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2017届中考化学练兵试卷(解析版)(5月份)_6555413.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853270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2017届中考化学练兵试卷(解析版)(5月份)_65554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2017届中考化学练兵试卷(解析版)(5月份)_65554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2017届中考化学练兵试卷(解析版)(5月份)_65554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2017届中考化学练兵试卷(解析版)(5月份)_65554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2017届中考化学练兵试卷(解析版)(5月份)_65554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2017届中考化学练兵试卷(解析版)(5月份)_65554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2017届中考化学练兵试卷(解析版)(5月份)_6555413.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中考化学练兵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标志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BCD【考点】E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HH: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是禁止烟火的标志,物质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B、是禁止放易燃物的标志,物质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物质的毒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D、是禁止噪音标志,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2、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钙B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C该粉末一定是一种碱D该粉末中含有熟石灰【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9V: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分析】A、运用碳酸钙不能溶于水解答B、运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C、运用碳酸钠的溶液也呈碱性但碳酸钠属盐

3、解答D、运用白色粉末都溶于水但熟石灰微溶并且盐酸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生成气体解答【解答】解:A、碳酸钙不能溶于水,故A说法不正确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B说法正确C、碳酸钠的溶液也呈碱性但碳酸钠属盐不是碱,故C说法不正确D、这种白色粉末都溶于水但熟石灰微溶不能得到无色溶液且盐酸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生成气体,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酸碱指示剂和化学性质等相关知识,一定要掌握含有碳酸钙根的盐都能和稀盐酸反应产

4、生二氧化碳、不一定只有碱呈碱性有些盐也呈碱性如碳酸钠3已知常温下许多盐如CaCl2、NaCl等物质的水溶液呈中性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过量的下列物质中的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A硝酸银溶液B澄清石灰水C纯碱溶液D稀盐酸【考点】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E7: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分析】首先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来推断所加物质的酸碱性,能够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来推断物质间的反应【解答】解:由于随着X的加入溶液由酸性逐渐的变为中性,因此X应是一种碱性物质,首先排除A和D,再就是图象的中间一段溶液的PH值没有发生变化,说明X也能与

5、氯化钙发生反应,当把氯化钙也消耗完以后,再加X就会导致溶液变为碱性所以X为纯碱溶液故正确答案为:C【点评】主要考查了对图象的分析,能够根据图象来推断物质间的反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下列措施符合“绿色奥运”这一主题的是:()多使用电动汽车;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市区禁止机动车通行;奥运村禁止使用高分子材料ABCD【考点】K2: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分析】“绿色奥运”是指无污染的一些做法,根据所提供信息中是否有有害气体放出来考虑本题【解答】解:电动汽车无污染所以多使用电动汽车符合“绿色奥运”;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不会对环境再污染也符合“绿色奥运”;

6、含铅汽油能造成重金属中毒,污染环境,推广使用无铅汽油符合“绿色奥运”;市区禁止机动车通行是不可取的,要对机动车尾气进行处理就行了;高分子材料有很多用途,有些是没有污染的所以奥运村禁止使用高分子材料是错误的所以只有符合“绿色奥运”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符合“绿色奥运”,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硫酸B胆矾C碘酒D空气【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解答】解:A、稀硫酸是溶液,是混合物,故错误B、胆矾是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故正确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故

7、错误D、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6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使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ANaNO3BNa2CO3CKClDNaNO2【考点】J3: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分析】白色工业用盐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但是它有毒,不能食用【解答】解:NaNO2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但是它有毒,能使人中毒,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食品安全不容忽视,要了解甲醛、亚硝酸盐、黄曲霉素、三聚氰氨、二氧化

8、硫等的危害和预防措施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考点】3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分析】A、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B、烧杯底面积大,不能直接加热,会受热不均,炸裂;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会发生事故;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解答】解: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炸裂,故B正确;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

9、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故C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8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方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B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C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D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考点】2H: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93:酸的化学性质【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对于本题中的杂质氧

10、化铜,铜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虑即可【解答】解:A、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把原物质除去了,故选项错误;B、铜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C、铜和氧化铜都不能与铁粉反应,故选项错误;D、铜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虑即可,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二、理解与运用:9用化学用语填空:(1)盐酸溶液中的溶质HCl

11、 (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2O3(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O2 (4)两个氢原子2H【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盐酸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氢,其化学式为:HCl;(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12、故可表示为: 2O3;(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2;(4)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故答案为:(1)HCl (2)2O3 (3)O2 (4)2H【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0“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请你应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参与有关废品收购的实践活动(1)假如你在打扫卫生,清理出下列物品:A废纸、B矿泉水瓶、C易拉罐、D霉变的蛋糕、E生锈的铁钉其中应

13、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ABCE(填字母);废品收购人员发现金属铝做的易拉罐“不生锈”,而铁生锈最厉害,便认为金属铁比铝性质活泼你认为易拉罐“不生锈”原因是铝性质活泼,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2)废旧电池中含有汞,如果随意丢弃,会造成污染,威胁人类健康汞的元素符号是Hg,它在常温下的状态是液态常用的干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和二氧化锰等物质,若通过分离得到氯化铵,在实验室需进行的操作是: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得到的氯化铵在农业上又可用作化肥(氮肥)【考点】K1: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4H: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81: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9J:常见化肥

14、的种类和作用;C3: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分析】(1)可根据垃圾的分类依据进行分析;根据铝的化学性质来分析铝的抗腐蚀性强的原因(2)可根据课本的知识直接回答;氯化铵溶液可以用低温蒸发结晶的方法来得到固体【解答】解:(1)废作业本为纸类,可以回收利用,矿泉水瓶为塑料,可以回收利用,生锈的铁钉和易拉罐属于金属,可以回收利用,霉变的蛋糕和烂苹果无利用价值铝性质特别活泼,常温下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继续和氧气反应故答案为:A B C E;铝性质活泼,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2)汞俗称水银,常温下为液体,是唯一的液体金属,化学符合为Hg;从二氧化锰和氯化铵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因为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所以可以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再经过蒸发结晶可达到氯化铵固体;因为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所以在农业上可以用在氮肥故答案为:Hg;液态;蒸发结晶;氮肥【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要求掌握材料的分类方法、一些分离方法、化学用语及物质的常见用途等知识点11如图是甲烷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点燃的条件下,A到B的过程表示的是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B到C的过程表示的是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