学生的作业。“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理解、宽容和期待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自尊心和进取心。所有的学生都是可爱的,教师需用真情,创造积极向上的气氛,激励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一切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力图让学生轻松,活泼,自由地学,并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七、 参考资料与文献1、Thomas L. Good, Jere E. Brophy: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3、罗少茜:英语教学中的行为表现评价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出版,2001年8月4、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3月5、余文森:新课程教师导读,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6、罗少茜: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4月7、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专业.专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