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19864413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 第二篇: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 第三篇: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调查报告 第四篇:“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 第五篇:2014年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报告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 自1997年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我区开展以来,已成为妇联组织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品牌工作。为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全面了解掌握我区创建活动情况,推动此项活动的创新发展,2008年10月至11月,自治区妇联组织人员深入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

2、、中卫五市及其所辖的部分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村队,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看资料、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对我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进行了调研。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区各级妇联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设和谐家庭为重点,紧紧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为构建和谐宁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立足根本、提升素质,扎实抓好家庭思想道德

3、建设 我区各级妇联组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思想道德的宣传教育纳入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整体规划,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深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把道德实践体现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增强道德认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一是组织开展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报告会、座谈会等,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送到妇女群众和家庭中。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各地迅速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用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筑牢团结奋斗的共

4、同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二是组织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谋发展•促和谐”宣传教育活动。各地将宣传教育与道德实践紧密结合,举办“家庭文明传播行动”、“礼德”建设动员大会暨现代女性礼仪知识讲座、“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亲子携手同行、“农家美德示范行动”等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活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礼德”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真正成为广大家庭

5、成员的自觉行为。 三是组织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迎奥运、庆大庆、讲文明、树新风”礼仪大赛、“争创巾帼文明岗、优质服务迎奥运”等丰富的文明礼仪宣教活动,倡导了学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良好风尚,提升了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为奥运会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银川、石嘴山市在18个社区举办了36场“蒙牛城市之间”全民健身活动,兴起了群众以文明新风喜迎奥运的热潮。 四是组织开展了节能减排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五市积极向广大家庭发出“致力节能减排、共建美好家园&rdqu

6、o;的倡议,开展家庭节水节电节能美化活动,举办节能减排家庭知识竞赛,引导家庭成员树立节能减排新理念,争创节约环保家庭。 (二)弘扬美德、唱响和谐,着力培养文明道德新风尚 和谐家庭建设是新形势下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新任务,也是思想道德教育在家庭领域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各地在创建活动中重点把握和谐家庭的涵义,以和谐的目标统领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了以“学习兴家”、“美德治家”、“文化乐家”、“廉洁守家”、“和谐建家”为主题的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弘扬了社会文明道德新风尚。 一

7、是突出“孝”德教育,“和睦工程”呈现新气象。2008年,各级妇联都能按照自治区“四大工程”建设要求,以“孝”为核心,大力实施“和睦工程”。如:银川市兴庆区前进街开展了“好婆媳”评选活动;石嘴山市开展了“孝心、爱心、德美”家庭评选活动;平罗县开展了“百名孝子”评选活动;大武口区人民路街道工人社区开展了“六个十佳:十佳好婆婆、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夫妻、十佳文明家庭、十佳好少年、十佳好党员&rdquo

8、;评选活动;隆德县开展了“十大孝心、十大好公婆、十大和谐家庭”评选活动;吴忠市金银滩镇还将“好媳妇”奖牌敲锣打鼓地送到得牌妇女的娘家。有的市、县、乡镇还组织家庭成员深入福利院、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为老人免费体检、读报、包饺子等,开展各种“敬老”活动;建立家庭道德评议协会,对不孝敬老人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孝”字活动,教育引导人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尚孝德孝行,逐步形成“知孝达礼、从善厚德”的良好风气。 二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方向,家庭文化建设有了新进展

9、。各地在活动中坚持“三贴近”原则,精心策划,通过举办家庭文化艺术节、家庭趣味运动会、家庭文艺节目展演、家庭手工才艺展、和谐家庭演讲比赛、家庭读书活动等,用各种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于一体的家庭文化活动激发家庭内部活力,帮助家庭成员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先进的文化活动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健康和美的享受,也激发了广大家庭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情。 三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美德在农家”活动取得新成效。各地以“创新生活方式、建设和谐农家”为主题,结合“巾帼示范村&rd

10、quo;创建活动,推进“美德在农家”活动的深入开展,引领农村妇女和家庭以家风文明促进乡风文明。围绕“家家学”,举办文化科技培训班、演讲比赛、“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围绕“家家做、家家乐”,举办农民演唱会、农家趣味运动会、家庭演讲会、家庭才艺展、“绿色家园”、“三清五改一美化”环境卫生治理等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家庭生活环境的美化促进村容整洁。围绕“家家评、家家议”,培育先进典型,

11、开展了“十优进农家”、“新农村建设整洁之家”等各类先进的评比表彰,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随着“美德在农家”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农村妇女中出现了“四多四少”的良好局面,即:学知识、用科技、谋致富的多了,整天只围着锅头转的少了;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的多了,东串西逛传闲话的少了;婆媳你说我笑和睦相处的多了,争争吵吵乌烟瘴气的少了;夫妻携手谋增收的多了,无事生非闹闲气的少了。“美德在农家”创建活动成为了广大妇女获取信息的窗口,成为了党委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成为了我区精神文明

12、建设的主阵地。 四是筑牢家庭反腐防线,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联系妇女、儿童、家庭的组织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进妇女活动阵地、进家长学校”。 银川市的廉政文化进家庭动员会、座谈会、学习班,石嘴山市的“廉洁兴家——美德在我身边演讲比赛”,吴忠市的“廉洁在家庭八个一活动”,固原市的“廉风伴我行、党旗永飘扬”主题演讲比赛,中卫市的“展巾帼风采 廉政文化进家庭”文艺汇演,主题鲜明、生动活泼。有的地方还与领导干部配偶签

13、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印发廉洁家庭倡议书、宣传卡,开展“廉洁新一代”、“小手拉大手、廉字在心头”活动,对家庭成员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反腐败的思想防线,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 (三)培树典型、宣传先进,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和教育广大妇女和家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体现了时代精神。各地注重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着力培树、大力宣传妇女和家庭中的各类道德楷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关心道德建设、支持道德建设、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增进家庭和美、邻

14、里和睦、社区和谐,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各地在创建活动中树立了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风尚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凝聚人心、感召人心、鼓舞人心,营造和谐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榜样的文明和谐新风尚。 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促进了妇女和家庭的思想道德建设,广大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以家庭的文明和谐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二、存在问题 (一)内容、形式问题 第一、创建活动发展不平衡

15、。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创建活动在城市与农村、川区与山区、不同群体间发展不平衡,总体上存在着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参与程度高于贫困落后地区,中老年人参与程度高于青年人,女性参与程度高于男性,知识层次较低的家庭参与程度高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家庭。经济基础好的地方创建工作基础扎实,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丰富多彩,群众参与面也较宽,形成了许多地方特色。而经济基础差的地方,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活动基础,开展活动则显得困难重重,形式单一,内容不生动,没有特色,不能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导致活动发展不平衡。 第二、活动与群众的需求有差距,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有些地方活动形式不够新颖,活动的感召力、凝聚力有待加强,参与面有待进一步拓宽,宣传不够广泛,缺乏力度。 特别是“美德在农家”活动还缺乏切实有效的宣传方式,活动对农户而言没有看到直接利益,加之现在农村妇女作为农业和家庭的劳动主力,往往没有更多精力参与到活动当中,因此在普遍推广中积极性不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群众的不同需求,缺乏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开展活动的能力,抓点多,分类指导少,在工作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少数地方重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