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目标达成训练.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857864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目标达成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目标达成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目标达成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目标达成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目标达成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目标达成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目标达成训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卷(70分)一、语言知识及文学常识(10分)1、 解释下列词语(2分) 偃旗息鼓运筹全局 2、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证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 、 、 。(8分)二、现代文阅读(45分)(一) 默写:请默写出五则课外积累的有关勤学好问的名句(5分)(二)课内现代文阅读(20分)甲(10分)“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

2、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3、,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1 文段开头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能删去?(3分)2 文段运用了很多种论证方法,试举出两种,每种各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3 学了怀疑与学问,你认为什么是“怀疑的精神”?它具有哪些作用?(3分)乙(10分)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

4、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

5、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4本文段的中心论点是: 。(2分) 5用“|”给上述文段划分层次。(2分) 6文段中从反面进行论证的句子是 。(2分) 7文段中“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能够删去吗?为什么?(2分) 8第(11)句中的“学术”和“文化”两个词能互换吗?为什么?(2分) (三) 课外现代文阅读(20分)丙(10分)阅读议论文无翼鸟的联想,回答问题鸟有翼,这是常识。但有一种鸟,却无翼。她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命名为国鸟,倍加宠养之。据说,这生灵早先也曾遨游于高空,啾鸣于山林,后来被人

6、类饲养着,无须再远走高飞了。久之,便失去了双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去觅食了。但实在是让人觉得悲怜,因为鸟儿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除供人赏玩外,她再不能振翮(he鸟翅)云间了。人类宠了她,但又确实害了她。宠她的人,倒是出于厚爱,谁知适得其反呢?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她尽可以饱享人间的恩惠,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点变了,不再欣赏这畸形的美了,那时,这鸟儿又依谁而生活呢?想起山鹰来了。山鹰训练雏鹰,总衔着雏鹰,狠心的把它扔下山崖,让它自己从山崖下练着飞上来,飞上来,终于练就了一副健劲的翅膀。鸟儿是应该有翅膀的,这是常识。9下面说法不符合

7、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 无翼鸟早先也有翼。B 无翼鸟无翼是喜也是忧。C 无翼鸟不能再振翮云间是它的不幸。D 山鹰训练雏鹰的做法是出于爱心。 10划横线的句子中的“畸形”是指无翼鸟 (不超过5个字),“美”是指无翼鸟 (不超过10个字)。(4分) 11你认为,无翼鸟不能再振翮云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2分) 12本文以鸟喻人,作者的观点蕴含其中,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论点。(不超过30个字)。(2分) 丁(10分)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这样说。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8、鲁迅这样说。 一次,恩格斯从意大利的热那亚乘船到英国去。一路上,船上的旅客都在无聊的喝酒和闲扯。恩格斯却利用这旅途的时间,全神贯注地研究航海学。在研究的同时,详细地记录了太阳的位置、风向、海潮的涨落及海洋的情况。 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有类似的故事。有一次他在桥边和朋友约会,可是朋友没有按时到达,因而他便来回踱步思考问题。半小时后,朋友赶到,抱歉地说:“耽误你的时间了。”爱因斯坦却高兴的回答说:“不,一点也没耽误,我刚才已经研究出一个问题了。” 把零碎的时间巧妙地运用起来,就像集腋可以成裘一样。这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能够这样做事的人,生命不就因之而大大延长了吗?13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14本文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是:( )(2分)A.先说正面事例,后说反面事例B.全是正面事例C.先是道理论据,后是事实论据D.先是事实论据,后是道理论据15试用“|”给本文划分一下结构层次(2分) 16在论证方法的运用上,本文用了好多种,请说出其中的两种,并各举出一例。(2分)17为什么要珍惜时间?本文论证了很多,请再为文章写出一则论据,使得文章论证更为严密。(2分)三、片断作文(15分) 素质教育与减轻学生负担是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请你就身边素质教育或减轻学生负担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至少运用两种论证方法。250字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