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67388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语文园地指导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语文园地指导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语文园地指导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语文园地指导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语文园地指导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语文园地指导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指导方案教学目标1体会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练习写句子。(重点)2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运用的练习,体会运用对比突出事物特点的写法。(重点)3学习本单元写法,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4诵读并积累古诗蝉。(重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古诗朗读动漫。学生准备:搜集李白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本单元我们通过阅读名家作品,认识了四种美好的事物。它们分别是郭沫若笔下散文诗一样优雅的白鹭,许地山笔下朴实无华的花生,琦君饱含乡情的桂花,冯骥才孩子般可爱的珍珠鸟。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交流我们的收获吧。二、交流平台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思考:这

2、些课文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以课文为例说一说。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补充。4师生小结,明确:(1)本单元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有的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有的引起了作者深深的思考。(2)桂花雨中描写了摇桂花的乐趣,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白鹭介绍了白鹭的色素、身段的适宜,白鹭在觅食、栖息、低飞时的悠然自得,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无限喜爱之情。落花生借花生的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珍珠鸟介绍了珍珠鸟的可爱,通过“我”和珍珠鸟的相处,告诉我们他是如何获得珍珠鸟的信赖的,表达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同时说明“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道理。三、词句段运用(一)读一读,有发现。1(

3、出示教材中例句)读一读,思考:这三个句子分别描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引导学生交流:句1:描写的是花生。通过写花生的果实埋在地下,与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挂在枝上,时时炫耀自己的特点比较,突出了花生的朴实无华。句2:描写的是白鹭。通过和白鹤、朱鹭、苍鹭的形、色进行比较,突出白鹭的色素适宜、身段精巧的特点。句3:描写的是乡下人家的朴实、自然的装饰。通过和城里高楼前的石狮子、大旗杆比较,写出了乡下人家的天然、有趣、生机勃勃。3小结:这几个句子都是通过与其他事物作比较,突出所写事物的特点。4学生齐读句子。(二)辨一辨,学一学。1PPT出示词语“开辟、姿态”及其例句。学一学。(1)自由读,

4、思考并讨论:同一个词语在两句话中分别是什么意思?结合语言环境想一想、议一议。(2)学生交流明确:开辟:第一句中的“开辟”是开拓扩展的意思。第二句中的“开辟”是开创、创立的意思。姿态:第一句中的“姿态”是指姿势、样儿。第二句中的“姿态”指的是态度、气度。2PPT出示词语“温和”,运用两种意思分别造句。练一练。(1)形容气候。例:江南的春天气候温和,到处鸟语花香,让人喜欢。清明时节气候温和湿润,草木抽出了新芽。昆明这个地方气候温和,四季如春。(2)形容性格。例:大熊猫性情温和,大家都喜欢它。我的老师和蔼可亲,总是用温和的眼神看着我们。我把隔壁邻居的窗户打破了,爸爸一反平时的温和,严肃地批评了我,带

5、我去向邻居道歉。3你还知道哪些词在不同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吗?说一说。例:骄傲(1)小红虽然学习成绩很好,可她一点儿都不骄傲。(2)小红学习成绩很好,她是全家人的骄傲。例:原来(1)原来这个地方是一大片荒地,现在已经高楼林立了。(2)这里怎么这么湿呢?原来昨晚下了雨。四、总结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收获。这节课,你们发现一词多义的现象了吗?会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同一个词语了吗?会用对比的方法写一段话了吗?能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了吗?2运用对比的方法写一段话。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积累很多东西,比如优美的词句、课文语段、古诗词等。本单元白鹭就要求我们背诵下来,谁来背诵自己非常喜欢的一

6、段?这节课我们再来积累一首古诗蝉。二、日积月累1播放古诗蝉的朗读动漫,学生跟着朗读。2学生自由朗读整首诗,做到读正确,读通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可以相互请教或问老师。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4教师范读,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朗读,读出节奏,注意语速、语调。5理解诗意。(1)全班交流关键词语的意思。垂: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这里把蝉比作垂。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藉:凭借。(2)同桌交流诗句的意思。(3)指名说说整首诗的意思。6赏析诗境。(1)同桌交流:结合插图,联系生活,说一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2)全班交流,指名上台说从诗句中看到的画面。7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三、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作者托物言志,第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鸣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第三、四句分别用“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诗人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