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发展长三角高端服务业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66389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后服务)发展长三角高端服务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售后服务)发展长三角高端服务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售后服务)发展长三角高端服务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售后服务)发展长三角高端服务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售后服务)发展长三角高端服务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后服务)发展长三角高端服务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后服务)发展长三角高端服务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长三角高端服务业这次我们长三角现代服务业论坛的中心有两个,一个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要把长三角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另外一个是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或者叫做现代服务业。“现代”这个词比较模糊,银行业已经有400多年了,金融也已经很长时间了,怎么还叫现代。所以,我讲的是高端服务业,不是讲现在的卖大饼油条、开宾馆等这种服务业。1、 关于城市化的发展问题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载体,也是产业升级的引擎。在农业经济时代的城市等于城堡+集市。城堡里住着国王,或者是诸侯,或者是省长、道台、县令,它一定有一个衙门,衙门外面有城墙和护城河。集市就是这个城堡里面的人要吃要用,农民要把东西拿过来,所以在城外搞个市场。

2、但是工业革命以后,引起了城市形态的多元化,这不仅仅是政治和商业的中心,有矿山城市、工业城市、港口航运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郑州在清朝历史地图上是没有的,就是因为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在那里交接,结果郑州就变成河南省最大的城市。这是交通枢纽带来的城市。过去省会在开封、洛阳,这都是古都。当然还有金融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名城等,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城市和大城市连绵带的出现。最近两百年,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在1800年到1850年中,每年城市化率的提升只有0.024%,但到了1850年1890年达到0.34%。我们中国的城市化是比较快的,但中国的特点是人口众多,不过中国的人口多并不是历来多的。在

3、17世纪以前人口不超过1亿人,当时因为医药不发达,生产力落后,人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所以人口很少。到19世纪初,所谓康乾盛世时达到2亿人,20世纪初达到4亿人,1949年是5.5亿人,1954年6亿人,1964年7亿人,十年增加1个亿。1974年突破9亿人,十年增加2个亿。这个时候中央才下定决心搞计划生育。如果我们早一点听从马寅初先生的意见,从1954年以后就开始实行家庭计划生育,人口高峰应该是8个亿,算上现在的产值,那么我们的日子就会好过得多。尽管实行计划生育,但是1981年达到10亿人,1984年11亿人,1995年12亿人,2005年13亿人,最近一次人口统计是13.42亿人。20世纪

4、中国人口增加3倍,增长300%。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城市化的起步阶段,然后是19591963年的经济困难时期,大起大落时期,农民工返乡,当时农民工跟现在不一样,是工厂里的农民工又回家乡去,还有一部分干部下乡。中间十年文革是停止阶段,城市完全没有人口增加,因为到15周岁的人口都上山下乡,户口转出去,直到1978年才恢复,这些知青回城。80年代后是平稳增加阶段,到90年代特别是本世纪城市化加速发展,每年人口以1个至1.5个百分点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是1300万人,相当于欧洲的一个中等国家。所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讲过,21世纪有两件事情对世界影响最大,就是

5、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中国的城市化。因为人类到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人口不到10个亿,中国在这个阶段大概也要有10亿左右。但中国的城市化并非均衡发展,从经济地理图可以看到,从黑龙江的瑷珲到云南的腾冲县以东,土地面积接近40%,但是人口占全国的84.3%,也就是说中国的大部分西部地区,如青藏高原、戈壁沙漠等是不适合人居住的,人口严重偏失在东南这边。总结我们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趋势,第一个是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第二个是城市不能单独发展大城市,要大中小城市进一步组合优化;第三个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统筹兼顾城乡发展道路,不能光城市化,而农村空心化。最后,城市发展必

6、须传承历史文化,切忌“千城一面”,现在所有大城市都在建高楼,大家普遍认为现代化就是高楼化,这个恐怕是值得我们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二、关于城市群的发展问题这个概念是在工业化后期出现的。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首先提出“城镇群体”(Town cluster)的概念,就是城镇链。1910年美国人(Metropolitan District)提出“大都市区”的概念。1915年英国人格迪斯又提出“城市集聚区”的概念,又被称为“组团式城市”和“组合城市”。到1957年在美国的一个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城市连绵区对经济增长是最大的拉动”(Megalopolis)的概念。举几个例子,一是美国东北海岸的大城市连

7、绵区,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大都市区为核心,集聚了全国近18%的人口(5200万)和25%以上的GDP(3.2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占据6%的份额。所以这个经济增长极与城市连绵区是有关系的。二是欧洲有八个城市连绵区,虽然不像美国这么集中,但是也相当的大。以伦敦及其周边城市组成的英国东南部大城市连绵区为例,面积为2.73万平方公里,大概比上海的面积大4倍,现有人口1898万,GDP占英国的15%,集聚了英国25%的研发活动。这个地区是英国与欧洲联系的桥头堡,是欧洲最发达的经济发展地区在“蓝色香蕉带”范围之内,就是从英国的伦敦、跨过英吉利海峡、到巴黎、到比利时的南部、到意大利的北

8、部。三是日本东海道大城市连绵区,主要由东京、名古屋、大阪三个都市圈组成,面积7.1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但是集中了全国2/3的就业人口、3/4的工业产值、2/3的国民收入、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究机构。全国1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中的11个分布在该区域。根据调查研究,目前就中国而言,已经形成三大城市连绵区和八个城市圈,三大分别是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另外,还有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东半岛,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部,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城市带,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城市带等。一是京津冀大都市连绵区,占国土面积的2.27%,人口5.8%,占全国GDP也是接近10%。二是

9、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由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大城市组成,当然这里没有包括皖江带,就是安徽芜湖等一带,国土面积大概是2.1%,占全国人口的6%,占全国GDP接近20%,这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区。三是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区,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大城市组成,占国土面积只有0.26%,但人口要占3.24%,占GDP的9.31%,1/10的GDP是在这块0.26%的土地上产生出来的。这三大城市连绵区加起来全国40%的产出集中在这里。城市连绵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趋势。城市连绵区首先必须要有先进制造业,服务业要解决“三个W”。第一个是“Who”,就是你为谁服务,要有服务对象,除一般老百姓外,主要是

10、为生产型企业服务,企业需要原料进来、需要产品出去。第二个是“How”,就是怎样服务,与过去传统办法是不一样的。第三个是“When”,就是什么时候服务。所以,现代服务业或者高端服务业是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的高端服务业。一是研发创新基地。纽约周围工厂很少,但是实验室很多,实验室里面都是硕士博士,其中7个是诺贝尔奖得主,整个美国的IT产业很多先进技术都是他们研究开发的。当然还有很多有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都是在那里。 二是国内外公司总部的集聚地。比如南京西路的一个总部大楼,去年交的税是26亿元,今年可能还会更多。如果你能把国内外的很多总部集聚到这个地区,那么必然会

11、产生很多财富。还有各种要素市场,风险投资活跃的地区,发达的金融保险业,智慧物流和高效的第三方物流。我们服务业的变化,最主要是IT深入高端服务业,改变了传统的业态。随着IT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国际商贸服务业呈现出明显的信息化、智能化特点。物联网技术和现代物流结合催生了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成为新型销售的渠道,电子支付连接生产商、客户、物流以及金融系统。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环境传感器、图像感知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商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治理的一种网络。通过视频、传感器

12、、RFID,你就知道这个商品是在运输的路上还是在超级市场里面,这样有利于减少库存、增加销售3%,减少销售人力65%。沃尔玛要求全球上万个供货商使用射频识别器,每年减少成本84亿美元,去年利润达到165亿美元。我想我们长三角首先要研发的就是RFID这个技术,然后运用到我们的商品流通上。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个概念,引发了全球对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关注,主要是由射频定位器和GPS来了解所有货物现在什么地方,什么位置,什么状态。物联网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潜力特别大。2006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日本是11%,美国是8%,欧盟是7%,中国是18%。为什么中国是18%呢?主要

13、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倒来倒去,中间成本比较大。当然中国也有好的例子,比如中远物流采用信息化管理后,外面的分销中心由100个减少到40个,成本降低了23%,燃料费用降低了25%,碳减排减少了1015%。最近,第三方物流受到大家的青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第一方是供货方,第二方是需求方,过去的物流组织是由供方组织或者是需方组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也倾向于把不属于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服务外包里面有设计外包、研发外包、软件外包,也有物流外包,因此第三方物流业运用而生。所谓第三方物流业,简单而言就是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

14、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达到对物流的全程监管。具体来讲,就是企业可以随时了解发货、接收、库存、货物再投等各种情况,达到最有效监控。第三方物流的特点和优势是节省费用、减少资本积压和库存、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大大提高第一方企业和第三方企业的效率和收益。规模化和节约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还可以节省生产企业成本,使之更加专注于核心生产力和制造业。物流企业能够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实现物流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同时第三方物流还可以为生产型企业提供更多的灵活服务,包括地理方面分布、仓储的位置、资金流动等。 三、关于贸易信息化的发展问题贸易的电子支付,就是除了支票以外的非现金支付,

15、包括借记卡、预付卡、信用卡、手机支付、在线支付等。美国的一个公司宣称,到2015年传统的钱包在全国消失,也就是说手机可以支付所有的东西。当然这种支付方式中国人有点害怕,因为我们说中国人的小聪明比较多,所以害怕电信欺诈。为此,必须合理设置一套完善的反欺诈体系来确保电子支付的安全。美国研发的电子支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持有人有唯一性标准符号。2010年的一款Square的手机支付服务在美国正式上线,当然这部手机还有一些其他配套。现在我们回顾互联网的应用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主要是发电子邮件,只要电脑带着可以无处不在。第二个阶段是1995年到现在,主要是信息发布阶段,如微博、发帖等

16、形式。第三阶段就是电子商务,这里有硬件、有软件、有制造、有认证、有安全检验的问题。美国为培养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习惯,规定政府各部门必须在网上完成不少于450万件商品的购买活动,并且推行网购免税政策。这些政策的鼓励使美国电子商务领先于世界各国。电子商务据美国统计,在金融危机时期没有用电子商务的企业陷入困境的高达84%,而同时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只有16.8%,因为电子商务把过分泡沫化的东西锁定掉了,没有支付能力的企业系统无法操作。日本在公司电子商务方面发布一项工业信息化战略措施,在客户电子商务方面,富士通、日本电信、日立在1996年联合开发制订安全电子商务环境的协议,得到日本各大银行的响应,统一了标准,这三家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的认证服务有限公司。挪威是一个很偏僻的小国家,在欧洲它的网购比例排名榜首,主要是因为交通不方便,互联网比较普及,所以大家都在网上购物。2009年挪威上网购买或者订购商品的消费者占全国消费者人数70%,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高,挪威94%的人受过高等教育,大家都会用电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