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58157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4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组是( )A. 氾南(fn) 失其所与(y) 陪邻(pi) 舍郑以为东道主(sh)B. 缒(zhu) 佚之狐(y)焦瑕(xi) 秦伯说(yu)C共其乏困(gng) 夫晋,何厌之有(f)朝济(zho j) 杞子(q)D逢孙(png) 以鄙远(b) 阙秦(qu) 肆其西封(s)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句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无能为也已 D.失其所与,不知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晋军函陵 敢以烦执

2、事以乱易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军队 对对方的敬称 替代 替B.驻军 执掌事务 交换 被C.驻军 对对方的敬称 替代 给予D.军队 管理事务 交换 是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从属二主)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B是寡人之过也(这)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行李之往来(使者)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D.秦伯说(言,道)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以其无礼于晋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B.左传

3、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7.下列备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项是( )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秦伯B. (郑伯)许君焦、瑕C. (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 (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轻微转折。C.终已不顾 顾:顾虑。D.荆轲顾笑武阳 顾:回头看。9.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项是(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秦王还柱而走C. 燕王诚振怖

4、大王之威 D.臣愿得谒之 10. 下列“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A.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箕踞以骂曰 D.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1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诸郎中持尺兵C.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D.恐惧不敢自陈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项是( ) 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A.为变徵之声 B.为之奈何C.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D.为曹操所困二、默写(每空1分,共 10分)13.(1)_,思而不学则殆。(2)_,不亦君子乎?(3)_,民弗从也。(4)_,望其旗靡,故逐之。(5)

5、_,_,得之则生,弗得则死。(6)_,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管夷吾举于士。(7)邹忌修八尺有余,_。(8)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_。三、课内翻译(每题3分,共9分)14.(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四、诗歌阅读(共1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9 分)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15.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6、”描绘了清晨时分西风凛冽、雁声穿空、霜华铺地、残月在天的景象。B.上阕前两句通过听觉、视觉勾勒出一幅色调暗淡冰冷的清晨图景,其用词造境渲染了紧张的气氛。C.“马蹄声碎”刻画出急行军的景象,“喇叭声咽写军号声短促、急骤,这两句让人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激烈。D.“漫道”的意思是“漫漫长道”,它真的像铁一坚固,不能逾越。这从侧面表现了红军战士蔑视困难、不畏强敌的雄心。16.这首词的结尾“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用了什么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9分)礁石 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

7、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17.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诗歌一开始用“无休止”来形容海浪发起冲击的次数之多,动词“扑”写出了海浪的汹涌、猛烈、势不可挡。B.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 ”间接地刻画了海浪的坚不可摧、不肯屈服的特点。C.“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将“累累伤痕”与“面带微笑”进行对比,突出礁石不畏风浪的勇敢、自信。D. 诗歌第一节描写海浪,是通过海浪来表现礁石;第二节则直接描写礁石。诗歌运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使意象更集中、凝练。18.诗歌运用了象征手法,试结合诗

8、句简要分析(6分)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9分)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曰:“奈何?”曰:“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

9、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战国策齐策六注:征:证明。贯珠者,采集珍珠的人。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田单之立疑 疑:怀疑B襄王立,田单相之 相:辅佐C汝以为何若 何若:怎么样D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 谷:给粮食吃2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直接表现贯珠者的智慧的一组是( )(3分)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

10、。王不如因以为己善。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乃赐单牛酒,嘉其行。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A B C D2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破燕之后,“田单之立疑”,为后来襄王猜忌他埋下了伏笔。B见田单爱护百姓的举动,“襄王恶之”,君臣关系出现危机。C襄王呼贯珠者而问之,表明他渴求一个能给他出主意的人。D闾里百姓的话,显示出贯珠者的智慧使君臣危机已趋化解。2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分者, 单解裘而衣之。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六、作文(40分)

11、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40分)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1.A(2分)(“与”读y)2.A(2分)B.“共”通“供”C. “已”通“矣”D. “知”通“智”)3.C(2分)4.D(2分)(“说”通“

12、悦”)5.B(2分)(点拨:A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门带的包裹。C夫人:古,那人;今,妻子。D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请客的“主人或者比赛、会议的承办者)6.B(2分)( 左传为编年体史书,司马迁开纪传体先河)7.C(2分)(点拨:A,应为“烛之武”;B,应为“晋君”;D,应为“秦伯”)8.C(2分)(顾:回头,回头看)9. D((2分)点拨:A“反”通“返”;B“还”通“环”;C“振”通“震”。)10. A(2分)(点拨:都为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B项“因为”;C项,表修饰,相当于“而”;D项译为“按照”。)11.D(2分)(点拨:A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

13、困,经济困难。B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C项古义:原因;今义:表示结果).12. D(2分)(点拨:例句与D项的“为”均表示被动。A是“发出”B是“做”C是介词“为了”)13. (10分)(1)学而不思则罔(2)人不知而不愠(3)小惠未徧(4)吾视其辙乱(5)一箪食,一豆羹(6)舜发于畎亩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7)而形貌昳丽(8)王之蔽甚矣14.(1)(3分)如果舍弃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2)(3分)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张它西面的边界。(3)(3分)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带着白帽子来送他。15.D(3分)解析:漫道”的意思是“莫道 ,下阕前两句的意思是“不要说雄伟的娄山关像铁-样坚固,如今我们却迈开大步从它的头顶越过”。而不是如选项所言“漫漫长道”“不能逾越”。16. (6分)比喻手法:以大海比山,以血比夕阳,生动形象地写出山的绵绵不绝和夕阳的红艳。以景结情:描绘了-幅壮丽的晚景图,歌颂了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解析: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样的写景句来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