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A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66616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卷(A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A卷)毕业学校_姓名_准考证号_历 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1.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2.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图所示,主要反映的是秦统一全国的()A.文字B.货币C思想D.度量衡3.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

2、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A.农业耕作工具B.便捷的交通工具C.农业灌溉工具D.实用的生活用具4.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下列我国古代文化成就与其地位对应错误的是()A.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B.齐民要术奠定了中医学基础C.天工开物“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红楼梦)文学史上的不朽巨著5.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为某同学整理的知识要点,其内容能共同说明的是()A.清初西北边疆得到巩固B.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C.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被打败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6.1842等,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

3、屿。总之,它让我们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7.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可表达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下图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B.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C.平型关战役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D.台儿庄

4、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日本宜布投降9.1939年,在中共中央前方局的支持下,他在重庆合川建立了一所新型的学校,专门培养在战火中流离失所而又有一定特殊才能的儿童。他是()A.卢作孚B.郭沫若C.陶行知D.张澜10.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人民广泛开展了为抗战献金和献机的活动,1940年,全市参加献金活动的有数十万人。1943年,重庆妇女界捐献飞机十三架。材料表明重庆人民()A.踊跃参军参战保家卫回B.积极参与抗战的物资运输C.努力生产抗战军用物资D.支援前线抗战的热情高涨11.1946年,重庆经济面临崩溃。据不完全统计,停产或半停产的工厂达1200家以上,大量工人失业,造成商业萧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5、四大家族疯狂抢夺物资美国大量倾销商品一部分内迁工厂迁回原地国民政府将重庆定为中华民国陪都A.B.C.D.12.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且标。下列史事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D.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式形成13.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政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

6、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B.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14.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C.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15.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促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C.十月

7、革命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D.1967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6.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城市的演进展现了人类从蒙昧状态到繁衍扩展的历程。北宋的建国方略是聚重兵于京师(都城),这需要全国各地供给大量物资。开封因地理位置极佳,交通方便,符合北宋的建国方略,被定为都城。定都后,开封人口剧增,达到百万人以上,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工商业者临街开店,兴盛的店铺、酒肆和娱乐场所比肩而立,大小商铺有六千四百余家,便利和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人口集中也带来各种安全问题,政府为此加强了管理,甚至成立了专业的“消防队”。19世纪50年代铁路的铺设使芝加哥成为工业重镇,

8、芝加哥人口呈现爆炸性增长,1890年芝加哥人口为50万,仅20年后就达到200万。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20世纪初的芝加哥,汽车行驶在有路灯的街头,各种新科技成果、新娱乐方式皆在此流行。为解决城市人口猛增带来的交通、居住、环境等压力,芝加哥政府加大了市政建设投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矛盾得以缓解。据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等整编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将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1)开封成为北宋都城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开封商业的繁荣与城市人口的增长无关。

9、()(3)1913年,美国开始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4)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开封和芝加哥城市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5)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增强。()-在-此-卷-上-答-题-无-效-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小题3分,第22题2分,共5分。17.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毕业学校_姓名_准考证号_(1)请将该疆域图所属朝代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方框“A”内。(2)请将该朝代的都城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方框“B”内。(3)据图指出该朝代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18.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所在的国家B

10、.美国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制的主要国家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7分,第24题6分,共13分。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一种以民众作为国家生存决定性条件的理论。左传记载了“爱民”的思想,孔子提出了“仁”“惠民”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孟子将民本思想浓缩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苦劝统治者要实行仁政,能“制民之产”,就是希望统治者提供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以保障农民生活。孟子的思想奠定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成为民本思想的典范。摘编自周克浩马克思“以人为本”与孟子民本思想之异同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11、。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党和苏区政府依靠、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没收豪绅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土地革命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党和苏区政府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据唐志宏谭继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稿材料三 1980年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指出“分田单干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群众已经认可了。到底哪种制度合适,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安徽的经验很快得到中央的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全国农村推广,农村改革历程的开启,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新的民本恶想。摘编自孙明杰万里农村改革中的民本思想请回答:(1)根据

12、材料一,概括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特点,并指出其历史地位。(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孟子“制民之产”主张与苏区土地革命内容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3)根据材料三,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得以推广的原因。(4)综上,就民本思想谈谈你的认识。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包括清政府军队里的爱国将士表现得很英勇,浴血搏斗,直至战死疆场。但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秋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材料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战后,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种意识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行动,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20世纪60年代末,新独立的国家已有69个,此后增加到120多个。大批民族国家的融立,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它们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